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的核心是( )。
A.信息管理
B.生产管理
C.财务管理
D.以人为本
答案: D
解析: 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了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大的作用。
2.提出实行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等观点的古典管理理论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组织理论
D.决策理论
答案: A
解析: 科学管理制度又被称为泰勒制,其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把“经济大饼”做大,使追求利益的劳资双方所占份额同时增加,避免一方多得而另一方少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工作定额原理;②标准化原理;③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⑤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⑥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3.加速电脑更新换代的新技术、新工艺是环境因素中的(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技术因素
D.社会因素
答案: C
解析: 一般环境分析又称PEST分析法,主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技术因素不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技术对组织及其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4.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还应为相关利益群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社会责任的( )。
A.古典观
B.社会经济观
C.科学观
D.行为观
答案: B
解析: “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除了要赚取合理利润以外,还应为相关利益群体(如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承担其应该负担的社会责任。为此,企业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社会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企业是依托社会而存在的,企业只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通胜公司管理层作出了未来五年公司发展方向和远景的决策。这种决策是( )。
A.业务决策
B.战术决策
C.战略决策
D.短期决策
答案: C
解析: 决策按照决策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①战略决策,指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决策对组织而言是最重要的,一般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做出,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特点。②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决策。战术决策一般由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做出,具有局部性、短期性的特点。③业务决策,是为提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业务决策涉及范围相对较窄,只对组织的局部产生影响。
6.计划要能够保证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产出。这是指计划的( )。
A.目的性
B.普遍性
C.适应性
D.经济性
答案: D
解析: 计划的经济性要求计划能够保证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产出。一个科学的计划常常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相反,一个错误的计划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制定计划时,那种既不考虑“投入”又不考虑“产出”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7.工厂、商店、酒店、旅行社等属于( )。
A.营利性组织
B.非营利性组织
C.公共组织
D.宗教组织
答案: A
解析: 按照组织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①营利性组织,指以获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工厂、商店、酒店、旅行社、银行等。②非营利性组织,指除公共组织外,一切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各类社团、宗教组织、慈善机构等。③公共组织,是负责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如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政府机构、军事机构等。
8.立达公司的销售部分为东北部、华北部、西北部等部门,这种部门划分的方法是( )。
A.按地区划分
B.按产品划分
C.按职能划分
D.按顾客划分
答案: A
解析: 按地区划分部门是根据地理因素设立管理部门,把某一地区的业务集中于某一部门全权负责。例如企业把其市场划分为东北部、西北部、东南部、西南部等;政府机构按区域划分部门。对于一个地域分布较广或业务区域涉及较广的组织来说,按地区划分部门是必要和有效的。
9.“人尽其才”体现了人员配备的( )。
A.因事择人原则
B.责权对等原则
C.因才适用原则
D.动态平衡原则
答案: C
解析: 因才适用就是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工作,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既不要学非所用、大材小用,也不要强人所难、小材大用。
10.对组织设计、权力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是( )。
A.人员变革
B.结构变革
C.技术变革
D.组织文化变革
答案: B
解析: 总体来看,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①人员变革,指组织成员在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②结构变革是对组织设计、权力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管理者可以对组织结构要素的一个或多个加以变革。例如,可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或者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或者通过提高分权化程度使决策更快速。管理者也可以对组织结构作出重大的改变。③技术变革,是对组织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变革。④组织文化变革,其核心是要确立新的价值观来取代旧的落伍的价值观。
11.依据管理方格理论,“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职工”的领导方式是( )。
A.中间型
B.任务型
C.贫乏型
D.俱乐部型
答案: C
解析: 贫乏型领导方式的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职工,对组织运行放任自流,放弃领导应有的责任,仅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所以,这是一种无效率的领导方式,是很少见的极端情况。
12.企业取消了对职工加班加点给予奖酬的规定,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答案: D
解析: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是指取消正常强化,对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使其自然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给予奖酬,后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给奖励,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13.沟通中常用的迎候语、致谢语等体现了沟通的( )。
A.理解原则
B.相容原则
C.尊重原则
D.平等原则
答案: C
解析: 尊重原则要求沟通者讲究言行举止的礼貌,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对方的思想与言行方式。这里既包括要善于运用礼貌用语,如称呼语、迎候语、致谢语、致歉语、告别语、介绍语等;也包括遣词造句的谦恭得体、恰如其分,如多用委婉征询的语气;还包括平易近人、亲切自然的态度。
14.讲座、讨论会、交谈属于( )。
A.书面沟通
B.口头沟通
C.电子媒介沟通
D.非语言沟通
答案: B
解析: 人们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是交谈,即口头沟通。其形式十分灵活多样,包括交谈、讲座、讨论会、辩论会、演讲、打电话、QQ语音聊天、传闻或小道消息的传播等。
15.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属于( )。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同期控制
答案: A
解析: 前馈控制又称事先控制,是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例如。企业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对原材料质量进行的入库检查以及对职工的岗前培训等,都属于前馈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按照决策方法的不同,可将决策分为( )。
