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对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辩证关系的认知,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C.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确认
D.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答案: D
解析: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拓展】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法治与民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治确认民主;②法治规定民主的范围;③社会主义法治规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④;法治是保卫民主的武器。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发展,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允许并保护其他经济成分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
A.罚金
B.驱逐出境
C.没收财产
D.罚款
答案: D
解析: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其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人身罚、财产罚、行为罚和申诫罚。其中,财产罚主要包括罚款和没收。
4.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执法
B.行政立法
C.行政监督
D.行政复议
答案: C
解析: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规制行政关系,行使职权实施的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以行政行为所针对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①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针对不特定相对人制定规制规则的行为,包括行政立法和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②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针对特定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实现行政目的的行为,包括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等。
5.下列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是( )。
A.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可以成为我国公务员
B.参加培训是公务员应尽的义务
C.公务员可以在机关外兼职并领取相应报酬
D.接受人民监督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公务员法》第13条的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项,根据《公务员法》第15条的规定,参加培训是公务员享有的权利。C项,根据《公务员法》第44条的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D项,根据《公务员法》第12条的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如下义务:①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②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⑤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⑥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⑦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⑧清正廉洁,公道正派;⑨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下列属于行政许可基本原则的是( )。
A.效能与便民原则
B.公开、公正原则
C.法定原则
D.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答案: C
解析: 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规范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或者执照等形式,依法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其基本原则有:①许可法定原则,即要求行政许可制度的建立须有法律依据,实施过程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②正当程序原则,即要求行政许可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保障相对人的陈述权、申辩权和寻求救济权;③信赖保护原则,即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变更、撤销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7.根据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须优先支付的费用是( )。
A.破产费用
B.职工工资
C.所欠税款
D.破产债权
答案: A
解析: 破产分配是指将破产人的财产按债权人的受偿顺序和受偿比例在债权人之间进行清偿的程序。《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①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②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③普通破产债权。
8.下列保险合同有效的是( )。
A.甲为屋前的一棵国家级保护树木投保的财产保险合同
B.乙为所保管的货物投保的火灾保险合同
C.丙为未曾谋面的张某投保的意外死亡保险合同
D.丁为购买的彩票投保的财产保险合同
答案: B
解析: A项,该国家级保护树木不属于甲所有,甲对该树木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违反保险利益原则,故该保险合同无效。B项,乙对所保管的货物具有保险利益,且火灾属于不确定的保险危险,因此该保险合同有效。C项,丙与张某未曾谋面,不具有保险利益,不能为张某投保意外死亡保险合同,该保险合同无效。D项,财产保险合同的标的以财产或财产利益为限,非财产及非财产利益不能作为财产保险合同的标的,丁购买的彩票不属于财产或财产利益,不能成为财产保险合同的标的,故该保险合同无效。
9.下列可成为公司监事会成员的是( )。
A.股东
B.经理
C.董事
D.财务负责人
答案: A
解析: 监事会为公司的监督机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10.下列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是(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营利性
答案: D
解析: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三个特征:①强制性,指税收由国家依赖公权力强制征收,征收行为和征收标准由国家单方面确定;②固定性,指征税标准是相对固定的,并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③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并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对价,也不存在事后偿还。
11.个体工商户应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 )。
A.10日内
B.20日内
C.30日内
D.40日内
答案: C
解析: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12.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 )。
A.个人秘密
B.国家秘密
C.军事秘密
D.商业秘密
答案: D
解析: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分为技术性商业秘密和经营性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秘密性等特征,并被经营者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13.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 )。
A.回扣
B.折扣
C.佣金
D.酬金
答案: A
解析: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通过账外暗中给予对方金钱、财务或其他经济利益的方式,以争取交易机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的形成必须符合两个要求:账外和暗中。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回扣。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
A.自诉人
B.证人
C.被告人
D.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答案: B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2项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15.以文字、图画或符号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是( )。
A.书证
B.物证
C.证人证言
D.视听资料
答案: A
解析: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和记载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1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这是( )。
A.级别管辖
B.职能管辖
C.专门管辖
D.地域管辖
答案: B
