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下)》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案例分析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某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其设计服务水平下单车道服务交通量=1600pcu/(h·ln),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3,方向不均匀系数D=0.55该高速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是(  )。
A.44755pcu/d
B.67133pcu/d
C.73846pcu/d
D.134265pcu/d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条文说明第3.1.1条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远景年不同服务水平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按下式计算:AADT=CDN/(KD)。
式中,AADT为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CD为设计服务水平下单车道服务交通量;K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由当地交通量观测数据确定;D为方向不均匀系数;N为单方向车道数。
代入数据可得:AADT=1600×3/(0.13×0.55)≈67133pcu/d。
2.某集散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整体式横断面形式,中间带宽度采用3.5m,设计速度采用60km/h。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计算,一般情况下标准断面的路基宽度是(  )。
A.19.0m
B.20.0m
C.20.50m
D.21.50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4.0.2条规定,车道宽度应符合表4.0.2的规定。由表4.0.2可知,设计速度为60km/h,车道宽度为3.50m。由表4.0.5可知,具备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时,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土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所以,一般情况下标准断面的路基宽度为:0.75+0.75+3.5×2+3.5+3.5×2+0.75+0.75=20.5m。
3.某公路由于交通量,地形变化较大,在路基横断面设计中需要对横断面进行变宽设计,其中间带宽度由5.50m变化至3.50m,路基中心线不变,条件受限时,过渡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
A.80m
B.100m
C.120m
D.200m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9.4.3条规定,当中间带的宽度根据需要增宽或减窄时,应采用左右分幅线形设计。条件受限制,且中间带宽度变化小于3.0m时,可采用渐变过渡,过渡段的渐变率不应大于1/100。
每侧渐变宽度为:(5.50-3.50)/2=1.00m,设lh为过渡段长度,则lh需满足:1.00/lh≤1/100,即lh≥100m。
即过渡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
4.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某处平曲线转角角度为4°,一般情况下,平曲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  )。
A.170m
B.200m
C.300m
D.400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第6.3.4条第2款规定,平曲线由圆曲线和两端缓和曲线组成,道路中心线转角α小于或等于7°时,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平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题4解表的规定。由表可知,该高速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1200/α=1200/4=300m。
题4解表 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

5.某山区二级公路项目,越岭段连续上坡,需要克服的相对高差为200~500m,该路段长度为4500m,该段路线按规范要求能克服的最大高差是(  )。
A.225.0m
B.247.5m
C.300.0m
D.350.0m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8.3.4条规定,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应不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应不大于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宜不大于5.5%。路段长度为4500m,因此该段路线按规范要求能克服的最大高差为:4500×5.5%=247.5m。
6.某新建路基,平衡湿度(含水率)状态下的回弹模量为60MPa,标准状态下的回弹模量为80MPa,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为(  )。
A.0.56
B.0.68
C.0.75
D.0.83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3.2.5条规定,新建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E0应按式(3.2.5-1)确定。即E0=KsKηMR。式中,Ks为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η为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本题中为1,MR为标准状态下路基动态回弹模量值。
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为平衡湿度(含水率)状态下的回弹模量E0与标准状态下的回弹模量MR之比,即Ks=E0/MR=60/80=0.75。
7.某软基厚度10m,设计采用一般预压处理,地基处理类型系数取0.9,公路路堤中心填高4m,路基填料重度18kN/m3,加载速率修正系数v=0.025,地质因素修正系数y=-0.1,计算的主固结沉降50cm。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确定的固结度达到75%时的沉降量最接近的值是(  )。
A.38cm
B.42cm
C.46cm
D.48cm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7.7.2条规定,沉降系数ms,与地基条件、荷载强度、加荷速率等因素有关;其范围值为1.1~1.7,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θ为地基处理类型系数;H为路堤中心高度;v为加载速率修正系数;Y为地质因素修正系数;γ为填料重度。
带入数据可得:

任意时刻地基的沉降量,考虑主固结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按下式计算:

