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始点通常是( )。
A.经验观察
B.程序设计
C.理论归纳
D.研究层次
答案: A
解析: 研究工作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但从经验观察开始和从假设开始则是研究过程两个比较常见的始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通常以经验观察为始点。
2.采用委员会制行使国家最高决策权的是( )。
A.英国
B.瑞士
C.法国
D.俄罗斯
答案: B
解析: 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制,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超级总统制,以瑞士为代表的委员会制。
3.任何一项具体政策都必须预设重点,它体现的是( )。
A.政府的独立性
B.政府的公共性
C.政府的偏好性
D.政府的权威性
答案: C
解析: 任何一项具体的政策都必须预设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而重点就意味着不同的个人和社会群体从这项政策的实施中或受益或不受益甚至受损、或受益大或受益小、或直接受益或间接受益、或近期受益或将来受益。显而易见,政策重点的预设体现的就是政府的偏好性。
4.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属于( )。
A.战略
B.策略
C.战术
D.技术
答案: A
解析: 在公共政策学里,战略就是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上所要达到的主导全局的根本目标以及为目标的实现所作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步骤的设想,也就是邓小平经常讲到的“大政策”。战略也被称作“宏观决策”。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因此属于战略。
5.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称为( )。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答案: C
解析: 部门政策又称具体政策或方面政策,是指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是针对特定而具体的政策问题做出的政策规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具体政策,而且通常都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做出具体规定。部门政策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体现和服从于元政策和基本政策。
6.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
A.公共组织
B.公共舆论
C.公共权力
D.公共问题
答案: C
解析: 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权力,政策系统的运行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围绕公共权力,作为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政策行为者以不同方式持续不断地互动,并形成了关于公共决策权力配置的制度、程序、规则与方式,即公共决策体制。
7.通过举行信息发布会、发布文件或白皮书等方式正式向公众予以政策宣示的是( )。
A.政策监控
B.政策发布
C.政策执行
D.政策评估
答案: B
解析: 政策发布是指在政策决定最终做出之后,通过一定的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比如,举行信息发布会、发布文件或白皮书等,由政策系统正式向公众予以政策宣示。
8.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是( )。
A.政策论证
B.政策采纳
C.政策审议
D.政策评估
答案: B
解析: 抉择的第三个环节是政策采纳。所谓政策采纳,就是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这是政策抉择的最后一环。
9.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听证制度体现了( )。
A.决策理性化
B.决策民主化
C.决策地域化
D.决策专业化
答案: B
解析: 就形式而言,决策过程的民主化主要包括:①在政策目标确立后,直接决策者要及时征求各部门、各地方的意见与建议,尤其要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②在征求意见时,力求广泛而全面。除了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还要通过听证会等各种制度化形式,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③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要有一个反复研究和拟订、修改政策方案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完善决策。
10.基于中国自身经验和理论资源总结出来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
A.有限理性主义模型
B.规范最适模型
C.集团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答案: D
解析: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
11.将政策问题划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
A.威廉·邓恩
B.哈蒙·齐格勒
C.托马斯·戴伊
D.詹姆斯·布坎南
答案: A
解析: 威廉·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结构优良问题,通常发生在公共权力机构的较低层次,决策者人数较少,只有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仅有几个。②结构适度问题,指一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映目标的一致性。但结果是不确定的,也无法加以计算,从而误差的概率无法估计。③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涉及不同的决策者,其效用无法达成一致,目标之间相互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备选方案及其结果可能是未知的,也不能够确定其风险。
12.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是( )。
A.常规决策
B.程序性决策
C.确定性决策
D.危机决策
答案: D
解析: 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高度逆境中(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危机决策通常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
13.政策移植中对政策文本直接的完全的转移是( )。
A.复制
B.效法
C.混合
D.启发
答案: A
解析: 在政策规划阶段,对于政策内容方面的政策移植,对于政策方案的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策移植包含:①复制,即指政策文本直接的完全的转移;②效法,即借鉴他国公共政策背后的思想观念;③混合,即针对同样的政策问题混合各有关国家的公共政策;④启发,即其他国家的政策可能引发本国的政策变化。
14.将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是( )。
A.线性接续
B.政策合并
C.政策分解
D.非线性接续
答案: B
解析: 政策合并是指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政策合并是指有些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它们所担负的功能并没有被取消,因而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仍然可行的部分重新组合后以一项新政策的面貌出现。这样的合并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被终止的政策的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另一种是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
