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0年8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属于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答案: D
解析: 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主要有:①提供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既是对公民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也是对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保障。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一是克服机会的不均等,二是调节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政府行政组织必须担负起责任,制定、实施适合本国人口发展的政策。④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政府行政组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相关法律,严格执法,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
2.中华民国在其初创时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 )思想。
A.议会制
B.总统制
C.民主共和国
D.人民共和国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执掌,设参众两院(即国民大会),建立议会制度和内阁制度,行政组织的设置也开始初具现代的特征,这较之封建时期是一大进步。但这一进步是脆弱的和有限的,北洋政府时期的反动、倒退使设置行政组织最初的愿望未能实现。
3.组织目标对于所有组织成员都具有指引作用,这体现的是组织目标的( )。
A.强制性
B.公共指向性
C.服务性
D.行政性
答案: B
解析: 组织目标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组织目标一般是通过法定的权威渠道制定的,组织成员的活动如果要实现合法化、合理化,使个人利益、目标与组织利益、目标保持平衡和一致,就必须坚持以组织目标为导向。组织目标对所有组织成员的活动都起着指向作用。
4.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
A.政治性与经济性的对立统一
B.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对立统一
C.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
D.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
答案: A
解析: 行政组织设置的指导思想包括:①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注意各流派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既有主观偏见,又包含有对组织规律的认识,因而,要批判性地运用它们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其真伪。②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对立统一。必须注意:第一,自觉地把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将其作为我国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基础;第二,充分认识各流派行政组织原则中的阶级局限性,认真学习与借鉴其中的科学性成分。③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因此,既要提出一般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又要根据组织环境的发展变化与组织系统的具体特点,相应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具体组织原则。
5.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并以此提高行政组织绩效的管理方法是( )。
A.法治型管理
B.规制型管理
C.市场化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 B
解析: 规制型管理是一种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规制型管理方法强调对行政组织及其成员实行理性化管理,要求在行政组织内部进行专业分工、层级节制和严格规范,并以此作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方式。
6.邓小平指出,“( )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
A.党的领导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重人与重制度相结合
D.民主集中制
答案: D
解析: 邓小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凡是违反这个制度的,都要纠正过来。”
7.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
A.公民
B.政府
C.顾客
D.市场
答案: C
解析: “顾客”(或者说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对象)是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与出发点。因此,要就公众对政府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来重新设计流程。
8.下列不属于政府流程再造基本含义的是( )。
A.以公众为出发点
B.以流程为中心
C.以服务链为纽带
D.以官僚制为基础
答案: D
解析: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含义包括:①以公众为出发点;②以流程为中心;③以“服务链”为纽带;④以“扁平化”组织模式为目标。
9.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是( )。
A.理性—合法组织
B.科层制组织
C.正式组织
D.权威组织
答案: B
解析: 科层制组织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所以,科层制组织实质上是一种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信息自下而上流动、命令自上而下发出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
10.下列不属于合法性权威类型的是( )。
A.宗教权威
B.传统权威
C.魅力权威
D.法理权威
答案: A
解析: 韦伯将合法性权威分为三种类型:①传统权威。传统权威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长期形成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的,其行为方式难以用语言文字所表达,仅仅由于其世代相传,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得到巩固。②魅力权威。魅力权威是建立在特别神圣、个人英雄主义和非凡品质、规范模式或规定秩序的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③法理权威。法理型权威以内部规则为基础,相信政策、规章必须合乎法律,权威拥有者在法律规则之下发布命令。
