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试题(网友回忆版)一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活动中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生物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4.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答案: C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教育体制的概念。
5.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答案: A
解析: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6.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是( )。
A.个别式教学
B.愉快式教学
C.启发式教学
D.渐进式教学
答案: C
解析: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所反映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
A.监护人的角色
B.管理者的角色
C.榜样角色
D.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
答案: D
解析: “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8.“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 )。
A.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B.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C.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D.特别适合对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评价
答案: B
解析: “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业做出评价。美术、音乐等学科适宜采用定性分析。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活动课时制
B.特朗普制
C.开放课堂
D.个别教学
答案: B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特朗普制的概念。
10.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经验总结法
D.个案研究法
答案: A
解析:
1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 )。
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答案: C
解析: 通才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专才教育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二者的结合体现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12.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 )。
A.政治教育
B.培养人才
C.完善政体
D.民主问题
答案: D
解析:
13.《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答案: A
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由国务院制定,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14.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解析: 教育性原则要求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撰写论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研究成果。
15.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的优点在于( )。
A.教学效率高
B.灵活性强
C.教学秩序稳定
D.易于管理
答案: B
解析: 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强。
二、填空题 (-)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案: (1)劳动的复杂性;
(2)劳动的创造性;
(3)劳动的示范性;
(4)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解析:
2.大学生学习特点有哪些?
答案: (1)独立性增强;
(2)自主性增强;
(3)探索性增强。
解析:
3.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
4.高校教师如何落实“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 (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
(2)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3)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4)对学生严格要求。
解析:
5.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变化的趋势有哪些?
答案: (1)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
(2)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
(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解析:
6.大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案: (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
(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此外,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还非常注意保留和吸取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并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造和发展,赋予它浓厚的时代特色,使之担负起新的使命。
解析:
7.请结合实际,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 (1)发展速度要适度;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4)发展终生教育。
解析:
8.结合实际,谈谈“讨论教学法”的使用要求。
答案: (1)为避免讨论课的无计划性,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讨论题目,明确讨论主题,确定讨论规模与讨论进程,并制定一定的规则,以保证讨论的质量和效率;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
(3)教师要善于控制讨论的过程,分配讨论的时间;
(4)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简述题 (-)
1.从课程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 )以及( )。
答案: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解析:
2.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介于( )至50%之间时,处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
答案: 15%
解析:
3.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
答案: 社会服务
解析:
4.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 )。
答案: 物质基础
解析:
5.( )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答案: 高等教育目的
解析:
6.我国高等学校主要分三个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
答案: 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解析:
7.( )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
答案: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解析:
8.( )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答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