水印文字
卫生检验技术士《相关专业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发生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  )。
A.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对需要转送的病人,按规定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B.应劝其回乡治疗
C.不属于当地接诊治疗的对象
D.接诊每个病人需要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E.接诊每个病人需要报当地民政部门批准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目前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自(  )。
A.室外汽车尾气
B.香烟
C.烹调油烟
D.木质板材粘合剂
E.杀虫剂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遇到有大量样品要检测,而时间很紧张时,首要应做到(  )。
A.保证信誉不受影响
B.保证按时完成检验数量
C.保证检验质量
D.保证准时提交检验报告
E.保证管理工作到位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检验工作的管理应坚持的方针是(  )。
A.信誉第一的方针
B.数量第一的方针
C.质量第一的方针
D.荣誉第一的方针
E.管理第一的方针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B.对营养成分不得产生破坏作用
C.能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D.婴儿和儿童食品中可以随意添加
E.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可以被破坏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下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需要向国务院报告的是(  )。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疾病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E.发生个别病例、未造成重大影响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SARS病例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
A.持续性高热、干咳少痰、呼吸困难、肺实变
B.急起高热、全身酸痛
C.发热、咳嗽、流涕
D.发热、咳嗽、咽喉疼痛
E.持续性低热、咳嗽、盗汗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经消化道传播
B.经血液传播
C.经水源传播
D.媒介昆虫传播
E.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9.关于加标回收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95%~98%
B.95~98%
C.(95~98)%
D.95%→98%
E.95→98%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0.进行回收率实验时,取相同二份样品在其中一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哪种物质,将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计算回收率(  )。
A.标准物质
B.干扰物质
C.有机物
D.无机物
E.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1.制作标准曲线时所配制的标准溶液系列,已知浓度点(包括空白浓度)不得小于(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E.8个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2.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
A.苯甲酸钠
B.三聚氰胺
C.亚硝酸钠
D.糖精钠
E.山梨酸钾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3.依据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下列关于保健食品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配方、生产工艺应有科学依据
B.对人体可产生亚慢性危害
C.应通过科学实验,证实确实有有效的功效成分和明显、稳定的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D.通过动物(人群)试验,确有明显、稳定的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E.生产保健(功能)食品的企业,应符合GBl4881-1994的规定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4.在线性范围内,10.0μg/L钙的吸光度为0.100,吸光度为0.156时钙浓度为(  )。
A.15μg/L
B.15.0μg/L
C.15.6μg/L
D.16.0μg/L
E.16.5μg/L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5.下列表述不规范的是(  )。
A.80cm×25cm×10mm
B.80cm×25cm×10cm
C.800mm×250mm×10mm
D.800cm×250cm×100mm
E.80×25×10mm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6.在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应贴停用证的是(  )。
A.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
B.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C.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者
D.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检定适用者
E.仪器设备某一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者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7.造成人体煤气中毒的化合物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甲烷
D.甲醛
E.多环芳烃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8.不属于维生素的是(  )。
A.维生素B6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l2
D.维生素C
E.牛磺酸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9.室内装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甲醛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E.一氧化碳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0.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一系列关于食品卫生的技术规范的总称是(  )。
A.食品安全法
B.食品卫生标准
C.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
D.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E.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1.经哪个部门考核合格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才能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
A.国务院
B.中央人民政府
C.中央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2.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用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者,应贴(  )。