A.战略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E.战术决策
答案: BCD
解析: 按照决策方法不同,决策可分为:①确定型决策,指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即无论这个决策存在多少种备选方案,每一种备选方案都只有一种确定无疑的结果,决策只是将各个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②风险型决策,指由于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一个方案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对每一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可以预先做出估计。由于概率的估计可能是基于个人的经验与判断,存在一定的风险。③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所面对的自然状态的情况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该类型的决策对各种可能的结果无法确定一个概率,只能是靠决策者的经验和心理因素来确定。
2.滚动计划法的特点有( )。
A.分段编制
B.便于编制
C.近细远粗
D.静态编制
E.长、短期计划紧密结合
答案: ACE
解析: 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它是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移动的一种计划方法。所以,滚动计划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它不同于静态分析法那样是在一项计划全部执行完之后再重新编制下一时期的计划,而是在每次编制或调整计划时,均将计划按时间顺序向前推进一个计划期,即向前滚动一次。滚动计划法的特点是“分段编制,近细远粗”,“长、短期计划紧密结合”。
3.当代组织变革的新举措有( )。
A.组织结构扁平化
B.组织运行柔性化
C.组织结构垂直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答案: ABDE
解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外企业纷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组织变革热潮,产生了以下组织变革的新举措:①组织结构扁平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组织中应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控制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正在向较少层次、扁平式的组织结构转化。②组织运行柔性化。指组织结构的可调整性,对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的适应能力。③组织协作团队化。在团队中,没有拥有制度化权力的管理者,只有组织者;人员不是专业化的,而是多面手,具有多重技能;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分工那么明确,相互协作是最重要的特征。④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是组织变革的行动,其目的是让企业内部的每个“小企业”都能成为富有竞争力的“战斗堡垒”。
4.下列属于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的有( )。
A.提升
B.安全
C.地位
D.责任感
E.奖金
答案: ADE
解析: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才能获得承认、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机会、提升、责任感、奖金;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方式、关系、工资福利、安全、工作条件、个人生活、地位。BC两项属于保健因素。
5.从财务角度,预算可以分为( )。
A.零基预算
B.收入预算
C.支出预算
D.现金预算
E.增量预算
答案: BCD
解析: 从财务角度,预算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收入预算,指通过分析企业过去的销售情况、目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比较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竞争实力,确定企业在未来时期内为实现目标利润必须达到的销售水平,销售预算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收入预算。②支出预算,指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要利用和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也就需要编制能够保证经营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支出预算。③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三、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打√,不需要说明理由,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有效的管理是效率与效果的结合。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所谓有效,就是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效果。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体现在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成果产出。但是,仅有效率是不够的,有效的管理还必须确保组织的产出能切实地符合顾客的需要,也即具有好的效果。
2.组织所处的外界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组织只能适应而不能改变。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组织既要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组织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纯、被动地适应环境,组织可以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甚至影响和改变环境,使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组织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指组织对环境的觉察和反应。
3.在组织变革时,渐进式变革比激进式变革更容易成功。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渐进式变革与激进式变革各有适应条件,不存在优劣之分。
按照变革的程度与速度,组织变革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渐进式变革是管理者逐步地修正和改正一些事情,以渐进的方式对变化作出反应。激进式变革是管理者快速地抛弃传统的习惯做法,以激进的方式对变化作出反应。当环境变化缓慢的时候,组织可以采取渐进式变革;而当环境变化多端的时候,组织可采取激进式变革。渐进式变革与激进式变革各有适应条件,不存在优劣之分。
4.领导者的影响力仅来源于组织赋予的权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组织赋予的权力和领导者个人权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来源于组织赋予的权力,称为职位权力或正式权力;②源自于领导者个人,即个人权力或称非正式权力。
5.沟通既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又是感情交流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沟通既是信息传递过程,又是感情交流过程。组织在建立沟通网络、选择沟通方式时,应十分注意沟通对情感交流、人际关系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要素。
答案: 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组成要素,即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他认为:
  (1)计划,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2)组织,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双重结构。
  (3)指挥,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4)协调,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5)控制,是注意一切是否按照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解析:
2.简述组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 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统一原则
  目标统一,一方面是指层次的设置和组织结构的建立要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导航;另一方面是指各层次都要以组织总目标为目标,把各自的目标置于总目标的统一之下。
  (2)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专业化分工就是要把组织活动的特点和参与组织活动的员工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每个员工安排在适当的领域中积累知识、发展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是组织层级设计的重要原则,它是指组织的各级机构及个人必须服从唯一上级的命令和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统一,行动一致。否则,下级面对多个上级,就会造成多头领导、令出多门,导致下级无所适从进而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
