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2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列关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
B.严守城镇开发边界,严控城镇空间占用
C.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控农业空间占用
D.严守城镇开发边界,严控农业空间占用
答案: A
解析: 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2.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中心城区内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转换时间不超过( )小时。
A.0.5
B.1
C.1.5
D.2
答案: B
解析: 享受快速交通服务的人口比重大幅提升,除部分边远地区外,基本实现全国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60分钟上铁路,市地级行政中心45分钟上高速铁路、60分钟到机场。基本实现地级市之间当天可达。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半小时到达,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转换时间不超过1小时。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化率大幅提升,旅客出行全链条便捷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实施特殊保护制度
B.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分区准入+规划许可”制度
C.对重要水源地实行“约束指标+规划许可”制度
D.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建设范围采用“约束指标+分区准入”制度
答案: A
解析: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用途管制制度,为地方管理和创新活动留有空间。
4.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实施特殊保护制度
B.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分区准入+规划许可”制度
C.对重要水源地实行“约束指标+规划许可”制度
D.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建设范围采用“约束指标+分区准入”制度
答案: A
解析: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用途管制制度,为地方管理和创新活动留有空间。
5.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下列交通线网不属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要骨架布局的是( )。
A.京津冀-粤港澳主轴
B.长三角-成渝主轴
C.东部走廊
D.沪昆走廊
答案: C
解析: 加快构建7条走廊。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的辐射作用,加强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建设京哈、京藏、大陆桥、西部陆海、沪昆、成渝昆、广昆等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优化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的主骨架结构。
6.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 )作用,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A.关键性
B.基础性
C.协调性
D.操作性
答案: B
解析: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2025年发展指标错误的是( )。
A.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
B.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
C.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下降10%
D.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5%
答案: D
解析: 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条控制线的是( )。
A.耕地保护红线
B.生态保护红线
C.乡村建设边界
D.水源保护地界
答案: B
解析: “三条控制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9.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地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B.将具有生态功能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C.将所有生态系统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D.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体系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明确自然保护地发展目标、规模和划定区域,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关于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的举措中,错误的是( )。
A.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优先
B.发展智能车网联基础设施
C.推进城镇污水管网覆盖90%
D.污水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答案: C
解析: 持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善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加快连接港区管网建设,做好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及集中供热替代等,加快农村电网、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建设改造。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中关于草原保护主要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到2025年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B.到2025年草原修复覆盖度稳定在45%
C.到2035年草原修复覆盖度稳定在60%
D.退化草原基本治理
答案: D
解析: 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7%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到本世纪中叶,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治理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不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是( )。
A.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研究
B.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
C.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
D.殷墟大遗址文物本体保护研究
答案: D
解析: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新增10~15个区域性、专题性重大项目。每年实施80~100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13.《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列关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用地说法,错误的是( )。
A.各地要在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优质耕地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并上图入库
B.项目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须在储备区中的耕地补划,不能在其他地方补
C.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新建高标准农田增加的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D.建设高标准农田中,必要的灌溉排水基础设施占地,要在项目区内予以补足
答案: B
解析: 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当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耕地中补划,储备区中难以补足的,在县域范围内其他优质耕地中补划;县域范围内无法补足的,可在市域范围内补划;个别市域范围内仍无法补足的,可在省域范围内补划。
14.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用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于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确定具体空间范围后,可收储入库
B.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
C.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应予保障
D.考古和文物保护工地建设临时性文物保护设施、工地安全设施、后勤设施的,可按临时用地规范管理
答案: A
解析: 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具体空间范围由文物主管部门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暂不具备考古前置条件的,文物主管部门应在土地出让前完成考古工作。
15.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用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于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确定具体空间范围后,可收储入库
B.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
C.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应予保障
D.考古和文物保护工地建设临时性文物保护设施、工地安全设施、后勤设施的,可按临时用地规范管理
答案: A
解析: 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具体空间范围由文物主管部门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暂不具备考古前置条件的,文物主管部门应在土地出让前完成考古工作。
16.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用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于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确定具体空间范围后,可收储入库
B.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