故选项B最接近,即更接近42cm。
8.某重交通的二级公路,粉质土地基,地下水位埋深1.0m,低填路堤高1.5m,填料为细砂土,路基不受洪水影响,沥青路面厚度0.6m,路床厚度为0.8m。毛细水上升最大高度为0.5m,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分析确定,该路床所处的湿度状态是(  )。
A.干燥状态
B.中湿状态
C.潮湿状态
D.过湿状态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附录C第C.0.1条规定,路基平衡湿度状况可依据路基的湿度来源分为潮湿、中湿、干燥等三类,并按下列条件判别路基湿度状态:
①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的水位高,路基工作区均处于地下水毛细润湿影响范围内,路基平衡湿度由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的水位升降所控制,路基湿度状态可定为潮湿类路基。
②地下水位很低,路基工作区处于地下水毛细润湿面之上,路基平衡湿度由气候因素所控制,路基湿度状态可定为干燥类路基。
③中湿类路基的湿度兼受地下水和气候因素影响,路基工作区被地下水毛细润湿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受地下水毛细润湿的影响,上部则受气候因素影响。
本题中地下水位埋深1.0m,路基工作区处于地下水毛细润湿面之上,因此,该路基所处的湿度状态为干燥状态。
9.[已过时]某高速公路设计项目,交通量为累计当量轴次Ne=1.0×107(次/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为2000[辆/(d·车道)]。该高速公路的设计交通等级为(  )。
A.轻交通
B.中等交通
C.重交通
D.特重交通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第3.1.8条规定,交通量宜根据表3.1.8(题9解表)的规定划分为五个等级。设计时可根据累计标准轴次Ne(万次/车道)或公路日平均汽车交通量(辆/日),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由表可知,交通量为累计当量轴次Ne=1.0×107(次/车道),属于中等交通,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为2000[辆/(d·车道)],属于中等交通,因此,该高速公路的设计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
题9解表 交通等级

【说明】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已过时。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已删除上述内容。
10.[已过时]某高速公路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标准当量轴次为1.5×107(次/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该高速公路的设计弯沉值为(  )(0.01mm)
A.20
B.22
C.24
D.26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第8.0.5条规定,设计弯沉值应根据公路等级、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式8.0.5-1计算确定。即设计弯沉值
Ld=600Ne-0.2AcAsAub>b
式中,Ne为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Ac为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As为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和冷拌沥青碎石、上拌下贯或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为1.1;中、低级路面为1.2;Ab为基层类型系数,对半刚性基层Ab=1.0;柔性基层Ab=1.6;对于混合式基层采用线性内插确定基层类型系数。
代入数值可得:
Ld=600(1.5×107-0.2×1×1×1=22(0.01mm)
【说明】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已过时。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已删除上述内容。
11.[已过时]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进行轴载换算时,单轴轴载为130kN,3轴的轴数系数为(  )。
A.3
B.4
C.5
D.6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第3.1.2条规定,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式(3.1.2-4)计算。即3轴的轴数系数为:
C′2=1+2(m-1)=1+2(3-1)=5
【说明】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已过时。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已删除上述内容。
12.某滨海环境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根据《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其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
A.C25
B.C30
C.C35
D.C40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1.0.7条规定,公路桥涵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1.0.7的规定。由表1.0.7可知,滨海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40。
13.某一级公路圆管涵,根据填土高度及涵底纵坡算得涵长为35m,该涵跨越的河沟汇水面积较小,设计流量对应的涵洞孔径为0.5m,该涵洞的设计孔径不宜小于(  )。
A.1.25m
B.1.0m
C.0.75m
D.0.5m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第7.0.1条第3款规定,涵洞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0.75m;涵洞长度大于15m但小于30m时,其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1.0m;涵洞长度大于30m且小于60m时,其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1.25m;涵洞长度大于60m时,其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1.5m。
14.某圬工小桥桥台基础采用干砌块石砌筑,根据当地料场情况选用半细料石砌体,砌块强度等级为MU40,最接近计算结果的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是(  )。
A.1.57MPa
B.1.21MPa
C.1.15MPa
D.1.05MP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第3.3.3条第2款规定,块石砂浆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应按表3.3.3-2的规定采用。干砌块石可采用砂浆强度为0的抗压强度,砌块强度等级为MU40,采用半细料石砌体,则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3×1.21=1.573MPa。
15.在滩槽明显的平原区不稳定河段,需建一座公路桥梁,桥位处河槽宽31m,设计流量530m3/s,其中河槽流量320m3/s,该桥按设计流量计算的桥孔最小净长度为(  )。
A.31m
B.41m
C.46m
D.48m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第7.2.1条第2款规定,开阔、顺直微弯、分汊、弯曲河段及滩、槽可分的不稳定河段,宜按下式计算桥孔最小净长度:

