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最佳选择题 (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表示药物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味是()
A.辛
B.苦
C.酸
D.咸
E.甘
答案: D
解析: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2.依据方剂配方原则,下列关于使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B.消除君臣药烈性
C.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D.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答案: A
解析: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使药的药力小于臣药,用量亦轻。
3.莪术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是()
A.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后
B.春末夏初时节
C.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D.花完全盛开时
E.花瓣由黄变红时
答案: A
解析: 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
4.宜用酸水提取,加碱调至碱性后可从水中沉淀析出的成分是()
A.香豆素类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蒽醌类
E.木脂素类
答案: C
解析: 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例如,一些生物碱类在用酸性水从药材中提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酸/碱法)。
5.川乌经炮制,其生物碱类成分结构改变,毒性降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聚合反应
E.加成反应
答案: C
解析: 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为双酯型生物碱,具麻辣味,毒性极强,是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若将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水中加热,或将乌头直接浸泡于水中加热,或不加热仅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都可水解酯基,生成单酯型生物碱或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水解后生成的单酯型生物碱为乌头次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为乌头原碱。单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小于双酯型生物碱,而醇胺型生物碱几乎无毒性,但它们均不减低原双酯型生物碱的疗效。这就是乌头及附子经水浸、加热等炮制后毒性变小的化学原理。
6.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肝、肾毒性的中药是()
A.防己
B.延胡索
C.何首乌
D.千里光
E.王不留行
答案: D
解析: 千里光中所含有的生物碱主要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肝、肾毒性和胚胎毒性,使用时应该严格注意。
7.《中国药典》规定,以苦杏仁苷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中药是()
A.益智
B.薏苡仁
C.郁李仁
D.酸枣仁
E.沙苑子
答案: C
解析: 郁李仁主要化学成分为郁李仁苷A、郁李仁苷B、苦杏仁苷、香草酸、原儿茶酸、熊果酸,以及黄酮类化合物阿福豆苷、山柰苷等,《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2015】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不低于2.0%。
8.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是()
A.丹参素
B.丹参酸甲
C.原儿茶酸
D.原儿茶醛
E.丹参酮ⅡA
答案: E
解析: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两大部分。脂溶性成分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色和橙红色。如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
9.《中国药典》规定,肿节风的含量指标成分是()
A.异秦皮啶
B.阿魏酸
C.莪术醇
D.柴胡皂苷b
E.葛根素
答案: A
解析: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含量,其中异嗪皮啶含量不少于0.02%,迷迭香酸含量不少于0.02%。
10.《中国药典》规定,以总黄酮为含量测定成分的中药是()
A.三七
B.槐花
C.五味子
D.细辛
E.天仙子
答案: B
解析: 《中国药典》以总黄酮为指标成分对槐米或槐花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要求槐花总黄酮(以芦丁计)不少于8.0%,槐米总黄酮不少于20.0%,对照品采用芦丁。
11.具过氧桥结构,属倍半萜内酯类的化合物是()
A.青藤碱
B.天麻素
C.常ft碱
D.小檗碱
E.青蒿素
答案: E
解析: 单环倍半萜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具有过氧结构的倍半萜内酯,有很好的抗恶性疟疾活性,其多种衍生物制剂已用于临床。
12.含胆酸的中药是()
A.蟾酥
B.牛黄
C.水蛭
D.地龙
E.僵蚕
答案: B
解析: 牛黄约含8%胆汁酸,主要成分为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
13.山药治疗脾虚久泻,宜选用的炮制方法是()
A.炒黄
B.砂炒
C.土炒
D.炒炭
E.炒焦
答案: C
解析: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
14.醋炙柴胡的目的是()
A.助其发散,增强解表作用
B.助其升浮,增强升阳作用
C.助其升散,增强疏肝作用
D.抑制浮阳,增强清肝作用
E.引药入肝,增强滋阴作用
答案: C
解析: 醋柴胡的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症。
15.水火共制时,采用燀制法进行炮制的中药是()
A.白附子
B.槐花
C.苦杏仁
D.苍耳子
E.天南星