C.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应予保障
D.考古和文物保护工地建设临时性文物保护设施、工地安全设施、后勤设施的,可按临时用地规范管理
答案: A
解析: 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具体空间范围由文物主管部门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暂不具备考古前置条件的,文物主管部门应在土地出让前完成考古工作。
17.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用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于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确定具体空间范围后,可收储入库
B.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
C.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应予保障
D.考古和文物保护工地建设临时性文物保护设施、工地安全设施、后勤设施的,可按临时用地规范管理
答案: A
解析: 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具体空间范围由文物主管部门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在文物主管部门完成考古工作,认定确需依法保护的文物,并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出让中落实。暂不具备考古前置条件的,文物主管部门应在土地出让前完成考古工作。
18.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和统一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的通知》,对于已办土地出让手续,但尚未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的,如何认定建设用地?( )
A.农转程序的范围时间
B.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合同的范围和用途
C.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D.三类调地
答案: B
解析: 已办理供地手续,但尚未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按土地出让合同成划拨决定书的范围和用途认定为建设用。
19.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下列关于村庄规划编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村庄规划因地制宜,分类编制
B.村庄规划在上报前在村内公示
C.村庄规划通过审批后在30个工作日内,以“上网、上墙”方式公开
D.村庄规划通过审批后在30个工作日内,汇交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答案: C
解析: 规划成果要吸引人、看得懂、记得住,能落地、好监督,鼓励采用“前图后则”(即规划图表+管制规则)的成果表达形式。规划批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规划成果应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公开,30个工作日内,规划成果逐级汇交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
20.关于《民法典》中地役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协议方式获得地役权
B.地役权以登记时生效
C.地役权可以单独出让
D.地役权人可以根据出让合同,利用他人不动产,而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
答案: A
解析: B项,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C项,第三百八十条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D项,第三百七十五条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
21.根据《土地管理法》,下列不可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是( )。
A.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B.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①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②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③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22.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以乡(镇)为单位进行
B.由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C.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永久基本农田的位置、范围向社会公告,并设立保护标志
D.基本农田应当落实到地块,纳入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严格管理
答案: D
解析: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由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永久基本农田应当落实到地块,纳入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严格管理。
23.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是( )。
A.以我为主
B.科技支撑
C.确保产能
D.控制出口
答案: D
解析: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24.根据《文物保护法》,以下关于不可移动文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
B.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C.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
D.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损坏的,应当在原址重建
答案: D
解析: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25.关于集体经营性用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定为工业、商业的集体用地,且已登记的,可以通过出让或出租的方式,交由个人或公司使用
B.集体经营性用地出让需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会议通过
C.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用地,可以转让、出资、赠与或抵押
D.集体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最长不超过20年
答案: 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前款规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书面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及其最高年限、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抵押等,参照同类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6.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法》,关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办法,说法错误的是( )。
A.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该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C.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环境影响评估进行分类管理
D.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27.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下列关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管理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应当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
C.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应尽量不新建排放噪声的工业企业
D.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答案: C
解析: 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工业企业选址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相关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划要求优化工业企业布局,防止工业噪声污染。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新建排放噪声的工业企业,改建、扩建工业企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业噪声污染。
28.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关于防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及时将需要实施风险管控、修复的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定期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C.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D.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由市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答案: D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由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制定,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并根据风险管控、修复情况适时更新。
29.土地污染调查几年一次?( )
A.1年
B.2年
C.5年
D.10年
答案: D
解析: 土壤污染状况普查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且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
B.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C.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D.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全国海洋环境管理监督评价
答案: 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31.根据《湿地保护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严格控制占用湿地