15.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 )。
A.服务性
B.执行性
C.透明性
D.法制性
答案: B
解析: 执行性是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相对决策机关的决策功能而言,政策执行机关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执行决策机关作出的决策方案,实现政策目标,具有很强的执行性。同时,政策执行机关的执行性决定了其政策执行活动的开展必须遵循决策者的意志,政策执行的方向、内容以及采取何种方式都受到决策方案的制约。
16.以时间为标准划分的政策失灵是( )。
A.突变失灵
B.渐变失灵
C.间歇失灵
D.早期失灵
答案: D
解析: 政策失灵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类型可以作如下划分:①以失灵的时间为标准,可划分为早期失灵、中期失灵和后期失灵。②以失灵程度为标准,可划分为严重失灵、轻度失灵、完全失灵和部分失灵。③以持续性为标准,可划分为突变失灵、渐变失灵、间歇失灵。
17.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是( )。
A.政策规划
B.政策评估
C.政策论证
D.问题认定
答案: B
解析: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政策结果是怎样的,不能仅凭人们的主观判断,必须重在客观现实,通过评估活动计算出政策产出,明确政策的优势与缺陷,检测政策对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衡量政策结果使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发生变化的程度。
18.对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进行评估的是( )。
A.政策需求评估
B.政策效益评估
C.政策过程评估
D.政策价值评估
答案: C
解析: 政策过程评估是指对政策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它涉及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通过评估政策实际的运行状况,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发现问题、有效改进工作有现实意义。
19.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是( )。
A.单一政策评估
B.多重结果评估
C.多角度评估
D.复合政策评估
答案: D
解析: 复合政策评估是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的评估。每一项政策都有其特定的性质,而且,各项政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将一项以上的政策综合起来进行评估,能够考察政策的整体性效果,反映政府综合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复合政策评估的不足是每项政策产出量的计算较难,不能完整地反映每项政策本身的特点。
20.从政策研究组织的角度来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属于( )。
A.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
B.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D.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
答案: B
解析: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备案,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在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法人中,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法人型思想库。我国比较典型的事业单位法人型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挂靠于各部委的部门政策(如金融政策、人口政策、人事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安全政策等)研究院或研究所。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被人们称作“三论”,其提供的基本方法有( )。
A.内容分析方法
B.信息方法
C.反馈方法
D.功能模拟方法
E.系统方法
答案: BCDE
解析: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20世纪前半期产生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其提供的基本方法是:①系统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置于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②信息方法,即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输出以实现有目的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③反馈方法,是在研究控制系统时运用反馈概念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④功能模拟方法,指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某种相似关系,用模型来模拟原型,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内在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2.从“公共政策独有”和“公共政策须有”两个角度出发,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B.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C.民主性与科学性
D.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E.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答案: ABDE
解析: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①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的运行和有效性有赖于它的权威性,它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②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表达和实现的利益,从应然层面来看具有公共性,从实然层面来看则具有偏好性。③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指在认识论上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④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公共政策须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回应性,同时它须具有适用于同一类别的所有社会现实问题的普遍性。
3.决策规则是决策主体择定最终政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政策制定主体采纳的基本决策规则主要有( )。
A.公平规则
B.多数规则
C.全体一致规则
D.效率规则
E.创新规则
答案: BC
解析: 政策制定主体采纳的基本决策规则主要有两种:①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②多数规则,是指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采纳的公共政策的择案规则。
4.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有( )。
A.实事求是
B.面向未来
C.系统协调
D.明确具体
E.伦理考量
答案: ABCDE
