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15题,共30分。)
1.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答案: C
解析: 学前期(或称幼儿期),指的是幼儿3~6、7岁。
2.孩子吃过药后给他吃一颗糖,他会觉得特别甜,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融合
C.感觉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答案: C
解析: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对比。文中所述现象即是感觉对比。
3.手眼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B.手里能握住东西
C.眼睛朝着手点的方向看
D.手朝着眼睛看的方向指
答案: A
解析: 手眼协调动作,是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也就是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故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4.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时间大约在
A.3个月左右
B.5个月左右
C.7个月左右
D.9个月左右
答案: B
解析: 3~4个月的孩子,在抓东西的时候,主要不是手指的动作,而是把整只手弯起来,好像一个大钩子。
5.以下关于儿童记忆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A.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B.7岁儿童的记忆广度一般能达到7个信息单价的广度
C.在幼儿的记忆中,情绪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D.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答案: A
解析: B项,7岁儿童的记忆广度还没有达到7个信息单价的广度;C项,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D项,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6.下列不属于4~5儿童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B.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C.想象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D.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答案: D
解析: 想象依靠感知动作属于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其余选项内容属于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7.一排珠子放得密集,另一排珠子散开,儿童会认为前者少,后者多。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个儿童属于思维发展的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B
解析: 前运算阶段(2~7岁):(1)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2-4岁)。(2)直觉思维阶段(4-7岁),直觉思维阶段是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的中间阶段。比如,一排珠子放得密集,另一排珠子散开,儿童会认为前者少,后者多。(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p181-p184
8.对斜板上皮球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儿童认为是“球站不稳,没有脚”,5~6岁儿童认为“皮球是圆的,它要滚”。这映了儿童判断发展趋势中的
A.判断形式间接化
B.判断内容深入化
C.判断根据客观化
D.判断论据明确化
答案: B
解析: 判断内容深入化,指幼儿期的判断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也就是从直接向间接判断发展。题干中的内容即说明了这一点。
9.儿童实词掌握的顺序是
A.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
B.名词一形容词一动词
C.动词一名词一形容词
D.形容词一动词一名词
答案: A
解析: 儿童对实词掌握的顺序是,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
10.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被称为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亲近感
答案: B
解析: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11.8个月左右的儿童能坚持指向一个目标,并且用一定努力去排除障碍,这体现了
A.无意动作的萌芽
B.有意动作的萌芽
C.习惯动作的萌芽
D.意志行动的萌芽
答案: D
解析: 8个月左右,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这时儿童能够坚持指向一个目标,并且用一定努力去排除障碍。
12.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反映的是
A.自我控制的发展
B.自我认识的发展
C.自我评价的发展
D.自我体验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反映的是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13.目前测定婴儿依恋类型的有效方法是
A.同伴提名技术
B.陌生情境技术
C.两难问题技术
D.墨迹测验技术
答案: B
解析: 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陌生情境”,测定婴儿的依恋类型。
14.3~4岁的儿童,在认识性别角色时,常表观出
A.初步掌握的特征
B.自我中心的特征
C.刻板的特征
D.灵活的特征
答案: B
解析: 3~4岁的儿童,在认识性别角色时,处于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1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高速度、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B.发展的低速度、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C.发展的高速度、不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D.发展的低速度、不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答案: C
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是:发展的高速度、不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5题,共15分。)
1.有意注意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有意注意是人有意识去支配的、主动的注意,因而出现较晚。
2.工作记忆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消极词汇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消极词汇是指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实际上理解也是不深不透的。
4.社会性发展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人社会的过程。
5.遗传决定论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6.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7.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趋势。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1)直观行动思维。这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
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思维不能离开直观的事物,要紧紧依靠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思维不能离开儿童自己的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
(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
8.儿童恐惧分化经历的阶段。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恐惧的分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压力感。
9.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有以下方面:
(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①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②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③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④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
⑤特殊能力有所表现。
⑥创造能力萌芽。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①智力分化论。
②智力复合论。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4)智力发展迅速。
10.试论述如何看待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①儿童的脑的发育是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的。在头脑中建立神经联系是有一定次序的。
②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
③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3)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
11.试论述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因素。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儿童身体发展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动作是神经系统支配的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也与呼吸系统等有关,因此,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2)成熟因素。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比如,当婴儿生理上没有成熟到会坐时,要他学坐是无效的,也不利于他身体的发育。
(3)教育和练习。儿童的各种基本动作,似乎是自然成熟的,事实上,都要经过练习。成熟只是提供了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激发动机。
①兴趣。
②鼓励和增加自信心。
③幼儿自己的态度。
12.小班午餐时间,老师说:“请吃好饭的小朋友把碗放到盆子里面。"可是小朋友都没有反应。老师又说:“东东,你饭吃完了,把碗放到盆子里去吧!”东东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把碗放好了。小小和妈妈散步,看到一个大肚子的准妈妈。妈妈说:“瞧,这个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小小说:“啊,那小宝宝是怎么吃饭、怎么睡觉的呢?他是怎么放进去的呢?”幼儿喜爱提出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那么冬天躲到哪里去了呢?”“云是不是火车头造出来的呢?”“月亮飞得高,还是星星飞得高?”有个妈妈对孩子说:“你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妈妈,您舔过她吗?”
请结合上述片段,来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如下:
(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②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
③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①经验性。
②拟人性。
③表面性。
④片面性。
⑤固定性。
⑥近视性。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期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结合材料说明以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