答案: C
解析: 燀苦杏仁作用与生品相同。燀去皮后,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药效。
16.清炒(单炒)时,采用炒黄法的中药是()
A.芥子
B.蒲黄
C.大蓟
D.荆芥
E.枳壳
答案: A
解析: 炒芥子: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淡黄色至深黄色(炒白芥子)或深黄色至棕褐色(炒黄芥子),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香辣气时即可。用时捣碎。
17.斑蝥因其有毒为降低其毒性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土炒
B.砂炒
C.蛤粉炒
D.米炒
E.滑石粉炒
答案: D
解析: 米炒斑蝥:将米置热锅中,用中文火加热至冒烟,投入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摊开放凉。或者投入去头、足、翅的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摊开放凉。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18.根头部具有横环纹,习称“蚯蚓头”的药材是()
A.防风
B.川芎
C.柴胡
D.太子参
E.白术
答案: A
解析: 传统的经验鉴别术语形象生动,易懂好记,如党参根顶端具有的瘤状茎残基术语称“狮子头”,防风的根头部具有的横环纹习称“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鉴定术语称“马头蛇尾瓦楞身”等。
19.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肛门栓
B.糖浆剂
C.舌下片
D.颗粒剂
E.胶囊剂
答案: C
解析: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注射给药的剂型(静脉、肌内、皮内、皮下、穴位等部位的注射剂);呼吸道给药的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皮肤给药的剂型(洗剂、搽剂、软膏剂、凝胶剂、贴膏剂);黏膜给药的剂型(滴眼剂、舌下片剂、含漱剂)等。
20.散剂生产贮藏有关规定错误的是()
A.儿科用散剂应用最细粉
B.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C.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附分剂量用具
D.含挥发油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藏
E.含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闭贮藏
答案: E
解析: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的散剂应密封贮存。生物制品应采用防潮材料包装。
21.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A.口服混悬剂的沉降体积比应不超过3.0%
B.干混悬剂按干燥失重法测定,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
C.干混悬剂按品种项下规定的比例加水振摇应均匀分散
D.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口服混悬剂一般不再进行装量检查
E.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口服混悬剂,不再进行沉降体积比检查
答案: A
解析: 口服混悬剂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沉降体积比应不低于0.90。干混悬剂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比例加水振摇,应均匀分散,并检查沉降体积比,应符合规定。
22.注射剂中添加亚硫酸钠的目的是()
A.减轻疼痛
B.防治药物氧化
C.调解pH值
D.防止药物水解
E.抑制微生物增殖
答案: B
解析: 抗氧剂是一类易被氧化的还原剂。常用的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一般浓度为0.1%~0.2%。
23.在体温下软化并可缓慢溶解于分泌液的栓剂基质是()
A.半合成山苍子油脂
B.甘油明胶
C.半合成椰子油脂
D.可可豆脂
E.半合成棕榈油脂
答案: B
解析: 甘油明胶:系用明胶、甘油与水制成,一般明胶与甘油等量,水应控制在10%以下。具有弹性,不易折断,在体温下能软化并缓慢溶于分泌液中。
24.除另有规定外,不需要检查溶散时限的丸剂是()
A.水丸
B.糊丸
C.滴丸
D.浓缩丸
E.大蜜丸
答案: E
解析: 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及研碎、嚼碎后或用开水、黄酒等分散后服用的丸剂不检查溶散时限。
25.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查溶出度的颗粒剂是()
A.肠溶颗粒
B.缓释颗粒
C.控释颗粒
D.泡腾颗粒
E.混悬颗粒
答案: E
解析: 溶出度:除另有规定外,混悬颗粒剂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26.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查融变时限的片剂是()
A.咀嚼片
B.阴道片
C.泡腾片
D.口崩片
E.分散片
答案: B
解析: 阴道片应检查融变时限。
27.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制剂是()
A.酊剂
B.锭剂
C.条剂
D.棒剂
E.丹剂
答案: B
解析: 锭剂
系指饮片细粉加适宜黏合剂(或利用饮片细粉本身的黏性)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有长方形、纺锤形、圆柱形、圆锥形等。供内服,可吞服或研细以水或黄酒化服,外用多是研细用醋或酒调敷,也可作嗅入或外搽药用。
28.用于比较药物不同制剂中吸收速度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A.药物的总清除率
B.药物的生物半衰期
C.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
D.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E.药物血药浓度达峰时间
答案: D
解析: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生物利用程度(EBA):即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多少。可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表示。
29.主要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异绿原酸的清热药是()