解析: 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包括:①实事求是,是确定政策目标的一个基本原则。②面向未来。政策目标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性,该特征要求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必须面向未来。③系统协调。在政策目标的确定阶段需要力求让同一政策的多项目标相互协调,也让某项政策的目标与已有政策的有关目标或即将出台的其他政策的目标相一致。④明确具体。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为方案的规划、选定和执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前提条件。⑤伦理考量。在较高的抽象意义上说,任何公共政策的目标都会涉及社会中的一些伦理价值考量,如有关公共政策元目标追求的价值——自由、安全、公平和效率等。
5.公共政策评估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过程,它通常包括( )。
A.评估筹划阶段
B.评估实施阶段
C.评估终止阶段
D.评估总结阶段
E.评估反馈阶段
答案: ABD
解析: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评估筹划。筹划是评估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这个阶段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评估?对什么对象进行评估?评估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案?评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②评估实施。政策评估实施阶段是整个评估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没有良好的组织实施,所有的计划与设想都没有实际的意义。③评估总结。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对评估筹划阶段和评估实施阶段做一次全面回顾。通过总结,检讨前两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以便下一次开展政策评估活动时吸取教训,改正不足。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含义。
答案: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它在问题分析中通常包含如下一些阶段:
  (1)组建团体。脑力激荡团体成员的选择应依据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性质和特点而定。一般说来,他们应是了解该问题的专家学者,或与该问题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
  (2)意见产出。要严格区分公共问题意见的产出与评估,在公共问题意见产出时不进行过早的批评和辩论,以免抑制团体激烈的讨论,讨论气氛应尽可能地保持开放和随意,应尽量激发出很多意见,还应鼓励和容忍一些看似离谱的看法。
  (3)意见评估。所有的问题在意见产出后方才进行评估。
  (4)意见排序。公共问题意见评估结束后,应对所提出的问题意见进行排序,同时编制有关问题定性和解决方面的计划方案。
解析:
2.简述首长制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 首长制又称“一长制”“独任制”,即最高决策权为某人所独掌,并由其承担全部决策责任的组织体制。
  (1)首长制的特点在于,政府最高首脑可以就政策问题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征求意见,但拥有最终决定权,并对这种决策负实际责任。
  (2)首长制的优点是:决断及时迅速、果断有效,有利于使政府责任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政府的行政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3)首长制的缺点是: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压制民主、独断专行,从而使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受到影响。
解析:
3.简述政党组织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形式。
答案: 政党组织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形式包括:
  (1)把政党成员选入立法机关作为议员或代表,直接参加立法和制定政策,并参与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活动,以此影响和监控行政决策。
  (2)通过政党成员掌握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力来主导或左右制定法律权和制定政府政策权,直接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3)通过政党所控制和影响的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来制造各种政党所需要的舆论,对法律和政府政策施加外在的影响,达到间接监控公共政策的目的。
解析:
4.简述实现政策接续的途径。
答案: 实现政策接续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地界定政策目标。现实中的政策多变或一种政策的朝三暮四,归根到底是政策主体的政策目标模糊,对政策调整缺乏政策目标的规范,也就是政策接续能力差。如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由于目标不明确或不同时期目标的差异,造成目前房地产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2)推行政策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把目标的明确具体、责任的认定与绩效的评估结合起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组织生产效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在政策过程中推行目标管理,不但能明晰政策目标,提高政策的导向性,还有利于保持政策目标的稳定和连续。
  (3)加强政策过程评估,保证政策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评估虽然以政策目标为依据,但大多以结果评估为主。由于目标的模糊性、评估的倾向性或既成事实等原因,很多政策评估缺乏明确的目标依据,往往以事实代替了目标,造成政策结果的“叫好不叫座”。
  (4)政策目标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是政策目标因不同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或理解的差异而发生改变。避免这一现象的对策是使政策目标制度化和法制化,使之不因政策主体的变化而变化,不因政策主体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
5.试论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区别。
答案: 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区别包括:
  (1)主体不同。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政策分析的主体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不同。政策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政策分析活动关注的重点和分析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政策分析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活动。
  (3)目的或目标不同。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4)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政策分析对分析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解析:
6.试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主要变量及相互关系。
答案: (1)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主要变量如下:
①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具体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以及社会对政策的认识。
②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包括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人事配备及其工作态度,领导模式和技巧以及执行人员的情况。