  (4)责权对等原则
  责权对等原则要求组织中的各层次、各岗位的责任和权力相一致,在权力范围内对所承担的任务负完全责任。既不使权力失去制约,又不使责任无法履行。高层管理人员权力大,责任也大;基层管理人员权力小,责任也小。
  (5)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由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时间、能力、精力等是有限的,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也是有限的。管理幅度太小,必然造成人的知识、经验、时间、能力、精力的浪费,使管理者无法达到满负荷工作,或者对下属管得太严,束缚了下属的手脚,降低了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管理幅度太大,也会产生管不过来、管不到位的问题。因此,管理幅度应是有效的。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决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组织的权力结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应根据组织的特性、组织所处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状况而定。集权与分权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极,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在某些情况下,集权程度高一些更有效;而在某些情况下,分权程度高一些更适合。
  (7)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要求组织结构在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一味地要求稳定会使组织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为了适应变动过于频繁的调整,又会使组织中的人们缺乏安全感,人心不稳。
  (8)精简高效原则
  即所设机构和整个组织结构都必须和其所承担的任务和规模相适应,使组织确实发挥它的效能,既不人浮于事,又不无人管事。要做到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
解析:
3.简述授权的概念及原因。
答案: 授权是指上层管理人员将适当的权利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出决定和支配资源。授权是实行分权的主要手段。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权、监督权,职权委派给了下属之后,下属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自由决断、灵活处理问题,同时被授权者对授权者有报告和完成任务的责任。授权一方面是向下属分派任务,并授予其权力;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责任。
  管理中授权是必需的,这是因为:
  (1)管理宽度的原因。即一个管理者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能够有效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超越了这个限度,就需要授权。
  (2)经济、效率的原因。为了小事而误了大事被认为是不经济的,同样,事无巨细从头做起被认为是无效率的。
  (3)知识限制的原因。有些专门知识,管理人员是知之有限的,需要专门人士去管理,因此,需要授权。
  (4)培养管理人才的原因。为了使人才得到锻炼,需要委之以任,授之以权,让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解析:
4.简述控制的内容。
答案: 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控制
  人员控制分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①人员的直接控制。即直接巡视和评估员工的表现,视察、指导员工的工作并纠正出现的问题。
②人员的间接控制,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搞好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更好地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2)时间控制
  科学准确地做好时间计划是时间控制的第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计划首先是时间的安排。较好安排时间的计划方法有甘特图法、滚动计划和网络计划技术等,其中网络计划技术为合理安排时间和科学分配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的中心是成本控制,即要使经营活动的各环节、各方面达到或低于目标成本,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②记录和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③差异分析;④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4)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控制活动。质量控制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工作的质量;②产品的质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质量控制既包括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控制,又包括对工作质量(包括制度、标准等)的控制。
  (5)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的管理和控制,是仓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审计控制
  审计是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根据内容,它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两大类。根据审计人员的来源,审计还有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之分。
5.联系实际阐述管理者的三项技能。
答案: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种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例如,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管理者要想有效工作,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技术能力。当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于技术技能要求的程度不同。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而高层管理者对技术技能往往只需要一般的了解。
  对于外科医生、音乐家、会计师或者工程师之类的职业,我们很容易想象出他们在履行专职工作时所表现出的技术性技能。技术性技能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运用。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有效管理者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激励人们使其融合为一个团结一致的团队。为了有效管理好人际间的互动性活动,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和他人形成默契,如何理解别人的观点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指的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人际能力大致也等同于情商。身为管理者一定要去和许多人去打交道,这些人包括你的上级,你的下级,你的平级,以及合作伙伴,客户等等。所以管理者的人际能力很重要,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过失,导致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你这个管理者只能是失败的。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能感知和发现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劣和内在风险。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则不太重要。
  例如,有人给你说了一个问题,别人或许还没听懂,他讲了半天也不清楚。但是你很快了解到他所说的意思,并重复出他的意思,他非常认同地表示你所说的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这种能力就是概念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你就能更好地和客户沟通,更好地和上级沟通等等,为自己的沟通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6.新创公司是一家以开发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的企业,公司规模不大,但其主导产品一一城市公交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配置合理,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为进一步扩大市场,总经理李南经过调查研究后,决定开发新型机场地勤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并起草了项目计划,重点阐述了以下内容:(1)提出了新系统功能定位;(2)估算了投资;(3)确定了预期要实现的目标及收益。在公司中高层管理会上讨论后,大家一致认可这个项目,但需要对项目的预期环境、备选方案及预算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问题:
  (1)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你如何看待李南编制的计划?