B.国家重大项目,防灾减灾项目禁止占用国家重要湿地
C.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湿地
D.临时占用湿地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2年
答案: B
解析: 根据《湿地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严格控制占用湿地。禁止占用国家重要湿地,国家重大项目、防灾减灾项目、重要水利及保护设施项目、湿地保护项目等除外。
32.根据《湿地保护法》,以下关于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禁止占用红树林湿地
B.禁止采摘红树林种子或采伐、采控、移植红树林
C.相关建设项目改变红树林所在河口水文情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D.因科研、医药或者红树林湿地保护等需要采伐、采挖、移植、采摘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答案: B
解析: 根据《湿地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红树林湿地挖塘,禁止采伐、采挖、移植红树林或者过度采摘红树林种子,禁止投放、种植危害红树林生长的物种。因科研、医药或者红树林湿地保护等需要采伐、采挖、移植、采摘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33.根据《长江保护法》,以下关于长江流域管控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家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为主的系统治理
B.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规划
C.长江流域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的补偿、转产和社会保障工作
D.长江流域其他水域禁捕、限捕管理办法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长江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国家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统筹推进长江流域各项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34.根据《防震减灾法》,下列关于地震灾害预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人员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B.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地震小区划图
C.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各省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D.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审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答案: B
解析: 根据《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地震小区划图。地震小区划图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审定。
35.根据《军事设施保护法》,关于军事禁区划定及管控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军事管理区是指设有较重要军事设施或者军事设施安全保密要求较高、具有较大危险因素
B.陆地、空中和水域的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范围由管,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有关军级以上军事机关共同划定
C.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
D.在陆地军事禁区内,禁止建造、设置非军事设施,禁止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答案: B
解析: 根据《军事设施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陆地和水域的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有关军级以上军事机关共同划定,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军级以上军事机关共同划定。空中军事禁区和特别重要的陆地、水域军事禁区的范围,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划定。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范围调整,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36.根据《森林法》,以下关于森林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安排植树造林
C.占用林地的单位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
D.国家实行天然林全面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森林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确需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林地的单位应当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并进行检查。
37.根据《行政诉讼法》,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的是( )。
A.规章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38.根据《立法法》,关于法律效力等级,下列错误的是( )。
A.部门规章大于地方政府规章
B.地方法规大于本级行政规章
C.行政法规大于地方性规章
D.法律大于行政法规
答案: A
解析: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八十八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九十一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39.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
A.可申请复议
B.可申请诉讼
C.不得擅自改变
D.可根据实际情况撤回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40.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关于听证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行政处罚决定后七日内提出
B.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C.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
D.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①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
②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③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④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⑤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
⑦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⑧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注明。
41.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关于听证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行政处罚决定后七日内提出
B.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C.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
D.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①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
②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③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④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⑤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
⑦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⑧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注明。
42.根据《地图管理条例》,下列关于地图审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
B.省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地图的审核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主要表现地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图
D.主要表现地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涉及国界线的地图,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
答案: B
解析: 根据《地图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地图的审核:
①全国地图以及主要表现地为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地图;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以及台湾地区地图;
③世界地图以及主要表现地为国外的地图;
④历史地图。
43.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 )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A.1
B.2
C.3
D.4
答案: B
解析: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①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②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③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④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4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B.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技术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技术评估,不收取相应费用
C.技术机构应当对其提出的技术评估意见负责,并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通知建设单位