式中,Lj为桥孔最小净长度;Qp为设计流量;Qc为河槽流量;Bc为河槽宽度;Kq、n3为系数和指数,按表7.2.1采用。
代入数据可得:

16.某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按分线设分离式隧道,设计车速120km/h。隧道长度13km,考虑电缆沟、排水沟等因素,左右侧检修道宽为1.0m,高度25cm,则隧道的建筑限界净宽为(  )。
A.11.50m
B.11.00m
C.10.75m
D.10.25m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表4.4.1条规定,设计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车道宽度W=3.75×2=7.5m,侧向宽度L=0.75+1.25=2m,检修道宽度J=1+1=2m,即建筑限界基本宽度为7.5+2+2=11.5m。
17.[已过时]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拟建一处特长隧道,单洞建筑限宽10.25m,该处代表性围岩级别为Ⅲ级。开挖增加宽度1m,从安全、经济合理的角度综合考虑,该隧道双洞间接近计算值的最小净距是(  )。
A.10m
B.15m
C.20m
D.30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第4.3.2条规定,分离式隧道双洞间最小净距可按表4.3.2(题17解表)确定。围岩级别为Ⅲ级,双洞间最小净距为2.0B=2×(10.25+1)=22.5m,根据第4.3.2条条文说明规定,按分离式双洞考虑的隧道净距,除直接与围岩级别有关外,还间接与隧道长度有关,表4.3.2(题17解表)中的净距值是短隧道的最小净距值,对于中隧道以上可适当折减,折减系数见条文说明表4.1,特长隧道的折减系数为0.9,双洞间最小净距为:22.5×0.9=20.25m。
题17解表 分离式独立双洞间的最小净距

注:表中B代表隧道开挖跨度。
【说明】原《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已过时。新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已删除双洞最小净距表。
18.某濒临水库地区高速公路拟建一处长隧道,经外业勘测,该处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776.52m,百年一遇洪水位为778.12m,三百年一遇洪水位为782.52m,调查走访发现最高洪水位782.80m。波浪侵袭高0.5m(不考虑壅水高),隧道洞口路肩设计高程应采用(  )。
A.778.62m
B.779.12m
C.783.02m
D.783.52m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第4.2.6条规定,当观测洪水高于频率标准水位值时,应按观测洪水设计。所以,应该按照782.80m计算,加上0.5m,为783.30m。故选项D最接近。
19.某互通式立体交叉合流连接部的4个初步方案如下图(括号中数字为车道数)。在各方案中,不符合合流连接部车道平衡原则的方案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11.4.2条规定,车道数应满足下式规定。
NC≥NF+NE-1
式中,NC为分流前或汇流后的主线车道数;NF为分流后或汇流前的主线车道数;NE为匝道数。
结合选项,B选项不符合要求。
20.某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设计服务水平采用四级,其中一条出口匝道设计速度40km/h,设计小时交通量为600pcu/h,从减速车道起点到该匝道合流鼻端之间的总长度为593m,其中减速车道全长为245m,在下列匝道类型中,符合规范要求的匝道横断面类型为(  )。
A.Ⅰ型——单向单车道匝道
B.Ⅱ型——无紧急停车带的单向双车道匝道
C.Ⅲ型——有紧急停车带的单向双车道匝道
D.Ⅳ型——对向分隔式双车道匝道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11.3.2条第2款规定,当交通量大于或等于100pcu/h但小于1200pcu/h,匝道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时,应采用Ⅰ型。本题交通量为600pcu/h,匝道长度为593-245=348m,因此应选Ⅰ型横断面。
21.拟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v=80km/h,该路段某处平曲线的设计参数如下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超高过渡方式按绕中间分隔带边缘旋转。该处平会线设计中设计指标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A.圆曲线半径
B.缓和曲线长度
C.超高值
D.曲线转角
答案: B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第6.2.2条规定,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6.2.2的规定。由表6.2.2可知,圆曲线半径满足要求,根据第6.2.5条条文说明规定,超高过渡段长度为92m>75m,所以缓和曲线长度不满足要求,由表6.2.5,横坡超高满足要求,根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第6.3.4条第2款规定,道路中心线转角α小于或等于7°时,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平曲线最小长度还应符合表6.3.4-2的规定,由表6.3.4-2可知,曲线转角满足要求。
2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路面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两条设计速度均为50km/h的城市道路相交,下列视距三角形图示和尺寸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第4.3.3条规定,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符合表4.3.3的规定。由表4.3.3可知,设计速度为50km/h时,安全停车视距为60m。又由图4.3.3(a)可知,C选项符合要求。
23.城市快速路路段内基本车道保持一致,其分流处,主线单向为3车道,匝道为单向2车道,如图所示。如果要保持主线车道平衡、连续,那么,分流处主路的车道数应不小于(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11.4.2条规定,车道数应满足下式规定。
NC≥NF+NE-1
式中,NC为分流前或汇流后的主线车道数;NF为分流后或汇流前的主线车道数;NE为匝道数。
代入数值可得:
NC≥NF+NE-1=3+2-1=4(条)
24.城市工程污水管线敷设深度为6m,污水管线开挖管沟宽度为2m,相邻建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为4m。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污水管线中心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为(  )。
A.2.5m
B.3.5m
C.4.4m
D.5.4m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第4.1.11条规定,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并折算成水平净距后与表4.1.9的数值比较,采用较大值。