解析: 职能管辖,又称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进行立案侦查,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是职能管辖。
17.下列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为( )。
A.重大涉外案件
B.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C.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答案: C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①重大涉外案件;②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18.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原则的是( )。
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B.辩论原则和调解原则
C.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D.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答案: B
解析: 特有原则是指根据民事诉讼的特殊要求制定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民事诉讼的特殊规律性。民事诉讼法特有原则有:①辩论原则,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②调解原则,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19.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只交纳( )。
A.案件受理费
B.公告费
C.鉴定费
D.翻译费
答案: A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18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因此,非财产案件仅需交纳案件受理费。
20.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当在( )。
A.3日内发送判决书
B.5日内发送判决书
C.10日内发送判决书
D.15日内发送判决书
答案: C
解析: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2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经审查,应当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的期限是( )。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答案: B
解析: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22.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 )。
A.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B.两审终审制
C.审判公开
D.合法性审查
答案: D
解析: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是指《行政诉讼法》总则规定的,贯穿于行政诉讼活动整个过程或主要过程,调整行政诉讼关系,指导和规范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诉讼行为的重要规则。我国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①合法性审查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主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②诉权保障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其依法享有的请求法院通过法定诉讼程序受理的诉权应受保护。
23.甲欲提起行政诉讼,可以接受甲委托而成为诉讼代理人的是( )。
A.甲所在市的法学会
B.甲妻所在单位推荐的王某
C.未得到法院认可的张某
D.甲妻表弟的叔叔吴某
答案: A
解析: 受委托的诉讼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进行诉讼的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①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②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以当事人的工作人员身份参加诉讼活动,应当提交以下证据之一加以证明: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凭证;领取工资凭证;其他能够证明其为当事人的工作人员身份的证据。③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印度、缅甸于( )。
A.1949年提出的
B.1954年提出的
C.1960年提出的
D.1976年提出的
答案: B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中国、印度和缅甸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并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是指导国际关系的重要国际法基本原则。
25.国际法上国际组织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
A.各成员国互利互惠原则
B.各成员国相互协作原则
C.各成员国主权平等原则
D.各成员国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答案: C
解析: 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上国际组织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一个地域内尽管有政府组织但自己没有主权,就只能视为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而不能自成一个国家。
26.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关是( )。
A.安全理事会
B.秘书处
C.大会
D.托管理事会
答案: C
解析: 联合国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于1945年依据《联合国宪章》而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六个主要机关。其中主要审议机关是大会。
27.我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时间是( )。
A.1969年
B.1979年
C.1997年
D.2001年
答案: C
解析: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于1969年5月23日在维也纳外交大会通过,1980年1月27日生效。该公约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缔结的条约。中国于1997年加入该公约。
28.在国际私法中,通常把冲突规范的前一部分叫做( )。
A.系属
B.范围
C.连接点
D.准据法
答案: B
解析: 冲突规范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规范。冲突规范的结构有其特殊性,包括两个部分:①范围,又称连结对象、起作用的事实、问题的分类等,是指冲突规范所要调整的民事关系或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通常是冲突规范的前一部分;②系属,即规定冲突规范中“范围”所应适用的法律,通常是冲突规范的后一部分。
29.“人的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属于( )。
A.单边冲突规范
B.重叠性冲突规范
C.选择性冲突规范
D.双边冲突规范
答案: D
解析: 双边冲突规范,是指系属并不明确规定适用内国法还是外国法,而只规定一个可推定的系属,再根据此系属,结合实际情况去寻找应适用某一个国家的法律的冲突规范。“人的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如果该人为外国人,则适用外国法;如果该人为本国人,则适用本国法,因此是双边冲突规范。
30.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的纠纷,适用( )。
A.合同当事人选择的国家法
B.我国法律
C.合同缔结地国家法律
D.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法
答案: B
解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四种案件规定了专属管辖权:①因位于我国境内的不动产提起的诉讼;②在我国港口作业中发生的诉讼;③被继承人生前户籍在我国或主要遗产在我国的遗产继承的诉讼;④只适用中国法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纠纷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下列对规范性文件相互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
A.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
B.同位法中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C.同位法中新法优于旧法
D.一般不溯及既往
E.自治条例中的“变通规定”是合法的
答案: ACDE
解析: B项,同位法中,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2.下列同时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有( )。
A.劳动
B.选举
C.受教育
D.纳税
E.休息
答案: AC
解析: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二者之间是统一的,即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促进。部分权利与义务本身是重合的,如劳动权、教育权,它们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3.商法不同于民法一般法的特征包括( )。
A.平等性
B.营利性
C.自愿性
D.较强的技术性
E.国际相通性
答案: BDE
