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二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最早明确提出“教学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这一术语。他认为教学若不进行道德教育,则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而道德教育若无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一理论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但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2.强调教育的信号本质,强调教育的筛选价值的教育功能理论是( )。
A.分层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文凭理论
D.教育选择理论
答案: C
解析: 筛选假设理论,或称文凭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其创始人是迈克尔·斯潘斯和罗伯特·索洛。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3.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戌学制
D.新学制
答案: A
解析: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二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习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比较完善地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提出了学校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学制从纵向角度分三段七级,横向角度分为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其中实业学堂即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雏形。
4.老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老师不在时,学生立即大吵大闹。与这种现象相配的教师领导类型最有可能是( )。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消极型
答案: A
解析: 教师领导类型分为民主型、专断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其中,专断型的教师,对学生时时严加看管,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命令,认为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学生的典型反应为屈服,教师一旦离开教室,学习就明显松垮。
5.至今仍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学校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是( )。
A.核心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 C
解析: 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该课程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学校广泛采用。它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能够兼顾科学的系统、学习心理的规律和学习者的水平;但不重视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学科编制限制了知识的范围,妨碍多重目标的追求。目前分科课程正在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时代需要。
6.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的教学规律是(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
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规律
答案: C
解析: 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即教育与道德教育不可分割,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即教育性规律。知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不可忽略其中任何一项。
7.许多中学都组织学生从事义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大手牵小手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这种做法属于( )。
A.情感陶冶
B.实践锻炼
C.说服教育
D.榜样示范
答案: B
解析: 德育方法可按不同依据进行分类,从教育功能上分,有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其中,实践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8.“总数N=500,样本容量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答案: C
解析: 等距抽样法,又称为机械抽样法,即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按与研究有关或无关的标准,把总体各单位按次序排成表,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足够数目的样本,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很小,总体无中间结构的抽样。
9.《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属于( )。
A.地方性教育法规
B.教育(行政)规章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教育(行政)规章
答案: B
解析: 教育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又称为教育行政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是教育部出台的,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特制的教育规章,属于部门教育规章之一。
10.某中学在安全检查时发现3号教学楼属于危房,需要立即整改,但学校以教室紧张为由,仍安排学生在3号楼上课。该校的做法主要触犯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题干中学校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 )。
A.国务院领导管理
B.地方人民政府自主管理
C.国务院领导,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D.国家教育部统筹管理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分级管理的基本体制。
1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该申请的批准部门是( )。
A.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或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当地市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当地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提出的申诉,其处理时限为接到教师申诉材料的( )。
A.15日内
B.30日内
C.30日后
D.60日内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14.从学习的结果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是( )。
A.形成S-R的联结
B.形成新的完形
C.形成认知地图
D.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答案: D
解析: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从外界吸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学习者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5.社会学习理论所重视的强化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直接强化
答案: C
解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即学习者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且无需直接强化的学习。替代强化,由班杜拉首先提出,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的强化。
16.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为注重( )。
A.刺激情境的作用
B.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
C.组织的作用
D.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倡导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即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非指导性谈话,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筑是引导学生实现自己潜能、达到最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真诚、接受、理解地对待学生。
17.认为迁移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原理,持这种观点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化说
D.概括化理论
答案: D
解析: 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主张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学习者自身的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18.某学习者运用形象联想法进行记忆,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 C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主要的精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其中记忆术包括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形象联想法
19.关于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C.辩证逻辑思维占主导
D.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高峰期
答案: B
解析: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①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②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抽象思维中的辩证思维在整个中学阶段得到迅速发展;③对问题情境的思维的质的飞跃;④想象力迅速发展;⑤思维品质矛盾交错的发展。
20.如果你站在大桥上看桥下急速的流水,一会儿之后,你就会感觉到桥在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
A.动景运动
B.自主运动
C.诱导运动
D.运动后效
答案: C
解析: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称作诱导运动。A项,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或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D项,运动后效是指长时间注视一个运动的物体,再看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到原本静止的物体在向反方向运动。
二、名词解释 (-)
1.美育
答案: 美育是指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美化其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的教育。美育一般通过审美活动进行,即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鉴赏,发展审美能力,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美育活动过程中具有愉悦性,可寓教于乐,使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美育以科学的审美观为指导,继承历史上有审美价值的财富并加以创造,可以丰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能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2.专家型教师
答案: 专家型教师是指从教15年以上,具有教学专长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专家教师的特点表现为:其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其制定的课堂规则比较明确,并能坚持执行,并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将练习看作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在课后评价时,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
解析:
3.苏格拉底方法
答案: 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问答法、“产婆式”的教学对话,是苏格拉底使用的教学或讨论的辩论方法。它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①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相矛盾,最终承认自己的不足;②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③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④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苏格拉底式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但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一定的知识储备,适用于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4.简述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答案: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为: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摘要—关键词—序言—正论—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具体如下:
(1)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2)作者姓名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3)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该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4)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5)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篇幅不可过长。
(6)正论
正论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要求该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常常分为若干章节,每一逻辑段落冠以适当标题与序号。
(7)结论
结论是文章的总结部分,除去表明文章的最终结论,具有总括性,主要体现本文的创新性成果。
(8)参考文献
该部分是罗列写作本文所参考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网站等,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式、顺序进行罗列。
解析:
5.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答案: 随着中学生身体发育不断成熟和中学阶段活动内容的更新,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日趋成熟。根据有关研究与理论,可以将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
②自我意识增强。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表现在:
a.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b.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
c.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解析:
6.简述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答案: 制度化教育,是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众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制度化教育是与教育平等存在双重关系的现代教育的基本形式。制度化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学校是从低到高的一系列连续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只有部分人能受到连续性的教育,在这封闭的教育系统中,教育以升学为宗旨,沦为应试教育;
(2)学校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选拔机构,文凭成为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志,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高文凭;
(3)学校执行社会化和人才选拔这两大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引发了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人类最初的教育是不定型的,在人类社会的经验积累到相当多的数量,以至于必须经过专门传递时,教育就成为制度规范下来。
总之,制度化教育的存在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从历史上看,制度化教育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本途径;从现实来看,制度化教育又是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基础,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障碍。制度化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个人发展的影响,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
7.“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案: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先提出来的,即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学与道德教育的不可分割。可以理解为教学规律中的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1)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2)教育与教学不可分割
赫尔巴特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既无“无教学的教育”,也无“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①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深刻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他揭示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并且强调了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在当时和今天都是正确的。
②但在另一方面,赫尔巴特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学当作实施德育的惟一途径,视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提高是无条件的同步运动。他没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是各有相对独立性的,他毫无根据地以教学来取代复杂的教育过程,而且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情绪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这不能不说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4)举例
当代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即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一个实例。
①传授知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知识中承载着一定的道德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促进知识的教学。
②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这既不利于知识本身的传授,也会导致思想品德缺失而引发的知识混淆;另外还存在着忽略知识教育而单纯搞思想教育,那么思想教育就只是无源之水,不会长久。
③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解析:
8.结合自己的学习说明机械识记的必要性和意义识记的优越性。
答案: 识记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识记可以分为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并不是所有的意义识记都比机械识记具有优越性,面对不同的识记材料与任务,二者具有各自的优点与存在的价值。
(1)机械识记的必要性
机械识记是指人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在没有意义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
①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复习,其主要特征是不需要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而单纯依靠对材料的重复;不需要或很少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不要求采取多种多样有效的识记方法。
②机械记忆的缺点是花费时间较多,消耗精力大,对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因此记忆的效果不佳,难以长久保持在头脑中。但是它在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表现如下:
a.因为总是有一些材料是无意义的,如在学习历史年代、任务名称、元素符号、外语单词等,经常需要运用机械记忆;
b.面对一时难以理解而又必须记住的,用机械识记,先储存在记忆中,以后逐步加以理解,可备实践之用;
c.对于要求精确识记的学习任务,则必须运用到机械记忆才能达到一定的精确度。
(2)意义识记的优越性
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
①意义识记的主要特征是:需要理解教材的意义;需要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采取多种多样有效的识记方法。
②意义识记不一定十分精确,但在全面性、速度和牢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机械识记。表现如下:
a.保持时间长,记忆的效果较为牢固。在日常学习中,那些通过意义识记的材料能够保持更长的时间。
b.识记的内容较容易提取并加以运用。
c.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形成。结合材料的意义能够纵横结合,可以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d.适用范围广。在学习中,大多数教材都包含有一定意义,如科学的定义、定理、规律和法则,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才能记住它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e.对于有意义的材料,通过结合材料的意义进行的识记速度会比不理解其意义进行的机械记忆要迅速。
总之,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具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在日常的记忆任务中,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识记的效果。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的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问题:
请结合案例中的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德育原理。
答案: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应该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德育应遵循疏导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应该采用多样的德育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德育过程应该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教师认识到学生错误的行为存在的矛盾属于思想性矛盾,对学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再通过活动来激起学生的思想矛盾,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自我教育中使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德育的原则
①正面疏导原则。即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老师开始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后又通过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
②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即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材料中教师能够正确看待学生的品德缺陷,根据学生的犯错误的特点,通过举办活动,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进而改正了品德上的缺陷。
③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集体中教育个人,通过个人来影响集体的平行教育原则。材料中德育教师通过集体举办小组活动,使得品行不良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误导致小组的失败,进而自我反思,促进品德的积极转化,体现了集体对个人的影响。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多种教育方法
①说服教育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材料中德育老师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体现了说服的德育方法。
②品德评价法。即对学生的良好或不良的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进行奖励或惩罚,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材料中,首先德育教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惩罚,后通过活动对获得成功的小组进行奖励,采用了品德评价法。
③实践锻炼法。即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材料中德育老师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组织了一次活动,通过活动改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属于实践锻炼法。
④自我教育。即在教育者指导下,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的方法。材料中,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使得品行不良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因素。
总之,在德育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德育过程的实质,遵循科学的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影响,促进学生品德向积极方面转化,实现良好品德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