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并分别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技术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技术评估,并承担相应费用;技术机构应当对其提出的技术评估意见负责,不得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依法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环境影响登记表报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网上审批、备案和信息公开。
45.根据《地下水管理条例》,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成果,组织划定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的地下水分区是( )。
A.禁采区
B.限采区
C.全国地下水超采区
D.可采区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成果,组织划定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46.根据《自然资源听证规定》,主管部门可以不组织听证的情况是( )。
A.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
B.编制或者修改国土空间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
C.制定规划和法规
D.拟定或者修改区片综合地价
答案: C
解析: 根据《自然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①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
②编制或者修改国土空间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
③拟定或者修改区片综合地价。
47.国家机关授权下级国家机关指定属于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时,该项法律法规在效力上( )授权机关自己指定的法律、法规。
A.等同于
B.大于
C.小于
D.不一定
答案: A
解析: 等级效力是指法律体系中不同渊源法律形式的法律在规范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一是,法律效力的等级首先决定于其制定机构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制定机关的地位越高,法律规范效力的等级越高。二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中,按照特定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其效力等级高于按照普通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三是,同一制定机关按照相同的程序就同一领域问题制定了两个以上法律规范时,后来的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于先前制定的法律规范,四是,同一主体在某领域既有一般立法又有特殊立法时,特殊立法通常高于一般性立法。五是,某国家机关授权下级国家机关制定属于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时该项法律、法规在效力上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制定的法律、规范。
48.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行政法主体就是行政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行政法主体
C.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以相对方为另一方当事人
D.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处于原告地位
答案: A
解析: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未必就是行政主体。
49.关于行政自由裁量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法性是基于自由裁量的存在
B.保护自由裁量是必要的
C.自由裁量应当是合法的
D.自由裁量的手段应该是必要的适当的
答案: A
解析: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自由裁量权的出现而产生的。
50.根据公共行政理论,下列行政行为不属于积极行政的是( )。
A.行政规划
B.行政处罚
C.行政政策
D.行政指导
答案: B
解析: 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如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咨询、行政建议、行政政策等。这类行政则要求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限内积极作为,称之为积极行政,或“服务行政”。
51.根据行政权的方式和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分类标准,行政复议属于( )。
A.抽象行政
B.内部行政
C.行政执法
D.行政司法
答案: D
解析: 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司法行为。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等行政行为相比较,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
52.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应遵循程序正当原则,下列不属于程序正当原则的是( )。
A.听取公民、法人意见
B.听取其他组织意见
C.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提高办事效率
D.回避
答案: C
解析: 坚持正当程序原则,意味着具体程序的实施主体应当客观公正,并且完整准确地表明身份,保障公民的程序参与权,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处理社会影响重大的事件和纠纷,应当交由独立、专业且无利益关联的第三方机构来处理;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裁决应当听取独立的咨询委员会意见,并由独立机构组织听证;与该决策和裁决有利害关系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回避。执法部门在具体执法中不仅要完整准确地告知公民其单位名称、具体部门和办公地址,以及执法人员身份信息、执法资格和联系方式,而且应当告知公民反映意见、寻求救济的具体途径、期限要求和基本方式,以便于群众纠错监督。
53.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救济程序的是( )。
A.行政听证程序
B.行政复议程序
C.行政赔偿程序
D.行政监督检查程序
答案: A
解析: 行政救济的内容包括: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和行政监督检查程序。
54.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总体框架的四个层次是( )。
A.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
B.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
C.设施层、图形层、支撑层、应用层
D.设施层、数据层、扩展层、应用层
答案: B
解析: 系统的总体框架可概括为4个层次和两大体系。4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设施层明确了系统建设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设施要求;数据层明确了数据内容、汇交和更新等管理要求;支撑层明确了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功能开发接口、统一身份认证等支撑服务;应用层明确了“一张图”应用、国土空间分析评价、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规划实施监督、指标模型管理等功能,并与各相关政府部门业务系统连接,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两大体系指的是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运维体系,包括数据建库标准、接口规范、安全管理机制和运维管理机制。
55.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下列用地不属于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是( )。
A.乡村道路用地
B.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C.林业设施建设用地
D.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答案: C
解析: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包括:村庄内部道路用地、村道用地、种植设施建设用地、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和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56.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关于用地用海分类,田间道属于( )。
A.农业设施用地
B.耕地
C.乡村道路用地
D.其他土地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田间道属于其他土地。
57.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属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预期性指标的是( )。
A.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B.海水养殖用海区面积
C.湿地面积
D.单位GDP使用建设用地下降率
答案: B
解析: 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附录D表D.1(见下图),可知海水养殖用海区面积属于预期性指标。
表 规划指标体系表

58.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不属于二级规划区的是( )。
A.特别用途区
B.村庄建设区
C.矿产能源发展区
D.城镇弹性发展区
答案: C
解析: 规划分区分为一级规划分区和二级规划分区。一级规划分区包括以下7类: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以及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海洋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在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海洋发展区分别细分为二级规划分区,各地可结合实际补充二级规划分区类型。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矿产能源发展区不属于二级规划区。
59.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下列关于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的选择要素中,不是必选要素的是( )。
A.消防站
B.医疗救护中心
C.应急避难场所
D.防灾指挥中心
答案: B
解析: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必选要素,应包括:①消防站。②应急避难场所。③防灾指挥中心。④主要疏散通道。⑤洪涝风险控制线。⑥灾害风险分区。
60.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高架车站、地面车站每侧的车站附属设施建设控制区长度宜为( )。