解析: 民法是与商法具有最密切联系的部门法,民法是商法的一般法,商法为民法的特别法。商法不同于民法的特征有:①营利性。商法以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商事关系,指商事主体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作出商事行为而形成的财产关系。②较强的技术性。商法是可操作性较强的部门法,作为主要适用于商事主体之间的操作规则,商法具有很强的技术性。③国际相通性。对跨国商事行为的调整使商法具有明显的国际性特征。
4.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平等原则
D.责权利一致原则
E.处分原则
答案: ABD
解析: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各个环节的基本准则,是各类具体的经济法规则的本原性规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一致原则等。
5.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任务包括( )。
A.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
B.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C.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E.教育公民自觉守法,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案: BCD
解析: 《行政诉讼法》开宗明义提出行政诉讼的任务和目的是:①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②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③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人身权
答案: 人身权是公民固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是指公民在生命安全、人身自主、居住行动、人身保护、人格尊严等方面的自由,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我国,公民的人身权主要包括:①生命权;②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③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④住宅不受侵犯;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解析:
2.著作权
答案: 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解析:
3.犯罪构成
答案: 犯罪构成是指依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其诸要件是由刑法规定的。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①犯罪客体;②犯罪客观方面;③犯罪主体;④犯罪主观方面。具备犯罪构成要件是适用刑罚法律后果的前提。
解析:
4.证人证言
答案: 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向人民法院就其所知的案件事实所做的陈述。凡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
解析:
5.外交特权与豁免
答案: 外交特权与豁免是指根据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使一国外交代表在驻在国能够有效地执行职务,而由驻在国给予的特别权利和优待。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外交特权与豁免可分为使馆的特权与豁免和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两类。
6.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遵守宪法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立法活动通常都是立法者在特定价值追求的指引下有目的地开展的活动,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法治的有机结合,在制定法律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完善立法的专家论证、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等程序制度,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促进立法公正。
  (4)科学和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
  (5)依照特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
解析:
7.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
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例如订立合同、授权代理等。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具备下列实质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
解析:
8.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及要件。
答案: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参与犯罪达到二人以上并且对犯罪结果有共同故意,实施了一定的共同行为,此处不考虑行为人的共同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也不要求构成相同罪名。
  (2)共同犯罪的要件有:
①犯罪主体为两人以上。
②共同故意,即行为人应当认识到共犯人对犯罪结果有故意并基于自身故意所为与实行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并认为通过此关系能导致结果。
③共同行为,即实行、教唆、帮助、共谋、组织等客观行为,对犯罪结果形成共同的原因力。
9.试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含义及其民主性的体现。
答案: (1)我国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所应遵循的各项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由《宪法》和《选举法》加以规定,是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
  (2)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选举的普遍性。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的平等性。具体表现为一人一票原则,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且每一票的价值相等,体现了自由、平等、反特权的价值追求。
③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两种选举方式并用,可操作性强,有利于维护民意的表达和人民利益的实现。
④无记名投票。在选举中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有利于民众表达真实意愿。
⑤代表向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代表既要向原选举单位负责,也要向选民负责,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和选举的民主性。
⑥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选民行使选举权利既要有物质基础,也要有法律基础,这是实践中充分行使权利的前提。
10.小刚的母亲与小华的父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表哥小刚与表妹小华年龄相近,是同班同学,总是形影不离。初中毕业后,两人一起到南方打工,为节省房租,合租一套房屋。在互相关心、照顾中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偷尝了禁果。2007年8月,两人回家向各自父母提出了结婚的请求,双方父母受“舅表婚,亲上亲”传统观念的影响,均表示同意。同年9月,两人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姻登记部门经审查得知两人是表兄妹后,拒绝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08年5月,两人以婚姻登记部门不作为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婚姻登记部门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登记部门能否为小刚与小华办理结婚登记?为什么?
答案: (1)婚姻登记部门不能为小刚与小华办理结婚登记。
  (2)理由:结婚是男女双方依法自愿结为夫妻的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同时不得存在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我国《民法典》第1048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小刚与小华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因此婚姻登记部门不能为他们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解析:
11.甲欲毒杀其妻乙,趁乙不备时在其碗内投入剧毒药。乙中毒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妻,急忙将乙送到医院。经抢救乙终于脱险。
  问题:
  甲的行为是何种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答案: (1)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2)理由: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原因如下:
①从时间上看,甲想要毒杀妻子乙,并趁其不备在碗内投入毒药,甲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
②从主观方面看,甲主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在乙倒地后,甲产生了后悔心理,主观上自发地中断犯罪。
③从客观方面看,甲实施了将乙送医的行为,最终乙脱险,避免了实害结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