11.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动机、工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等,这就是( )。
A.科层制组织理论
B.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C.非正式组织理论
D.人本主义组织理论
答案: D
解析: 人本主义组织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为主要依据,对人在组织中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和动机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组织理论,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动机、工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激励方法及效果、人性与组织等。
1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排在第三位的是( )。
A.归属需要
B.尊重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 A
解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排在第三位的是爱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②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13.网络型组织是企业与( )组织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
A.政府
B.非政府
C.社会
D.正式
答案: C
解析: 网络型组织是企业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形成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信息技术在网络型组织中至关重要,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能够达到价值和能力的互补,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网络型组织是超越了法人实体的多边联系。
14.网络型政府组织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第三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
B.协同政府的出现
C.数字化革命的到来
D.公民选择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答案: A
解析: 第三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是网络型政府组织产生的决定性因素。第三方公共服务递送模式,包括政府机构之间的合同、商业化、公私伙伴关系、外包、特许协议和私有化等形式,都是实现网络化治理的核心内容。
15.下列不属于影响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因素是( )。
A.国体
B.政体
C.国家发展战略
D.外部性
答案: A
解析: 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影响因素包括:①政体。政体也会影响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②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政体既定的情况下,国家的发展战略对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发挥着重要影响。③外部性。应当根据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强弱和需求差异的大小设置不同级别的行政组织。
16.省政府有厅、局、委、办,在其内部又有处、室、科,这属于行政组织的( )。
A.纵向分工
B.横向分工
C.职能分工
D.权力分工
答案: B
解析: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就是行政组织的部门间分工。横向分工有宏观分工与微观分工之分。宏观的横向分工是指一级政府内的部门分工,微观的横向分工是指一个部门内部的各个机构和职位的划分,它形成组织的机构系列和职位系列。在不同层级的行政组织中均有部门划分,如中央政府有部、委、办,省政府有厅、局、委、办,在每个厅、局、委内又有各个处、室,而在各个处、室内又有各个职位的划分。
17.将行政组织体制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这是按照( )划分的。
A.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决策权人数的多寡
B.行政组织层级中同一层级的各个行政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
C.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分配关系
D.行政组织体制的性质不同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①集权制,是指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级行政组织,中央行政组织对地方行政组织有完全的指挥、监督之权力,地方行政组织接受中央行政组织命令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②分权制,是指地方行政组织对其管辖地区内的地方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③均权制,是指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保持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18.美国总统制是典型的( )。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均权制
D.首长制
答案: D
解析: 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美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如林肯总统某次召集七位部长开会讨论一个重要问题,七位部长均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最后宣布说:“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利。”当然,权力与责任是一致的,美国的部长不必参加选举,而是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总统提名,经国会表决通过得到任命,行政组织的政治责任由总统承担。
19.认为人们有生存、相互关系、成长发展这三种核心需要的是( )。
A.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B.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C.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D.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答案: B
解析: 1969年,奥尔德弗提出了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20.下列不属于组织激励的特质的是( )。
A.层级性
B.互动性
C.多元性
D.综合性
答案: D