A.50~70m
B.100~120m
C.150~200m
D.200~250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第9.3.1条规定,位于城市道路红线内的车站,车站主体宜布置在城市道路红线内,车站附属设施宜布置在城市道路红线外两侧毗邻地块内。每侧的车站附属设施建设控制区指标宜符合表9.3.1(见下图)的规定。由表可知,高架车站、地面车站每侧的车站附属设施建设控制区长度宜为150~200m。
表 车站附属设施建设控制区指标

61.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下列关于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为历史建筑本身
B.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城区范围和环境协调区
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保护范围应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缓冲地区
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应以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具体界线为基本依据
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第3.2.4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划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为历史建筑本身,历史文化街区外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
B项,第3.2.1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城区范围,可根据保护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
C项,第3.2.2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保护范围应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D项,第3.2.3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应以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具体界线为基本依据。
62.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下列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土石方与防护工程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0.5m时,宜在挡土墙墙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B.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宜采用土质护坡
C.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可通过措施大挖高填
D.分级放坡的土坡不同级之间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m
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第8.0.4条规定,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0.7m时,宜在挡土墙墙顶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B项,第8.0.5条规定,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土质护坡。
CD两项,第8.0.9条规定,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应避免大挖高填;岩质建筑边坡宜低于30m,土质建筑边坡宜低于15m。超过15m的土质边坡应分级放坡,不同级之间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m。建筑边坡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3.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规定,规划人口规模达到( )及以上时,应构建快线、干线等多层次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A.100万
B.200万
C.500万
D.1000万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5.2.1条规定,规划人口规模500万及以上的城市,应确立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以中运量及多层次普通运量公交为基础,以个体机动化客运交通方式作为中长距离客运交通的补充。规划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及以上时,应构建快线、干线等多层次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64.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以下关于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划用地总规模宜按照人均0.5m2到1.0m2计算,规划人口规模50万及以上的城市宜取低值
B.在符合公共停车场设置条件的城市绿地与广场、公共交通场站、城市道路等用地内可采用立体复合的方式设置公共停车场
C.规划人口规模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宜以立体停车楼(库)为主,并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D.单个公共停车场规模不宜大于500个车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13.3.5条规定,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规划用地总规模宜按人均0.5m2~1.0m2计算,规划人口规模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宜取低值;
②在符合公共停车场设置条件的城市绿地与广场、公共交通场站、城市道路等用地内可采用立体复合的方式设置公共停车场;
③规划人口规模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宜以立体停车楼(库)为主,并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④单个公共停车场规模不宜大于500个车位;
⑤应根据城市的货车停放需求设置货车停车场,或在公共停车场中设置货车停车位(停车区)。
65.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以下不属于基本指标的是( )。
A.每万元GDP地耗
B.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
C.社区体育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
D.公园绿地覆盖率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附录B,每万元GDP地耗、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社区体育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属于基本指标。
66.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停车场规划要求正确的是( )。
A.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需设置机械停车设备的,居住类建筑其机械停车位数量不得超过停车位总数的80%
B.城市公共停车场分布应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以城市不同停车分区的停车位供需关系为依据,按照统一标准确定停车场的分布和服务半径
C.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地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在满足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要求下,可增加独立占地的或者由附属建筑物的不独立占地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城市公共停车场
D.城市公共停车场宜布置在客流集中的商业区、办公区、医院、体育场馆、旅游风景区及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居住区,其服务半径不应大于500m
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第5.2.6条规定,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需设置机械停车设备的,居住类建筑其机械停车位数量不得超过停车位总数的90%。
B项,第5.2.8条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分布应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以城市不同停车分区的停车位供需关系为依据,按照区域差别化策略原则确定停车场的分布和服务半径。
C项,第5.2.7条规定,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地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在满足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要求下,可增加独立占地的或者由附属建筑物的不独立占地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城市公共停车场。
D项,第5.2.9条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宜布置在客流集中的商业区、办公区、医院、体育场馆、旅游风景区及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居住区,其服务半径不应大于300m。
67.《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当中,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出入口应该设置在城市建成区边缘
B.高速公路出入口应该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
C.高速公路出入口应该设置在城市边缘
D.高速公路出入口应该设置在城市规划区边缘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第6.2.1条规定,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应根据城市规模、布局、公路网规划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宜设置在建成区边缘。
68.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避震疏散场所应设置( )。
A.防火设施、防火器材、消防通道、安全通道
B.防火设施、防火器材、消防通道
C.防火器材、消防通道、安全通道
D.防火设施、消防通道、安全通道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第8.2.7条规定,避震疏散场所应设防火设施、防火器材、消防通道、安全通道。
69.根据《城市防洪规划规范》,关于城市堤防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堤防布置应利用地形形成半封闭式的防洪保护区
B.堤线应平顺,避免急弯和局部突出
C.应利用现有堤防工程,少占耕地