式中,L为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H为管线敷设深度;h为建(构)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B为沟槽开挖宽度;α为土壤内摩擦角(°)。
查表4.1.9,污水管到构筑物的最新水平净距为2.5m,综合可以确定污水管线中心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5.4m。
25.拟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km/h,远景年单向高峰小时预测交通量及其车型构成见下表。如果不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那么,远景年双向高峰小时预测交通量(pcu/h)是(  )。
A.4590
B.5040
C.9180
D.10080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第4.1.2条规定,交通量换算应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各种车辆的换算系数应符合表4.1.2的规定。根据表4.1.2,可得远景年双向高峰小时预测交通量为:2×(4250+200×2+60×2.5+3×80)=10080。
26.位于重要地区的城市主干路,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预测路段单侧人行交通量6000人/h。该路段单侧需要的最小人行道宽度应定为(  )。(计算结果取整数)
A.2m
B.3m
C.4m
D.5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第4.5.1条规定,人行设施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4.5.1的规定。行人较多的重要区域设计通行能力宜采用低值,非重要区域宜采用高值。所以,设计通行能力取1800(h·m)。需要的人行横道宽度=6000/1800=3.33m,取整4m。
27.根据下面城市道路隧道内建筑限界图示,现拟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km/h,单向3车道隧道(2条小客车专用道和1条大型车道),E=W1。那么隧道内车行道路面宽度(Wpc)的最小尺寸为(  )。
A.11m
B.11.5m
C.12m
D.11.75m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第5.3.2条和5.3.3条规定,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km/h,小客车专用道宽度为3.25m,大型车道为3.5m,两侧路缘带宽度均为0.5m,因此路面总宽度=3.5+2×3.25+2×0.5=11.0m。
28.某城市道路设计速度v=60km/h,纵断面设计如下图所示,竖曲线半径R=1600m,图中尺寸单位为m,指出下列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参数是(  )。(整曲线长度取两侧坡度的代数差与曲线半径相乘之值)
A.下坡坡度
B.披长
C.上坡坡度
D.竖曲线长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第6.3.6条规定,各级道路纵坡变化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表6.3.6规定。由表6.3.6可知,设计速度v=60km/h时,竖曲线长度最小为50m。本题中,竖曲线长度=R1(i2-i1)=1600[1%-(-1.6%)]=41.6m<50m,竖曲线长度不满足要求。根据6.3.1条规定,下坡坡度和上坡坡度符合要求,根据第6.3.3条,坡长符合要求。
29.拟改建某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采用60km/h,受地形条件限制,在圆曲线半径260m段设置4%超高值、6%纵坡度、坡长250m,此段道路设计指标不满足规范规定的是(  )。
A.圆曲线半径
B.坡长
C.纵坡度
D.合成坡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第6.3.2条规定,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为150m,圆曲线半径满足要求。
根据7.3.1条规定,最小坡长为150m,坡长满足要求,根据7.2.1条规定,最大纵坡极限值为6%,纵坡度满足要求。
根据第7.4.1条规定,最大合成坡度为7%,本题中,合成坡度为:
不满足要求。
30.下图为无障碍设施设计图。在以下选项中,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A.缘石坡道的坡度
B.全宽式单面坡宽度
C.行进盲道宽度
D.提示盲道宽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1.2条第1款规定,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本题中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为0.15/2=1︰13.33,不满足要求,根据第3.1.3条第1款规定,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B选项符合要求,根据第3.2.2条第2款规定,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250~500mm,C选项符合要求,根据第3.2.3条第1款规定,D选项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