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法规》试题(网友回忆版)六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 )。
A.扣缴毕业证书
B.记过
C.留校察看
D.开除学籍
答案: A
解析: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的种类有:(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答案: B
解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但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可以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
A.教师和学生申诉
B.权利诉讼
C.司法调解
D.集体上访
答案: A
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主要有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民事诉讼等。
4.下列( )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
A.选择管辖
B.级别管辖
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答案: A
解析: 教育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可以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等几种。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
A.学徒培训
B.转岗培训
C.适岗培训
D.待岗培训
答案: D
解析: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如适岗培训)。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 )年开始的。
A.1961
B.1976
C.1989
D.1995
答案: C
解析: 1989年至今,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8.按照我国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 )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
A.选择管辖
B.级别管辖
C.隶属管辖
D.移送管辖
答案: B
解析: 教育申诉制度的管辖分为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等。
9.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 )。
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国民教育
D.强制免费教育
答案: C
解析: 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0.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
A.复核
B.裁判
C.备案
D.受理
答案: D
解析: 行政复议程序基本上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几个步骤。
二、名词解释 (-)
1.法律责任
答案: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
解析:
2.教师申诉制度
答案: 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
解析:
3.教育法治化
答案: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
解析:
4.教育法律救济
答案: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
解析:
5.学业证书
答案: 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
6.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答案: 高等学校的教师享有《教师法》所规定的下列基本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解析:
7.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答案: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教育申诉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1)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
(2)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
(3)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
(4)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解析:
8.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答案: 行政复议的管辖是确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的制度。行政复议管辖分为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等。
解析:
9.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公益性原则;
(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
(3)鼓励保护原则;
(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解析:
10.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
(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
解析:
11.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答案: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的制度。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2)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的例外情况是:
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②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会损坏公共利益的,裁定停止执行;
③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可停止执行。
(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4)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12.2010年上半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四级英语考试监考工作。在巡查时发现,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的座位上坐着的考生并不是A本人,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与作弊情况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经过学院调查证实,该代考考生系学生A某通过网络请来的其他高校的学生B某。教育厅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批评了该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对该事件要严肃处理。该校教务处会同学工处和学院部分领导随即研究决定开除A某学籍,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在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食堂和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由学院通知A某7日内离开学校,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A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
(2)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如果不服,在决定送达其本人之日起多少天内可以提出申诉?
(3)如果学生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4)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做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5)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答案: (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因此,学生A某的行为已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2)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3)如果学生想要提出申诉,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负责法律事务的相关机构负责人组成。
(4)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5)如果学生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可以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如果对受理申诉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核或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