A.知母
B.黄芩
C.苦参
D.金银花
E.连翘
答案: D
解析: 清热药具有抗病原体、抗毒素、解热、抗炎、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等作用与其清泄里热功效相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小檗碱(黄连、黄柏、三颗针)、黄芩素(黄芩)、苦参碱(苦参、山豆根)、绿原酸(金银花)、异绿原酸(金银花)、连翘酯苷(连翘)、色胺酮(板蓝根、青黛)、穿心莲内酯(穿心莲)、癸酰乙醛(鱼腥草)、青蒿素(青蒿)等。
30.具有性激素样作用的补虚药是()
A.麦冬
B.白术
C.鹿茸
D.龟甲
E.北沙参
答案: C
解析: 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人参、刺五加等可使雌性动物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肥厚;雄性动物睾丸、精液囊、前列腺重量增加;血中或尿中性激素水平或其代谢物增多。但也有少数补虚药中所含成分本身具有性激素样的作用,如鹿茸中含有雌二醇发挥雌激素作用
31.图中所示中药为威灵仙的是()
A.见上图
B.见上图
C.见上图
D.见上图
答案: B
解析: A为白前,B为威灵仙,C为百部,D为藁本,E为人参。
32.切面淡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有多数黄白色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轮~4轮的饮片是()
A.白薇
B.细辛
C.牛膝
D.白术
E.天麻
答案: C
解析: 饮片牛膝: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细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变软。切面平坦,淡棕色或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33.根呈圆柱形,略扭曲,长10cm~20cm,直径0.2cm~0.5cm,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味甚苦的药材是()
A.泽泻
B.板蓝根
C.龙胆
D.南沙参
E.防风
答案: C
解析: 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34.试卷附图中,图示中药为桑白皮的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 B
解析: A为牡丹皮,B为桑白皮,C为秦皮,D为白鲜皮,E为香加皮。
35.药用部位为干燥小叶的药材是()
A.艾叶
B.枇杷叶
C.番泻叶
D.紫苏叶
E.蓼大青叶
答案: C
解析: 番泻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36.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花瓣4,覆瓦状抱合,萼筒圆柱形,略扁,红棕色,气芳香浓烈的药材是()
A.辛夷
B.山银花
C.丁香
D.西红花
E.槐米
答案: C
解析: 丁香药材: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约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37.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而细小突起合点的药材是()
A.郁李仁
B.桃仁
C.酸枣仁
D.砂仁
E.薏苡仁
答案: C
解析: 酸枣仁药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0.5~0.9cm,宽0.5~0.7c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央有1条隆起的线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38.肉苁蓉饮片可见()
A.淡棕色或棕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B.棕色与白色组织相间,排列成大理石样花纹
C.黄白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环状
D.棕色形成层环,近方形或近圆形
E.黄白色维管束,排列成双卷状
答案: A
解析: 肉苁蓉片:呈不规则形的厚片。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的可见肉质鳞叶。切面有淡棕色或棕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
39.以动物的病理产物入药的药材是()
A.鸡内金
B.万蟾酥
C.五灵脂
D.马宝
E.桑螵蛸
答案: D
解析: 动物的病理产物:如珍珠、僵蚕、牛黄、马宝、猴枣、狗宝等
40.矿物药的本色指的是()
A.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的颜色
B.有外来的带色杂质、气泡等包裹体所引起的颜色
C.矿物在白色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
D.由解理面或断口引起的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干涉作用而引起的颜色
E.由晶体内部裂缝及表面氧化膜的反射光引起与入射光的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
答案: A
解析: 本色:是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如辰砂的红色,石膏的白色。
二、配伍选择题 (共50题,每题1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组备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每题只有1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皂苷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A.气味芳香
B.易溶于水
C.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D.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
E.水溶液强烈振荡而产生持久性气泡
答案: BCDE
解析: 皂苷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其粉末对人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鼻内黏膜尤其敏感,但也有例外,如甘草皂苷有显著的甜味,且对黏膜刺激性较弱。大多数皂苷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热甲醇和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荡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缘故。