③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对领导的认知程度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
④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
  (2)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四个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联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史密斯用“处理”一词来表示对政策执行中各组成要素内部及彼此间的紧张、压力和冲突等的反应。
7.“限塑令”实施数年效果为何不佳  2007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项被坊间称为“限塑令”的政策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遗憾的是,这一规定实施数年以来,效果并不明显。
  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后,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而一些消费者付费以后,还会产生代偿心理,使用起塑料袋来反而会更理直气壮。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与便携的需求相比较,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同时,该政策一些配套措施缺席。如作为替代品的环保购物袋价格太高,消费者难以承受。多数替代品平均售价3到5元,有的价格更高。
  数年来,人们只是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才会因为媒体的回顾而想起这项政策。政策宣传不到位,并没有形成以节约使用塑料袋为荣的社会风尚。同时一些违规生产低价伪劣塑料袋的黑作坊屡禁不止,其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也缺乏严格管控。
  针对这些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唯有多种力量形成合力、严格执行政策,才能让“限塑令”深入人心,令行禁止。
  (1)试述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2)根据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限塑令”实施数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答案: (1)政策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偏离政策目标,政策效果无法实现。综合来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①执行者因素。任何政策归根结底都要依靠政策执行者才能完成,因此,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来源,发挥着核心作用。
②资源因素。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这些资源主要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和制度资源等。
③工具因素。执行工具是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手段。政策执行工具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政策执行力的大小。常见的政策执行工具有行政工具、法律工具、经济工具、思想政治工具以及技术工具等。
④环境因素。政策执行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
  (2)“限塑令”实施数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如下:
①从执行者的因素分析,超市存在利益驱动的问题,因此不会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而竭尽全力。消费者付费以后产生的代偿心理,也直接加大了该项政策执行的阻力。
②从资源因素分析,该政策一些相关配套措施缺席,制度资源匮乏,导致该项政策执行成本居高不下。
③从工具因素分析,该项政策是通过价格的杠杆调节机制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鼓励公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虽然政策工具的选择不错,但需求价格弹性太小,无法大幅减少塑料袋用量。
④从环境因素分析,节约使用塑料袋为荣的社会风气没有形成;同时,伪劣塑料袋的违规生产、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缺乏严格管控,低价效应抵消了政策的积极作用,也是“限塑令”实施数年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解析:
8.大学教师兼职从此名正言顺  2014年4月29日,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送到了某食品学院L教授的手上,这是以她为企业法人代表注册的生物科技公司的“身份证”。一边当教授,一边办企业当老板,这个念头在一年前,L教授和她的团队只敢想想。
L教授团队研制的是一种益生乳酸菌。猪吃下后不仅可以提高猪肉品质,还能在养殖过程中减少抗生素用量,让人们“吃得放心”。创办和经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让该成果尽快发挥价值,L教授对此盼了又盼。但教师和企业法人代表两个身份是否可以兼任,这一关键细节,始终没有以白纸黑字的政策规定明确出现过。
2014年1月22日,《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的文件正式出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束缚得以解开。不仅鼓励高校教师兼职创业、创办企业,还规定科研人员在兼职中所进行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
  政策的破冰,让有创业意愿的教师可以名正言顺地办企业。如今,L教授的公司已经拥有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客户,业务合作咨询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步入正轨。
  (1)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
  (2)试从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中的效率目标出发,分析《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答案: (1)公共政策基本目标的内容如下:
  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政策目标。依据政策目标的地位,可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其中,基本目标又称元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四种。即政策具体目标(又称次目标)往往都由这几个目标派生出来,或最终都要服务于这几个目标。
  (2)依据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中的效率目标,对《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效率是指在给定投入中的最大化产出或既定产出所需要的最小化投入。它通常既需要考虑投入、成本、努力等因素,还要考虑产出、效益、成果等因素,更要把两方面的因素加以比较。
L教授科研团队的成果如果能够有自己的生物科技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工作,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但此前政策不明朗,反映出政策目标模糊不清。因此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新出台的文件考虑了多种产出目标的问题,既要争取多出科研成果、又要多为社会提供咨询和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使科研转化效益最大化。出台新文件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因此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