D.中心城区堤型应结合现有堤防设施,根据设计洪水主流线、地形与地质、沿河公用设施布置情况以及城市景观效果合理确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防洪规划规范》第6.0.1条规定,城市堤防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堤防布置应利用地形形成封闭式的防洪保护区,并应为城市空间发展留有余地;
②堤线应平顺,避免急弯和局部突出,应利用现有堤防工程,少占耕地;
③中心城区堤型应结合现有堤防设施,根据设计洪水主流线、地形与地质、沿河公用设施布置情况以及城市景观效果合理确定。
70.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下列不属于滨水绿化控制线内低影响开发的是( )。
A.设置湿塘、湿地、植被缓冲带
B.雨水管渠设施
C.生物滞留设施
D.调蓄设施
答案: C
解析: 充分利用城市水系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在绿地内建设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调蓄、净化径流雨水,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的水系入口、经过或穿越水系的城市道路的路面排水口相衔接。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的绿化带接纳相邻城市道路等不透水汇水面径流雨水时,应建设为植被缓冲带,以削减径流流速和污染负荷。
71.根据《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无线电通信与无线广播传输收信区与发信区划分与调整要求中错误的是( )。
A.城市收信区、发信区宜划分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地区
B.城市收信区、发信区在居民集中区、收信区与发信区之间应规划出缓冲区
C.发信区与收信区之间的无线通信主向避开市区
D.收信区和发信区的调整要满足人防通信建设规划
答案: A
解析: AB两项,根据《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第5.2.2条规定,城市收信区、发信区宜划分在城市郊区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地方,同时在居民集中区、收信区与发信区之间应规划出缓冲区。
CD两项,第5.2.1条规定,收信区和发信区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
②既设无线电台站的状况和发展规划;
③相关无线电台站的环境技术要求和相关地形、地质条件;
④人防通信建设规划;
⑤无线通信主向避开市区。
72.根据《城市照明建设规划标准》,下列照明分区中属于I类城市照明区的是( )。
A.生态保护区
B.景观价值相对较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空间
C.具备有一定景观价值,以办公、休闲等功能为主的城市空间
D.具有较高景观价值或有大量公共活动需求,以商业娱乐功能为主的城市空间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照明建设规划标准》第4.0.2条规定,城市照明总体设计应依据表4.0.2(见下图)进行城市照明分区,并宜保持城市原有自然要素边界、城市功能单元等的完整性。由表可知,生态保护区属于I类城市照明区。
表 城市照明分区

73.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以下关于陆上消防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防站应该设置在便于出动的次干道与支路的临街路段
B.消防站执勤车辆的主出入口与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C.消防站应设置在危险品场所或设施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D.消防站其用地边界距危险品部位不应小于500m
答案: B
解析: 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第4.1.5条规定,陆上消防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消防站应设置在便于消防车辆迅速出动的主、次干路的临街地段;
②消防站执勤车辆的主出入口与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③消防站辖区内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或设施的,消防站应设置在危险品场所或设施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用地边界距危险品部位不应小于200m。
74.根据《城镇燃气规划规范》,以下关于城镇燃气管网布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管道走廊可以穿过居民区
B.多级高压燃气管网系统间应均衡布置联通管线,并设调压设施
C.大型集中负荷应采用较低压力燃气管道直接供给
D.高压燃气管道进入城镇三级地区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城镇燃气规划规范》第6.2.5条规定,城镇高压燃气管道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高压燃气管道不应通过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历史文物保护区、飞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等地区。当受条件限制,管道必须在本款所列区域内通过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高压管道走廊应避开居民区和商业密集区;
③多级高压燃气管网系统间应均衡布置联通管线,并设调压设施;
④大型集中负荷应采用较高压力燃气管道直接供给;
⑤高压燃气管道进入城镇四级地区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规定。
75.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以下关于供电设施正确的是( )。
A.高压线走廊是35千伏以上高压架空或地埋电力线路两边导线向外侧延伸一定安全距离形成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通道
B.箱式变电站是由中压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和计量装置等设备共同安装于一个封闭箱体内的户外配电装置
C.环网单元是用于35kV电缆线路分段、联络及分接负荷的配电设施
D.配电室主要为高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配电进出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装置
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第2.0.12条规定,高压线走廊是35kV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两边导线向外侧延伸一定安全距离所形成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通道。也称高压架空线路走廊。
B项,第2.0.11条规定,箱式变电站由中压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和计量装置等设备共同安装于一个封闭箱体内的户外配电装置。
C项,第2.0.10条规定,环网单元是用于10kV电缆线路分段、联络及分接负荷的配电设施。也称环网柜或开闭器。
D项,第2.0.8条规定,配电室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配电进出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带有低压负荷的户内配电场所。
76.根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居住区(镇)级应配套( )老年活动中心。
A.100平米
B.200平米
C.300平米
D.400平米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居住区(镇)级应配套300m2老年活动中心。
77.乡村防灾功能区距离危险爆炸物距离是( )。
A.500m
B.800m
C.1000m
D.1200m
答案: C
解析: 乡村防灾危险功能区距离危险爆炸区为1000米。避难场所内的应急功能区与周围易燃建筑等一般火灾危险源之间应设置不小于30m的防火安全带,距易燃易爆工厂、仓库、供气厂、储气站等重大火灾或爆炸危险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
78.根据《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服务要素可分为( )。
A.基础提升型、品质保障型和特色引导型
B.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和特色引导型
C.基础提升型、品质引导型和特色提升型
D.基础引导型、品质提升型和特色保障型
答案: B
解析: 将服务要素按规划内容分为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与特色引导型三种类型。分区分类明确内容和指标的差异化,综合考量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目标、用地条件、人口特征和环境特点,细化规划技术要求,使社区生活圈规划“因地制宜”“因需制宜”。
79.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服务设施十五分钟覆盖率的定义是( )。
A.居住用地的比例
B.建筑用地的比例
C.建筑户数的比例
D.人口的比例
答案: A
解析: 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各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周边15分钟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的比例(分项计算)。
80.根据《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人均区域绿地的面积不应小于( )m2/人。
A.5.0m2/人
B.10.0m2/人
C.15.0m2/人
D.20.0m2/人
答案: D
解析: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应明确规划原则和目标,确定市域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兼有生态保育、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生态网络,明确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管控措施;可提出重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以及下一级行政单元的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人均区域绿地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人。
二、多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中提到的总体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
A.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
B.到2025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左右
C.到2025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77%
D.到2035年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5%左右
E.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
答案: ACE