解析: 组织激励具有以下特质:①层级性。任何一个组织都包含若干层级,不同的层级目标任务不同,人员情况差异明显,信息占有量不同,关注的领域各自有别,因此采取激励的方式和手段应有所不同。②互动性。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企业所有者激励与企业内部的全员激励是相互影响的。二者的互动更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③多元性。组织激励方式是多元的,包括物质激励、晋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目标激励、责任激励、成就激励、情感激励等。
21.提出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
A.英格尔哈特
B.彼得·圣吉
C.迈克尔·哈默
D.詹姆斯·钱皮
答案: B
解析: 彼得·圣吉最早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一新的管理理念。圣吉认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企业要想在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学习型组织是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每个组织必须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才能长远地生存下去。
22.被视为学习型组织的灵魂的是( )。
A.系统思考
B.共同愿景
C.改善心智模式
D.自我超越
答案: A
解析: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它为个人或组织提供了一个健全的大脑,一种完善的思维方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都因为有了系统思考的存在而连在一起,共同达到组织的目标。
23.推进“开放公共服务”改革的英国首相是( )。
A.撒切尔夫人
B.戴维·卡梅伦
C.托尼·布莱尔
D.特雷莎·梅
答案: B
解析: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推进了“开放公共服务”改革。卡梅伦政府于2011年颁布了《开放公共服务白皮书》,重点对政府公共服务模式进行整体规划,在“大社会、小政府”的理念下,英国卡梅伦政府希望强化社会的自我有序运作,鼓励并拓宽公共服务的提供渠道。虽然“开放公共服务”在理念上做到了全面和细致,但在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种种困难。
24.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
A.精简机构
B.政府职能市场化
C.放松规制
D.放权与分权并行
答案: C
解析: 美国行政组织改革以放松规制为其突出特点,但放松规制的改革也受到了来自国会、政府内部的阻力。他们抓住放松规制不利于行政组织自我控制的一面,对放松规制提出了质疑。同时放松规制本身也不可能解决官僚体制所固有的一切问题。因而,放松规制的改革仍处于实践尝试之中。即便如此,美国放松规制的改革对各国行政组织改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25.重新划分地方自治事务,实行“道州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 D
解析: 日本重新划分地方自治事务,实行“道州制”,扩大地方政府的规模和管理范围。日本的地方分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分担,居民身边的行政事务尽量交由地方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论述正确的有( )。
A.广泛性
B.有限性
C.稳定性
D.变异性
E.服务性
答案: ABCD
解析: 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包括:①广泛性与有限性。广泛性体现在行政组织的功能范围涉及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行政组织功能又是有限的,例如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凡是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刑律,行政组织就不应干预。②稳定性与变异性。行政组织活动的普遍性,要求其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行政组织的功能又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保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满足社会的需要。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主要包括( )。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兵部
E.刑部和工部
答案: ABCDE
解析: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主要包括:①吏部。主管全国人事,包括各级官员的考核、升降与任免等事务。②户部。主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财政与库藏等事务。③礼部。主管全国的礼仪、祭祀、教育及科举等事项。④兵部。主管全国兵政,包括武选、车马、甲械等。⑤刑部。主管全国的司法行政与审判。⑥工部。主管全国的农林水利、工程营造和工匠的管理。
3.下列属于行政组织外部目标的有( )。
A.维护社会公平
B.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C.回应社会公众要求
D.促进组织发展
E.提供公共服务
答案: ABCE
解析: 与私人组织不同,行政组织的根本目标是形成、维护和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具体而言,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主要包括维护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和提供公共服务。
4.下列符合中国行政组织设置系统原则的有( )。
A.保持整体功能
B.坚持开放与平衡
C.管理封闭回路
D.层级与幅度要适中
E.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要精简
答案: ABC
解析: 中国行政组织设置系统原则包括:①保持整体功能。行政组织系统的结构如何,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有重大的影响。②坚持平衡。行政组织是社会乃至自然界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设置的原则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坚持行政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平衡。③坚持开放。行政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人员与物质的交换,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④管理封闭回路。行政组织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系统,其信息的流通要经历一个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这个头尾相连、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不可中断。
5.下列关于扁平化组织模式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
A.扁平化
B.以“服务链”为纽带
C.弹性化
D.动态适应性
E.开放性
答案: ACDE