2.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的中药有()
A.甘草
B.黄芪
C.人参
D.三七
E.合欢皮
答案: ABCDE
解析: 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人参、三七、甘草、黄芪、合欢皮、商陆、柴胡。
3.因含有强心苷,若使用不慎,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有()
A.麦冬
B.罗布麻叶
C.香加皮
D.麝香
E.地骨皮
答案: BC
解析: 含有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香加皮、罗布麻叶。
4.可用于中药炮制的液体辅料有()
A.甘草汁
B.山羊血
C.黑豆汁
D.吴茱萸汁
E.石灰水
答案: ABCDE
解析: 中药炮制中还有用到其他液体辅料的,主要有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及其他药汁等。
5.质硬坚实、断面角质样的药材有()
A.郁金
B.延胡索
C.葛根
D.黄芪
E.天麻
答案: ABE
解析: 药材温郁金:质坚实,横断面灰棕色,角质样;药材延胡索: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药材葛根: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的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药材黄芪: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药材天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
6.其中检验数据结果符合标准规定的项目有()
A.薄层色谱
B.杂质
C.含量测定
D.水分
E.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答案: ABD
解析: 表格待补充
7.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查崩解时限的片剂有()
A.肠溶片
B.可溶片
C.缓释片
D.舌下片
E.咀嚼片
答案: ABD
解析: 崩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6片均应在15分钟内全部崩解;药材原粉片6片均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各片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薄膜衣片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化药片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中药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含片各片均应在10分钟内全部崩解或溶化。舌下片各片均应在5分钟内全部崩解并溶化。可溶片各片均应在3分钟内全部崩解并溶化。口崩片应在60秒内全部崩解并通过筛孔内径为710μm的筛网。肠溶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结肠定位肠溶片照各品种项下规定检查,各片在盐酸溶液(91000)及pH6.8以下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均应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转化现象,在pH7.5~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内应完全崩解。泡腾片置盛有200ml水(水温为20℃±5℃)的烧杯中,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各片均应在5分钟内崩解。
8.关于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A.直肠中的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易吸收
B.经直肠上静脉吸收的药物产生肝脏首过效应
C.经肛门静脉吸收的药物可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
D.经肛门淋巴系统吸收的药物不产生肝脏首过效应
E.油脂性基质栓剂中的水溶性药物释放快,易吸收
答案: ABCDE
解析: 肛门给药后,药物在直肠的吸收主要途径有:经直肠上静脉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吸收,由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从下腔大静脉直接进入大循环;经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影响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栓剂塞入直肠的深度影响药物的吸收,当栓剂塞入距肛门口2cm处时,其给药量的50%~70%可不经过门肝系统。另外,直肠有粪便存在、腹泻及组织脱水等均能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的吸收。直肠液的pH约为7.4,且无缓冲能力,对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都有影响。(2)药物因素: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与解离度及粒径大小等均可影响药物的直肠吸收。难溶性药物宜减少粒径以增加溶出。脂溶性、非解离型的药物易吸收。(3)基质因素(略)
9.关于气雾剂,喷雾剂质量检查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定量气雾剂应检查每揿主药含量
B.非定量气雾剂每瓶应检查总喷次
C.定量喷雾剂应检查每喷主药含量
D.非定量气雾剂的喷射速率
E.定量气雾剂应检查递送计量均一性
答案: ABCDE
解析: 每揿主药含量:定量气雾剂每揿主药含量应为每揿主药含量标示量的80%~120%。每瓶总喷次:多剂量定量喷雾剂每瓶总喷次均不得少于其标示总喷次。每喷主药含量:定量喷雾剂每喷主药含量应为标示含量的80%~120%。喷射速率:非定量气雾剂每瓶的平均喷射速率(g/s),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递送剂量均一性:定量气雾剂照吸入制剂相关项下方法检查,递送剂量均一性应符合规定;定量吸入喷雾剂、混悬型和乳液型定量鼻用喷雾剂照吸入制剂或鼻用制剂相关项下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10.下列属于动物药的是()


答案: ABD