解析: 到2025年,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战略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构建国家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左右,湿地保护率达到55%,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77%,92%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有所改善,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保持在世界前列,初步形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完善,形成统一有序的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左右,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显著改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可持续利用机制全面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下列属于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二级城镇发展区分区的是( )。
A.综合服务区
B.商业商务区
C.工业物流区
D.绿地休闲区
E.村庄建设区
答案: ABD
解析: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二级城镇发展区分区包括: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和战略预留区。
3.在自然坡度为22%的规划建设用地上,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范》,不适宜布局的有( )。
A.城镇中心区用地
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
D.物流用地
E.乡村建设用地
答案: ACD
解析: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范》第5.0.1条规定,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竖向规划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和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15%;
②居住用地应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30%;
③工业、储用地宜选择便于交通组织和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15%;
④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宜利用填方较大的区域。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列耕地应当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是( )。
A.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基地
B.蔬菜生产基地和黑土地深厚土壤性状良好的耕地
C.位于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的耕地
D.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E.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答案: ABDE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①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②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③蔬菜生产基地;
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⑤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5.根据《土地管理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土地权利的文件和资料
B.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土地权利的问题作出说明
C.责令非法占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D.查封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占用的土地现场
E.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占用的土地现场进行勘测
答案: ABCE
解析: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①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土地权利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②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土地权利的问题作出说明;
③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占用的土地现场进行勘测;
④责令非法占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6.根据《森林法》,下列区域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应当划定为公益林的有( )。
A.重要江河源头江水区域
B.重要江河干流及支流两岸,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C.以生产燃料和其他物质能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地区
D.已开发的原始林地区
E.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答案: ABE
解析: 根据《森林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益林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下列区域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应当划定为公益林:
①重要江河源头汇水区域;
②重要江河干流及支流两岸、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③重要湿地和重要水库周围;
④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⑤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
⑥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
⑦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地区;
⑧需要划定的其他区域。
7.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地块必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有( )。
A.拟开垦为耕地的未利用地
B.用途变更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
C.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
D.用途变更为工业用地的地块
E.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土地使用权转让前的地块
答案: AC
解析: A项,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依法进行分类管理。C项,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农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8.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方享有的权利有( )。
A.依法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
B.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C.依法买卖承包权
D.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
E.承包土地被依法征收的,依法获得相应的赔偿
答案: ABDE
解析: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
①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②依法互换、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③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
④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9.根据《森林法》,关于森林权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B.出让方可以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
C.未实行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以及林地上的林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
D.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四分之三以上成员或者四分之三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公示,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依法流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
E.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业工作
答案: ACE
解析: A项,根据《森林法》第十四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B项,第十七条规定,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以下简称集体林地)实行承包经营的,承包方享有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承包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权,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承包方可以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
CD两项,第十八条规定,未实行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以及林地上的林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公示,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依法流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
E项,第九条规定,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相关机构或者设置专职、兼职人员承担林业相关工作。
10.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B.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
C.土地的自然条件
D.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
E.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ABCE
