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法规》试题(网友回忆版)八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 )。
A.邻接权
B.商业秘密权
C.隐私权
D.产地标记权
答案: C
解析: 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方面的权利,不属于知识产权。
2.根据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教师资格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撤销教师资格。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八年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的第十九条规定,由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是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教师资格起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撤销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3.高等学校的学位不包括( )。
A.学士
B.硕士学位
C.博士学位
D.博士后学位
答案: D
解析: 高等学校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博士后是一种称号,不是学位。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七十九条规定下列不属于考试作弊的行为有( )。
A.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B.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C.抄袭他人答案的
D.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答案: D
解析: 《教育法》七十九条规定:“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抄袭他人答案的;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等五种行为属于考试作弊。“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属于帮助考试舞弊,不属于考试作弊。
5.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的核心内容是( )。
A.分类管理
B.收费管理
C.优惠条件
D.法律地位
答案: A
解析: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的核心内容就是分类管理。
6.下列不属于教育权利救济制度的是( )。
A.教育申诉制度
B.教育行政复议
C.教育民事诉讼
D.教育行政诉讼
答案: C
解析: 教育权利救济制度有教育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教育民事诉讼不属于教育权利救济制度。
7.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 )。
A.中国国籍
B.学位
C.教学能力
D.道德品质
答案: B
解析: 《教师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包括国籍、学业和品德等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是中国公民,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规定的学历或者经过国家驾驶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符合上述条件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8.下列不属于对学生处分的是( )。
A.勒令退学
B.记过
C.警告
D.留校察看
答案: A
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9.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采取的是(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教授委员制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答案: D
解析: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采取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0.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
A.健美培训
B.转岗培训
C.专业培训
D.学徒培训
答案: A
解析: 《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培训。”可见健美培训不属于职业培训。
二、名词解释 (-)
1.教育法规
答案: 教育法规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规章,它是教育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的总称。
解析:
2.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答案: 所谓分类管理,就是将民办学校分为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国家对两类学校的登记、收费、政府扶持、税收优惠、学校用地、剩余财产处理等均采用不同的管理标准。
解析:
3.著作权
答案: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
解析:
4.行政复议
答案: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并由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的法律制度。
解析:
5.教师聘任制度
答案: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即高校按照工作任务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以岗位任职要求选择合适的任职人选,按岗位聘任签约、规范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受聘上岗人员在聘任期内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享受相应的待遇;而用人单位则按约管理,对受聘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职务变动和奖惩的依据。
6.简述职业教育经费保障途径。
答案: ①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②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经费;③开征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④适当收取学费;⑤其他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
解析:
7.简述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
答案: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
(3)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4)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
(5)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6)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7)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8)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解析:
8.简述高校教师权利。
答案: (1)教育教学权: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科学研究权: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校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3)学生管理权: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报酬待遇权: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
(6)进修培训权: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解析:
9.简述“双一流”目标。
答案: 双一流目标:即“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解析:
10.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有那些?
答案: ①剽窃、抄袭、侵占他人的学术成果;
②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的;
③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④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研究完成的成果未注明他人贡献、工作;
⑤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⑥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解析:
11.论述教师义务有哪些?
答案: (1)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师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宪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教师负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解析:
12.论述教师提高法治素养原因、主要内容和路径。
答案: (1)原因:①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②教育的复杂性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
(2)内容:教师法制素养表现为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它们分别是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重点和保证。
(3)①加强法治学习,树立法治意识;②加强法治实践,锻炼法治思维;③塑造法治文化,提升法治精神。
13.2010年上半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四级英语考试监考工作。在巡查时发现,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的座位上坐着的考生并不是A本人,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与作弊情况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
经过学院调查证实,该代考考生系学生A某通过网络请来的其他高校的学生B某。教育厅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批评了该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对该事件要严肃处理。
该校教务处会同学工处和学院部分领导随即研究决定开除A某学籍,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在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食堂和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由学院通知A某7日内离开学校,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A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
(2)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如果不服,在决定送达其本人之日起多少天内可以提出申诉?如果学生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做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3)学校在处分该学生过程中,其做法有无不妥之处?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答案: (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因此,学生A某的行为已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
(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如果学生想要提出申诉,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负责法律事务的相关机构负责人组成。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3)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隐私权、人格权等合法权益。如果学生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可以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如果对受理申诉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核或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