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法规》试题(网友回忆版)一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高等学校对于修满一年,申请退学的学生应当( )。
A.不发任何证书
B.颁发肄业证书
C.颁发结业证书
D.颁发修业证书
答案: B
解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
2.下列( )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
A.哲学
B.地学
C.法学
D.工学
答案: B
解析: 我国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等11类。
3.关于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依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可以给予学生记过和记大过的处分
B.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纪处分的申诉
C.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可以不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D.学校对学生的开除学籍的处分,应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学校可以给予学生纪律处分的种类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C项错误,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D项错误,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较为恰当的表述应该是( )。
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义务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5.我国的学位管理工作主要由( )负责。
A.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B.教育部学位委员会
C.高等学校学位委员会
D.科研机构学位委员会
答案: A
解析: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是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学位授予工作的机构。
6.按照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教师资格的期限是( )。
A.3年以后
B.终身不可以
C.5年以后
D.1年以后
答案: C
解析: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7.违反《教师法》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种( )。
A.行为人有过错
B.违法行为
C.损害后果
D.不可抗力
答案: D
解析: 一般而言,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责任主体;(2)违法行为;(3)损害结果;(4)因果关系;(5)主观过错。
8.我国《教育法》第35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 )制度。
A.专业技术职务
B.行政职务
C.教育职员
D.专业技术职称
答案: C
解析: 我国《教育法》第35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9.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是( )。
A.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B.与公办学校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C.目前尚不能确定
D.高于公办学校
答案: A
解析: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0.我国关于高等教育方针的规定中不包括( )。
A.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
B.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C.高等教育的任务
D.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
答案: C
解析: 我国关于高等教育方针的规定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根本途径以及根本目标。
二、名词解释 (-)
1.教师资格制度
答案: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即具有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制度。
解析:
2.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答案: 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如果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都可以向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此即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解析:
3.法律责任
答案: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
解析:
4.教育法律体系
答案: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解析:
5.教师职务制度
答案: 教师职务制度就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教师职务制度是教师任用的重要制度。
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权利。
答案: (1)高等学校的招生权;
(2)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权;
(3)高等学校的教学自主权;
(4)高等学校的科研与服务自主权;
(5)高等学校的海外交流自主权;
(6)高等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
(7)高等学校的财产管理自主权。
解析:
7.《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取得高校教师职务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 (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3)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解析:
8.简述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
答案: (1)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2)有关教育的法律;(3)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4)教育行政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
解析:
9.简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
答案: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解析:
10.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案: (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行政活动,而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活动。
(2)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行政机关,而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人民法院。
(3)适用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实行一级复议制,进行书面审理,程序简便;而行政诉讼适用司法程序,实行两级终审制,以公开审理为主,程序严格。
(4)审查范围不同。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而行政诉讼只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
(5)法律效力的终局性不同。行政复议决定除法律规定的终局复议外,一般不具有终局效力,相对方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行政诉讼的终审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
解析:
11.试论《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1)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2)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
(3)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4)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
(5)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
(6)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
(7)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
(8)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
解析:
12.试论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2)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的例外情况是: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会损坏公共利益的,裁定停止执行;③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可停止执行。
(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4)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13.某省属高校的青年教师王某在已经领取结婚证书的情况下,又与其任教班级的一名女生发展感情,过往甚密,有将该女生带至自己的住所留宿的情形。学校有关方面多次与其谈话,要求王某注意影响,王某认为这属于个人私事,学校不应干涉而加以拒绝。在此情况下,学校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行政记过处分,并调离教师岗位,去图书馆从事资料整理工作。学校将此处分决定发布在学校网站,决定中对王某与女学生的关系有具体的说明。王某认为学校处理没有事实依据,没有法律根据,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要求学校撤销对他的处理决定,并向他赔礼道歉,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王某如果对学校处理不服,可以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诉?
(2)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之日起多少日做出处理?
(3)如果王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还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救济方式?
答案: (1)王某如果对学校处理不服,可以向主管的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2)受理申诉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处理。
(3)如果王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核或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