解析: 扁平化组织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扁平化。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注重行政服务与事务处理的通畅性与无阻碍,强调线式流程,改善垂直领导,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的层级。②弹性化。弹性化的行政组织注重结构的高度分化和决策权、控制权的下放,同时促使政府人员跨越功能界限,将专业职能部门转变为综合职能部门。③开放性。政府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有效地回应外在环境的变动与要求,能够经过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维持自组织的平衡,便于内外部的信息沟通与资讯交流。④动态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并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够灵活运用权变的观点迅速地解决公共问题,应对公共危机,从而大幅度提高行政效能。
6.下列关于当代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
A.改革人事制度
B.政府职能市场化
C.放松规制
D.放权与分权并行
E.精简机构
答案: BCDE
解析: 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政府职能市场化,指在对政府职能重新界定后,将原来属于政府的一部分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去承担,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②放松规制。包括:消减陈旧规制;改革预算制度;简化政府采购方式;改革人事制度。③放权与分权并行。包括:a.授权于州与地方政府;b.分权给下级行政组织和部门主管人员,让其有聘雇人员、核定薪资的权力。④精简机构。具体做法包括:合并机构、精简人员,减少财政支出;设立创新基金;建立电子政府。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
答案: 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包括:
  (1)强制性。强制性是由行政组织的特性所决定的。行政组织是依法设立的,它必须遵守特定的行政组织法规,其职责、功能与目标在相当大程度上由上一级组织或权力机关所决定,因此,行政组织对组织目标,尤其是对外部组织目标的选择权力很小。
  (2)服务性。在具有强制性的同时,组织目标也具有服务性,它服务于公民、行政组织及其成员。组织目标可以促使行政组织及其成员通过实现组织目标的努力而服务于公民,因为组织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为公民服务的,是特定主体接受公民的委托而由行政组织具体完成的
  (3)和谐性。在现实中,行政组织目标往往需要兼顾一些相互冲突的目标类型,归根到底,这是由行政组织所面临的制度约束,以及行政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关系决定的。行政组织只有在利益和谐中才能维持和谐状态并实现发展。
  (4)复杂性。行政组织目标的复杂性是由行政组织的职责所决定的,它不仅要满足上级行政组织和权力机关的要求,也要满足组织自身及其内部成员的要求。从根本上讲,还要满足公民的要求。
  (5)动态性。行政生态理论认为,行政组织的职能及其行使往往与所处的行政环境相一致,同样,行政组织目标也与行政组织所处的行政环境相适应。
解析:
2.简述集权制的优点。
答案: 集权制,是指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级行政组织,中央行政组织对地方行政组织有完全的指挥、监督之权力,地方行政组织接受中央行政组织命令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此种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政府高度集权,严格控制全国各地行政事务,地方政府没有或极少有自主权。集权制的优点包括:
  (1)政令统一,统筹全局,防止政出多门。
  (2)层级节制,指挥灵便,令行禁止,有利于提高效率。
  (3)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重点建设,避免人财物分散、盲目建设及资源浪费。
解析:
3.简述我国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答案: 行政组织的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1)物质要素
①人员。行政组织的第一个物质要素就是人员。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
②经费。行政组织要开展活动离不开经费。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物资设备的购置,一直到日常的组织工作、社会管理活动都不能没有经费,不能没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
③物资设备。即行政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设备、工具,所必须耗费的各类材料和能源。
  (2)精神要素
①目标。行政组织是根据一定目标设立的,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的。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
②权责结构。权责结构指的是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它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权责关系的安排,是构成组织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③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对于能否稳定组织的各种内在因素,能否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解析:
4.简述应用强化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 强化理论的应用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设置鼓舞人心的组织目标,但要注意将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地发挥强化作用。
  (2)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安全生产,应用不得当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效应会因人的不同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层次而有所差异。
  (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定期反馈可使员工了解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结果,既可使员工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修正所为。
解析:
5.简述中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践进展。
答案: 政府流程再造的改革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效率政府建设时期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单一部门内部的流程调整,主要体现在某些政府流程的精简或者取消。在技术层面上,表现为政务上网和办公自动化为主的技术革新。从政府机构改革方面来看,同时期的精简政府机构改革与流程优化改革相辅相成。尽管该阶段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于流程再造改革而言只是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流程改革的程度也仅限于调整而达不到“再造”的水平,流程改革所带来的效应和变化也是有限的,仍然未能突破官僚制的束缚和失灵困境。