  (2)你认为新创公司应该如何完善该项目的计划?
答案: (1)计划是对事情进行预先筹划和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的内容可以概括为“5W1H”,计划必须清楚地确定和描述这些内容:
①Whattodo——做什么?(目标与内容)即要明确计划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②whytodoit——为什么做?(原因)即要明确计划工作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并论证可行性。
③whentodoit——何时做?(时间)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的进度,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能力及资源进行平衡。
④Wheretodoit——何地做?(地点)即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或场所,了解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限制,以便合理安排计划实施的空间组织和布局。
⑤Whotodoit——谁去做?(人员)即要明确规定每个阶段计划目标的责任人及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⑥Howtodoit——怎么做?(方式、方法、手段)即制定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
  李南编制的计划在内容上不够全面,程序上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仅提出了功能定位、估算投资以及预期目标,缺乏对项目的预期环境、备选方案及预算等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
  (2)新创公司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计划:
①完善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5W1H。
②完善计划制定程序。按照计划制定程序,从评估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等方面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
a.评估机会。其内容包括: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机会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自己利用机会的能力;分析机会出现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定下决心,扬长避短。
b.确定目标。即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工作目标,制定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指出工作的重点。
c.确定前提条件。对前提条件了解得越细越透彻,计划工作也就有可能越协调。
d.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目标的实现也同样会有不同的方案。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制定备选方案。
e.评价各种备选方案。按照前提和目标来评价、比较各个备选方案。
f.选择方案。选择方案是在前面各项工作基础上作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制定计划实质性的阶段。
g.拟定辅助计划。辅助计划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因为,总计划要靠辅助计划来支持,而辅助计划又是总计划的基础。
h.编制预算。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
解析:
7.某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员工收入下降,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马经理决定从公司内部管理着手进行改革。他首先从职工反映问题较大的食堂抓起,和食堂管理人员研究如何提高饭菜质量,并让公司工会建立职工家庭经济情况、健康状况等小档案,定期调阅,实实在在地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与此同时,马经理还进行了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如员工可以自由应聘公司空缺的岗位,每隔两年员工可以调换一次岗位,为员工提供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等等。这些措施实行后,马经理赢得了职工的信任,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调动起来。
  问题:
  (1)激励的方法有哪些?马经理主要运用了哪些激励方法?请予以说明。
  (2)“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人的需要可分为哪些层次?依照该理论,马经理主要解决了员工的哪些需要?
答案: (1)激励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质利益激励。如工资、奖金、分红、员工持股和各种公共福利等。
②目标激励。指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以及把目标和员工需要相结合来实现有效激励的一种激励方法。
③任务激励。指利用工作任务本身来激励职工。例如,一项符合自己专长或兴趣的工作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等都能产生激励作用。
④榜样激励。指通过树立榜样,满足员工模仿和学习的需要,把员工的行为引导到组织目标所期望的方向。
⑤培训激励。培训的激励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满足员工求知的需要。
⑥荣誉激励。荣誉激励是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它主要是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范、评先进联系起来,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固定下来。
⑦组织激励。指动用组织责任及权利对职工进行激励。
⑧制度激励。即利用规章制度进行激励。其激励作用是综合的。
⑨环境激励。环境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
⑩危机激励。危机也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树立全体成员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盲目乐观,在发生真正的危机时,能够上下同心,共渡难关。
⑪信息激励。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是人才成长的营养液,是人们智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载体,也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马经理主要运用了物质利益激励和任务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物质利益激励体现在“提高饭菜质量”“让公司工会建立职工家庭经济情况、健康状况等小档案,并定期调阅,实实在在地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等措施方面;而“员工可以自由应聘公司空缺的岗位,每隔两年员工可以调换一次岗位”则属于任务激励。
  (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
①生理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生理机能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的保障、工作的保障、生活的保障、老有依靠和生病有保障等。
③社交需要。这是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忠诚、爱情以及归属于某一群体及组织的需要。
④尊重需要。指自尊和能得到别人尊敬的需要,包括对一定社会地位、名誉、个人能力及成就得到社会承认、能独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等需要。这一需求得到满足,能增强自信心和威望等。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干的需要,这是最高一层的需要,是一个人如何能充分发挥潜在能力,使自己达到理想目标并从中得到满足的需要。
  本案中,马经理的物质利益激励满足了员工生理、安全的需要;任务激励满足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