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江苏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试题(网友回忆版)五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A.个人本位论
B.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 C
解析: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2.“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A.柏林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剑桥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4.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答案: C
解析: 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短学程化。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答案: C
解析: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答案: B
解析: 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7.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验实训课程
答案: C
解析: 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8.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答案: D
解析: 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第一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答案: C
解析: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0.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A.<15%
B.>15%
C.15%~50%
D.>50%
答案: C
二、填空题 (-)
1.简述高等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答案: (1)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2)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3)提高个人的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4)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
解析:
2.简述高等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答案: (1)科学性原则;(2)量力性原则;(3)满足性原则;(4)过程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解析: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因。
答案: (1)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2)社会民主化浪潮加强了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追求;(3)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4)随着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劳动力而成为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5)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成为谋生的需要,而且成为精神享受的需要。
解析:
4.简述如何有效使用讲授法。
答案: (1)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的信息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2)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3)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4)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5)教学手段的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定。
解析:
5.简述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答案: (1)传授者的角色;(2)智能开发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角色;(4)榜样角色;(5)父母或监护人(代理人)的角色;(6)朋友的角色;(7)研究者的角色。
解析:
6.简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主要表现。
答案: (1)培养目标多样化;(2)教育对象多样化;(3)培养方式的多样化;(4)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5)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多样化;(6)经费来源多样化;(7)社会职能的多样化。
7.联系实际,论述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答案: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忆力、思考力得到了发展,形成技能技巧,而且逐步深入对事物的理解,为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了条件。
(2)教学活动作为年青一代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途径,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质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教学内容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影响。其次,作为教学过程核心的认知活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对个性的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不同影响。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智力、能力的发展有着相对应的关系。在以传授为目的的教学中,学生发展起注意、记忆、理解和应用的智力基础,同时也可能发展比较、综合、概括、判断等能力,但是不易发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不具备发展这些能力的活动条件,与此相适应,传授教学过程发展的是承认权威、因循守旧的态度,只有在解决问题和探索发现的学习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注重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态度。因此,问题学习较之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中心、机械地灌输教学而言具有更为优越的方面。
(4)师生交往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对人的影响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都可以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成为主动、自觉的学习者,同时也应当注意自己道德境界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要求。
解析:
8.试结合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谈谈应如何进行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答案: (1)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①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②师生双方在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③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2)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①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②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③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④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⑤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解析:
9.在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到“985工程”之后,教育部、财政部又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若干文献发布,其主线都是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228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全国17所大学设立“试点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走出了第一步;1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93所高校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9个部委、58个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所有这一切,目标都在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使中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围绕高等学校职能谈谈如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 (1)努力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现代高等学校培养着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②就层次而言,高校培养着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专门人才;就类型而言,高校培养人才的专业类别越来越丰富,同时要注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2)大力发展科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通过研究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通过直接为社会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高等学校通过技术服务,解决经济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科学管理等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高校还将某些新科学、新发现直接转化为技术,引发新的产业,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结构与模式。
高等学校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了解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强社会适应性,也有利于高校更好吸收当地的资源,加快高校本身的发展。
三、简答题 (-)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答案: 专业性
解析:
2.美国在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面向不同背景人士的高等教育入学通道,包括考试入学、推荐入学和()三种途径。
答案: 注册入学
解析:
3.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是著名教育家()。
答案: 孔子
解析: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
答案: 校长负责制
解析:
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
答案: 创新文化
解析:
6.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
答案: 神学
解析:
7.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以()国家为代表。
答案: 欧洲大陆
解析:
8.高校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和()。
答案: 教学方法
解析:
9.决定高等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政治
解析:
10.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及()。
答案: 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