A.黄色合格证
B.红色合格证
C.绿色合格证
D.绿色准用证
E.黄色准用证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3.在作原始记录时,发生书写错误应作的处理是(  )。
A.用书写笔将错误处涂黑,并盖上记录人的图章
B.用涂改液将错误处涂盖,再书写正确的
C.用书写笔将错误处划两道,再在划改处上面书写正确的
D.用书写笔将错误处划两道,再在划改处上面书写正确的,并盖上记录人的图章
E.将书写错误处改为正确的,并盖上记录入的图章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4.我国最新制定的职业卫生标准中,PC-TWA是指(  )。
A.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B.8小时加权平均浓度
C.8小时平均浓度
D.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E.8小时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5.制订食品卫生标准的目的是(  )。
A.保证食品安全
B.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C.提高人体免疫力
D.加强卫生监督
E.控制疾病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6.常规样品测定时,应进行平行双样测定,抽取的样品数比例为(  )。
A.5%~10%
B.5%~15%
C.10%~15%
D.10%~20%
E.15%~20%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7.一般认为,在20℃时,1.0ml蒸馏水的滴数约为(  )。
A.5
B.10
C.15
D.20
E.30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8.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固相萃取的目的是(  )。
A.溶解组分
B.浓缩组分
C.转变组分的形式
D.氧化组分
E.还原组分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9.食品中砷测定时,样品最佳分解方法是(  )。
A.高温灰化法
B.湿法消化法
C.微波消解法
D.低温灰化法
E.冷消化法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0.卫生标准实施后,根据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卫生部应组织对标准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1.属于按实施性质分类的卫生标准是(  )。
A.部门标准
B.方法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技术标准
E.地方标准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应该(  )。
A.在必要时进行
B.定期进行
C.不定期进行
D.根据劳动者的要求进行
E.随时进行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3.下列我国与卫生标准配套检测检验方法的标准号,属于国家标准的是(  )。
A.GB/T16009-1995
B.WS/T135-1996
C.JJ/T15236-1996
D.JJG15001-1995
E.JJG/T15002-1995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4.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低于检验方法的检出限时,记录时应该用(  )。
A.0
B.一
C.未检出
D.等于检出限
E.无结果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5.以下表示浓度的单位中属于无量纲的是(  )。
A.mg/m3
B.μg/L
C.mg/L
D.mg/ml
E.%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6.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物时,决定各组分相对保留时间差异的因素是(  )。
A.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配系数
B.柱效
C.检测器的灵敏度
D.柱前压
E.载气流速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7.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属于(  )。
A.国家标准
B.地方性标准
C.卫生行业标准
D.企业标准
E.部门标准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8.干灰化法常用的灰化温度为(  )。
A.200℃~300℃
B.300℃~400℃
C.400℃~500℃
D.500℃~600℃
E.700℃~800℃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39.能够改善营养状况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元素是(  )。
A.钙
B.铁
C.碘
D.磷
E.锌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0.能减少脂肪肝发生,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物质是(  )。
A.EPA
B.DHA
C.磷脂
D.酚酸
E.牛磺酸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中规定的标准采样体积是指(  )。
A.气温为0℃、大气压为101.3kPa的采样体积
B.气温为10℃、大气压为101.3kPa的采样体积
C.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的采样体积
D.气温为0℃、大气压为110.3kPa的采样体积
E.气温为20℃、大气压为110.3kPa的采样体积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2.在卫生理化检验中,尽量不用或少用样品预处理的原因是(  )。
A.因为样品没有必要进行预处理
B.因为样品预处理会影响样品的性质
C.因为样品预处理可能使待测物损失,可能引入干扰物
D.因为样品预处理会增加操作步骤
E.因为样品预处理可使样品溶剂发生变化,而影响测定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3.微波消解法的主要优点是(  )。
A.不需要用酸
B.消化后样品可直接用于测定
C.消化快,挥发性物质不易损失
D.可以用于各种样品的消化
E.待测物不会损失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4.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A.乳糖
B.淀粉
C.纤维素
D.果糖
E.维生素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5.水质分析中,不符合绘制和使用校准曲线要求的是(  )。
A.应与批样测定同时进行
B.不必与批样测定同时进行
C.应选用曲线的直线部分
D.应选用曲线的最佳测量范围
E.校准曲线不得任意外延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6.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毒作用主要是抑制(  )。
A.氧化酶
B.胆碱酯酶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E.运动系统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7.我国的卫生标准由哪个组织制定和评审?(  )
A.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
B.全国卫生标准技术专业委员会
C.卫生部组织的专业委员会
D.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及其专业委员会
E.国家技术监督局专业委员会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是下列哪个标准的配套检验方法?(  )
A.饮用天然矿泉水
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D.地下水质量标准
E.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9.当待测物浓度低于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时,测定结果应报告为(  )。