  (2)深化阶段:整体性政府建设时期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跨部门的流程优化,在跨部门、跨层级的大范围内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在技术层面,一站式、集成化的、虚拟的或者实体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是流程再造的重要载体。新加坡的“电子公民中心”、我国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加拿大的“政府在线”工程、澳大利亚的“公共服务连接中心”都属于这一类。
  (3)突破阶段:智慧政府建设时期
  智慧政府是指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智慧数据平台整合和共享信息,建立一个以数据为核心,“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作共治的治理格局。政府机构、流程、机制、模式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是智慧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大数据驱动智慧政府建设的过程也是政府流程再造的过程。在大数据技术和智慧政府理念的驱动下,政府的行为模式被重塑,数据技术使治理对象和服务目标更加清晰化,以数据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将会成为主导,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有限管理到智慧治理,政府流程的再造也就成为必然了。
6.论述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
答案: 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包含以下内容: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是网络有效治理机制的核心。企业间网络治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网络型组织中的伙伴关系进行治理,使每一成员都能尽其所能、同舟共济。从这个角度说,该机制具有共同治理机制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参与成员来说,每一方相对于合作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虽然密切程度可能不同。
  (2)简单灵活且具动态性和前瞻性
  网络型组织必须体现动态性、平等性、复杂性,更多依靠契约或合同来管理,并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积极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软硬结合”的新型协调方式。所谓“硬”的协调方式,指的是建立一些规则、制度,订立一些契约、合同,具备条件的,还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协调机构与人员。所谓“软”的协调方式,指的是建立彼此信任、和谐的关系,依靠灵活机动、多层次的沟通,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或者潜在冲突。
  (3)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是介于自动调解和强制调解之间
  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准市场中间边际组织,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也介于二者的自动调节机制与强制调节机制之间,并加之于自身所特有的社会调节机制。这便是1997年美国学者琼斯以结构嵌入的社会学理念为基础,提出的网络治理理论模型。他将社会关系引入网络型组织治理中,认为社会网络的嵌入对交易的协调与维护至关重要。
  (4)重视隐含契约在网络型组织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隐含契约包含着四个主要因素:限制性进入、共同文化、信任与声誉,它们对网络治理机制具有综合的作用。限制性进入可减少协调成本,相对较少的合作伙伴能增加互动的频率,这将增大行动者之间逐渐协调的动机与能力。共同文化是指一个在构思、价值、可比较的产业特色和职业知识上广泛共享,并能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指导参与者的行动与创造性的行为。信任是多次重复动态博弈后获得的一个均衡解,同时,基于信任的重复交易也为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合作者提供了分享机会和信息渠道,成为网络成员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在网络型组织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传播声誉的成本,紧密的合作关系也使声誉信息传递到所有成员成为可能,声誉机制的作用在治理机制中的作用也更加有效。
解析:
7.论述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
答案: (1)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重新界定和优化行政组织职能,将部分职能市场化。这项改革着眼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减少政府职能,实现政府从社会的部分撤退,建立小政府模式。主要做法是:a.政府角色定位与职能优化;b.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机制。
②以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权为宗旨,调整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在英国,中央政府一向对地方政府控制较弱,宏观调控的执行权多让位于地方政府,以致宏观调控乏力。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自1979年至1994年,议会先后通过了150余项法令旨在削弱地方自主权,加强中央对地方事务的控制,使宏观决策权、执行权向中央集中。与此同时,削减地方税以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支配能力。
③以效率为中心,改革行政组织的内部管理体制。这项改革包括组织结构、工作程序、监督机制、公共责任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这主要表现在:a.雷纳效率分析小组的改革方案。b.在政府各组成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负责执行的机构,执行政策和提供服务。
④重视信息技术对行政改革的支持。撒切尔政府时期,英国行政组织改革以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权为宗旨,以加强各部首长对部门工作的领导为目的,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为提高行政效率,英国近几届政府都注重电子政府的建设,英国的电子政府建设开始于梅杰政府时期,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促进行政改革也是工党布莱尔政府的做法。