解析: A为动物药白僵蚕,B为动物药海螵蛸,C为菌类药冬虫夏草,D为动物药牛黄,E为其他类药五倍子。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共20题,每题1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基于同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展开。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中国药典》收载的生脉饮为口服液,其处方有红参、麦冬和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
(1).处方中的辅料丙烯酸树脂Ⅱ是用作()
A.包药物衣
B.包糖衣
C.包缓释衣
D.控释
E.肠溶
答案: E
解析: 肠溶衣选用肠溶材料(如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Ⅲ号,纤维素法酯等)将丸剂包衣,使之在胃液中不溶散而能在肠液中溶散。
(2).处方中用醋延胡索,其炮制作用是()
A.增强益气活血作用
B.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C.增强行气止痛作用
D.待补充
E.待补充
答案: C
解析: 醋延胡索行气止痛作用增强,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多种疼痛证候。
2.药物组成: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内层: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辅料:聚丙烯酸树脂Ⅱ、炼蜜、滑石粉、蓖麻油、乙醇、淀粉、药用炭、虫白蜡。制法:处方中饮片15味,煅赤石脂酚酸成细粉,每100g内层细粉用炼蜜35g~45g及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聚丙烯酸树脂Ⅱ等辅料包衣;每100g外层细粉用炼蜜35g~50g及适量水包裹在内层包衣丸上,以药用炭包衣,干燥,抛光,即得。功能与主治: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黏液血便;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1).补脾益肠丸为水蜜丸,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外层完全脱落溶散,内层不得有裂缝、崩解,再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中进行检查,其崩解时限是()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E.2.5小时
答案: B
解析: 溶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
(2).处方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的补虚药是()
A.黄芪
B.党参
C.当归
D.补骨脂
E.甘草
答案: D
解析: 补骨脂含有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包括补骨脂内酯(补骨脂素)、异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次素等。
(3).处方中红参的产地加工方法为()
A.发酵法
B.煮法
C.炙法
D.蒸法
E.复制法
答案: D
解析: 红参:取原药材,洗净,经蒸制干燥后即为红参。
(4).处方中五味子含五味子醇甲,其结构类型是()
A.木脂素
B.黄酮
C.香豆素
D.萜类
E.生物碱
答案: A
解析: 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较多约5%,近年来从其果实中分得了一系列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其中包括五味子醇和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乙、丙、丁和戊。
(5).制备生脉饮口服液时,可加适量防腐剂,允许选用的品种和用量是()
A.待补充
B.山梨酸,≤0.30%
C.待补充
D.待补充
E.待补充
答案: B
解析: 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其中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为口服液。在制剂确定处方时,该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中国药典》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其钾盐、钠盐的用量分别按酸计)羧苯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如加入其他附加剂,其品种与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影响成品的稳定性,并应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
3.某男,42岁。自诉感冒数日,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经中医辩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处以柴葛解肌汤,药用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石膏、水煎服。
(1).处方调配复核,见有表面黑褐色,切片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发射状纹理,气香的饮片是()
A.葛根
B.黄芩
C.羌活
D.白芍
E.桔梗
答案: C
解析: 羌活饮片为类圆形、不规则横切或斜切片。表皮棕褐色至黑褐色,切面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而辛。
(2).处方中葛根解肌退热,其主要成分葛根素的结构是()
A.
B.
C.

D.
E.

答案: E
解析: E结构中含有氧杂环结构,为黄酮类,葛根素为黄酮类。
(3).处方中含有三萜皂苷类成分,且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和保肝作用的饮片是()
A.柴胡
B.葛根
C.桔梗
D.羌活
E.白芷
答案: A
解析: 柴胡中所含皂苷均为三萜皂苷,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柴胡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抗惊厥、抗癫痫、保肝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和疟疾。
四、多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