A.未检出
B.0
C.小于最低检测质量浓度
D.小于最低检测质量
E.最低检测质量浓度的一半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涉及的化学指标有(  )。
A.风速
B.新风量
C.噪声
D.照度
E.二氧化碳
答案: E
解析: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涉及的化学指标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醛、臭氧。
51.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时间范围是(  )。
A.15分钟
B.3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E.120分钟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2.蒸馏液体试剂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
A.使沸点升高
B.使沸点降低
C.使沸程缩短
D.防止爆沸
E.防止蒸干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情节较严重,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的行为不包括(  )。
A.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
B.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危险的
C.造成除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D.造成传染病菌(毒)种扩散的
E.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的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4.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的质量
B.是物质的质量数
C.是物质的原子质量
D.是物质的分子质量
E.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5.属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金属部分指标的是(  )。
A.碘化物
B.氯酸盐
C.砷
D.硫酸盐
E.挥发酚
答案: C
解析: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金属部分指标包括:铝、铅、锰、铜、锌、砷、硒等。
56.在职业卫生中,评价铅接触剂量的最佳生物监测指标目前认为是(  )。
A.尿中铅
B.血中铅
C.血中锌卟啉
D.血中游离原卟啉
E.尿中6-氨基乙酰丙酸
答案: B
解析: 机体吸收的铅首先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将铅输送到机体的各部位。血铅能直接反映近期(几个月内)机体吸收铅的量,与空气中铅的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是目前优先选择的生物监测指标。
5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时间的单位名称是(  )。
A.日
B.小时
C.分
D.秒
E.毫秒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8.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指的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
A.≥20℃的作业
B.≥25℃的作业
C.≥30℃的作业
D.≥35℃的作业
E.≥40℃的作业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9.在选择使用检测检验方法时,应优先选用(  )。
A.具有GB或GB/T号的检验方法
B.具有GJ的检验方法
C.具有JJG号的方法
D.具有O号的检验方法
E.有关科技文献上公布的方法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0.在生物监测中,我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
A.正常值
B.本底值
C.闽限值
D.中毒诊断值
E.生物限值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1.砷化合物分为有机砷化合物和无机砷化合物,有机砷化合物毒性比无机砷化合物毒性(  )。
A.高
B.低
C.相同
D.≥l00倍
E.≥50倍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2.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硬度(以CaCO3计)的限值为(  )。
A.150mg/L
B.300mg/L
C.450mg/L
D.500mg/L
E.600mg/L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3.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编号是(  )。
A.WS
B.GB
C.GBZ
D.WS/T
E.GB/T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4.不属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是(  )。
A.空白实验
B.平行检测
C.回收实验
D.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E.实验室间比对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5.我国制定计量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  )。
A.执行计量单位
B.计量监督管理
C.计量机构认证的管理
D.计量器具生产的管理
E.计量器具检定的管理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6.湿式消解法处理生物材料等样品时,常用的酸组合是(  )。
A.硫酸和盐酸
B.硝酸和盐酸
C.高氯酸和硫酸
D.硝酸和高氯酸
E.高氯酸和盐酸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7.不属于微波溶样特点的是(  )。
A.快速高效
B.不能处理易挥发元素
C.试剂无挥发损失
D.节能
E.减少废酸的排放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8.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特点是(  )。
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
E.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69.化妆品检测取样时错误的操作是(  )。
A.液体样品打开前应剧烈振摇
B.口红类应刮弃表面层
C.广口容器内半液体样品应尽量取表面层
D.粉蜜类样品打开前应剧烈振摇
E.细颈容器内半液体样品,应弃去至少1cm最初取出样品
答案: C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原则是(  )。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正确、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行动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速、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1.地方卫生标准应在发布后的限定日期内报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备案,期限是(  )。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E.60日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2.检验标准方法的灵敏度必须满足卫生标准检验的要求,通常要求检测方法能检测的量值至少是卫生标准的(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E.2.5倍
答案: A
解析: 通常要求检测方法能检测0.5倍卫生标准的量值,检测上限至少满足2倍卫生标准的量值。
73.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情况的人员是(  )。