⑤改革人事制度。对公务员人事制度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两党政府的核心目标。撒切尔政府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经营理念,确立绩效管理的激励方式,这一系列的改革为工党的布莱尔政府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工党政府在继续利用撒切尔政府的改革成果的同时,还在公务机构中倡导“合作政府”的改革理念,以培养公务员的合作精神。
⑥增强政府的回应性,优化公共服务。保守党政府的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做法为工党政府所沿袭,但工党政府也对过去推崇竞争的做法进行了检讨,采取实用的态度来使用竞争手段,注意理清公共服务的类别及其提供的有效性。如对公共服务采取有区别的提供方法,或由公共部门提供,或采取契约出租方式,或由公私部门合作方式提供。
  (2)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特点:
①英国行政组织改革非常注重学习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英国行政组织的改革突破公私界限,大胆地引入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学习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甚至直接运用企业人事聘用方法聘用私营部门的管理者帮助设计公共部门改革方案。这些突破常规的改革思维,不拘一格地放下身段学习不同领域的管理方法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②英国的行政组织改革注重循序渐进。英国的行政组织改革方案内容很全面也很激进,但其改革方案的实施又比较稳妥,分阶段执行,每个阶段都有阶段性目标,稳扎稳打,一个计划紧接一个计划,一个方案衔接一个方案,成熟一个实施一个,不以时间为限,却有时间可期。
③改革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英国行政改革力度较大,效果比较明显,其主要的经验就在于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注意吸收人类各领域的管理智慧,注重改革方案设计。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第一项就是理论学习有收获,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从解决“本领恐慌”到补足“精神之钙”,从“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的真正“秘密”是学习。是学习,让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是学习,不断形成并强化着我们党的“共同愿景”和“集体意志”;是学习,让我们党能够主动应对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2019-10-26)
  问题:
  (1)简述学习型组织的概念。(5分)
  (2)结合材料谈谈创建学习型政府组织的措施。(9分)
答案: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高度柔性的、有机的、扁平精简的、弹性化且人性化的组织,通过在组织内部形成全员学习的组织文化,充分激发组织成员个体和组织整体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全力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取得可持续的组织发展。
  (2)创建学习型政府组织的措施:
①改善政府心智模式,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坚实基础。改善政府心智模式,就是改善政府的思维方式、假设和成见,这是政府迈向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在“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弱化权力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行政效率。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先指出:“要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通过营造良好氛围,改善政府心智模式。
②激励政府组织成员自我超越,形成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向上张力。自我超越是政府成员不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供了向上的张力。政府成员要做到自我超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确立起科学的个人目标,个人目标必须明确清晰、不笼统,必须切合个人工作的实际、体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必须考虑长远、照顾全局。b.确立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断激励政府成员积极进取、不断进步。c.克服诸如心结、盲点和设防等学习障碍。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第一项就是理论学习有收获,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激励政府组织成员实行自我超越。
③创建共同愿景,在政府组织成员中树立全局观念和打造团队精神。政府组织的共同愿景代表政府组织成员共同想要创造的结果,为学习提供了重点和方向,能够激发员工为了组织而牺牲自己个人的某些利益和目的,它将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部的活动中,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从而在组织中创造出巨大的凝聚力。是学习,让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是学习,不断形成并强化着我们党的“共同愿景”和“集体意志”。
④建立良好的组织学习机制,促进政府组织的团队学习。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应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a.调整行政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关系,构筑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b.建立人人参与领导的工作机制,使每个组织成员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对某项工作的具体领导。c.建立矛盾平衡机制,让工作和学习合二为一,把最终业绩的改进作为组织学习、学习管理的首要出发点和归宿点。d.打造全新的学习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⑤建立和完善政府学习机制的相关配套机制。竞争激励是不可忽视的学习动力,因而作为组织学习机制的配套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通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政府公务员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潜能。
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电子政府的建设,开展电子学习。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优化和完善政府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一个覆盖广、多功能、全方位的学习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