解析: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第七条规定,土地调查包括下列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②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③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11.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 )。
A.裁量性
B.有偿性
C.强制性
D.单方意志性
E.效力先定性
答案: ACDE
解析: 行政行为的特征主要有:
①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注意立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区别,立法行为是创制法律规范,而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规范。
②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自由裁量的余地。
③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可以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行政行为,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④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⑤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
12.下列关于地方性法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B.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C.若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上一级政府提出意见
D.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E.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答案: ABD
解析: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八十八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九十条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第九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13.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下列用地属于交通运输用地的有( )。
A.铁路用地
B.公路用地
C.城镇道路用地
D.乡村道路用地
E.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答案: ABCE
解析: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交通运输用地包括: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城镇道路用地、交通场站用地、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14.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下列关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省级以下平台建设,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
B.省级以下平台建设,由国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
C.可以采取省内统一建设模式,建立省市县共用的统一平台
D.可以采用独立建设模式,省市县分别建立本级平台
E.可以采用统分结合的建设模式,省市县部分统一建立,部分独立建立本级平台
答案: ACDE
解析: 省级以下平台建设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可采取省内统一建设模式,建立省市县共用的统一平台;也可以采用独立建设模式,省市县分别建立本级平台;或采用统分结合的建设模式,省市县部分统一建立、部分独立建立本级平台。采取省级集中建设方式时,可基于互联网、业务网和涉密网应用,分类推进互联网版、政务版和涉密版平台建设,按照“成熟一个,接入一个”的原则,推进各级平台的对接。各地平台建设须遵守安全保密要求,涉密数据在涉密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全国联通之前通过离线方式进行交换,非涉密数据可通过自然资源业务网及互联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进行传输。
15.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功能分区有( )。
A.城镇集中建设区
B.城镇弹性发展区
C.生态红线区
D.特别用途区
E.基本农田区
答案: ABD
解析: 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城镇开发边界内可分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城市、建制镇应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16.根据《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下列关于乡级镇层级社区生活圈服务要素配置建议指中,符合终身教育设施配置指标的是( )。
A.每5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4班高中
B.每2.5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0班初中
C.每2.5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0班小学
D.每1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0班幼儿园
E.每2.5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4班高中
答案: AB
解析: 根据《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每5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4班高中,每2.5万常住人口配建一所20班初中。
17.根据《城区范围确定规程》,下列不应参与城市实体地域范围选代更新的有( )。
A.确定纳入城区实体地域范围中的湿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斑块
B.铁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沟渠等线状特征图斑
C.城区初始范围内部的空洞
D.具备城市居住功能的区域
E.承担城市休闲休憩、自然和历史保护功能的区域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城区范围确定规程》第5.3.4条规定,不应参与迭代的有:
①通过5.3.2-5.3.3节纳入城区实体地域范围中的湿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图斑;
②铁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沟渠等线状特征图斑;
③城区初始范围内部的空洞。
18.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下列关于土石方与防护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台阶式用地的台地之间宜采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
B.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0.7m时,宜在挡土墙墙顶或坡比值大于0.5m的护坡顶设安全防护设施
C.相邻台地间高差宜为1.5~3.0m,台地间宜采取护坡连接,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67
D.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或等于3.0m时,宜采取挡土墙结合放坡处理,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6m
E.在建(构)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业要求的台地应采用护坡防护
答案: AD
解析: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第9.0.3条规定,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宜根据规划地面形式及所防护的灾害类别确定,主要采用护坡、挡土墙或堤、坝等。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街区用地的防护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
②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③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1.0;
④在建(构)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用要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防护;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土质护坡;
⑤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0m;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左右高度退台。
19.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下列各类建设项目中,应在报建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有( )。
A.单独报建的工业类项目
B.与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合建的学校类建筑
C.交通生成量大的交通类建设项目
D.混合类的建设项目,其总建筑面积或指标达到项目所含建筑项目分类中任一类的启动阈值
E.主管部门认为应当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业其他类和其他建设项目
答案: CDE
解析: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项目,应在报建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①单独报建的学校(T07)类建设项目;
②交通生成量大的交通(T08)类建设项目;
③混合(T10)类的建设项目,其总建筑面积或指标达到项目所含建设项目分类(T01~T09,T11)中任一类的启动阈值;
④主管部门认为应当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业(T09)类、其他(T11)类和其他建设项目。
20.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下列关于城市中心区公共交通枢纽衔接交通设置配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宜设置城市公共汽电车首末站
B.应设置便利的步行交通系统
C.宜设置社会车辆立体停车设施
D.宜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E.宜设置出租车和社会车辆上、落客区
答案: ABDE
解析: 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8.3.3条规定,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衔接交通设置的配置,应符合表8.3.3(见题100解表)规定。由表可知,选择ABDE四项。
表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衔接交通设置配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