A.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人员
B.医疗部门及其人员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D.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
E.任何单位的人员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4.正常情况下室外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  )。
A.0.01%
B.0.03%
C.0.05%
D.0.08%
E.0.10%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5.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
A.叶黄素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D
E.维生素B2
答案: D
解析: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维生素K。
76.对卫生标准中的量值,有两个检测方法时,这两个方法必须具有(  )。
A.相同的灵敏度
B.相同的准确度
C.相同的精密度
D.相同的测定范围
E.可比性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77.关于“三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B.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C.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D.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E.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答案: D
解析: 本底值是指不接触某毒物的健康人群生物材料中该毒物的浓度或其效应水平;生物限值是对生物材料中的毒物或其代谢物虽规定的最高容许量;中毒诊断值是接触某物的人群产生了有害效应或中毒症状时生物材料中该毒物的浓度或其效应水平。
78.水质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不包括(  )。
A.分析方法的误差预测
B.平行双样法
C.加标回收分析
D.质量控制图法
E.标准质控样对比分析
答案: A
解析: 除B、C、D、E四项外,还有不同分析方法对比分析。
79.我国制定了各个领域的卫生标准,其目的是(  )。
A.保护环境
B.保护人的健康
C.预防人的疾病
D.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E.治疗人的疾病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0.关于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去除样品中的杂质
B.富集待测物
C.有利于待测物的测定
D.排除样品中的干扰
E.提高分析仪器的灵敏度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1.在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中,空气中苯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为(  )。
A.10mg/m3
B.20mg/m3
C.30mg/m3
D.50mg/m3
E.100mg/m3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2.保健食品的适用范围是(  )。
A.适宜所有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食品
B.适宜中国人食用的,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C.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D.适宜特殊人群食用,具有一定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E.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改善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答案: C
解析: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83.稳态噪声是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噪声声级波动上限为(  )。
A.2dB
B.3dB(A)
C.3dB
D.5dB(A)
E.5dB
答案: B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六价铬浓度不得超过(  )。
A.0.01mg/L
B.0.03mg/L
C.0.05mg/L
D.0.005mg/L
E.0.10mg/L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5.在卫生理化检验中,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下列误差,其中由于检验过程中操作不正确引起的是(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可测误差
E.不可测误差
答案: C
解析: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过失误差主要是由于实验人员粗心大意、操作不当造成的。
86.连续测定质控样3次,结果均在平均值控制图的上控制线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不能出报告
B.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负误差,不能出报告
C.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大的偶然误差,不能出报告
D.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尚可出报告
E.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虽然测定误差较大,尚能出报告
答案: A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7.我国制定的职业接触甲苯的生物限值之一是尿中马尿酸,其值为(  )。
A.0.5g/L
B.1.0g/L
C.1.5g/L
D.2.0g/L
E.2.5g/L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88.在水质分析过程中,分析数据控制和评价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利用的原理是(  )。
A.分光光度
B.荧光分光
C.化学平衡
D.核磁共振
E.相似相容
答案: C
解析: 可以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如电荷平衡、沉淀平衡等校核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便及时发现较大的分析误差。
89.用有机溶剂萃取尿样中的待测物发生乳化现象时(  )。
A.可进行过滤分离
B.可进行离心分离
C.可增加放置时间
D.可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
E.可降低样品溶液的温度
答案: E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90.不属于《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中要求的是(  )。
A.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B.每个产品的名称由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三部分组成
C.名称应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D.同一申请人申报配方相同的多个保健食品,可采用不同的通用名
E.需要标注颜色、口味、特定人群的,应在属性名后加括号标识
答案: D
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二、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有若干个考题。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在每题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