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最佳选择题 (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具体包括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其中不属于扶正功效的是
A.补气
B.助阳
C.活血
D.养血
E.滋阴
答案: C
解析: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2.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中华本草》
答案: A
解析:
3.五味理论认为,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的是
A.甘味药
B.苦味药
C.咸味药
D.涩味药
E.淡味药
答案: B
解析:
4.常用蜂蜜作辅料炮制的药物是
A.当归
B.白芍
C.巴戟天
D.丹参
E.百部
答案: E
解析: 常用蜂蜜炮制的药物有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等。
5.粉末升华物可见黄色针状或羽状结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斑蝥
C.徐长卿
D.大黄
E.人参
答案: D
解析: 微量升华:大黄,薄荷,牡丹皮,徐长卿,斑蝥,大黄流浸膏(大黄),万应锭(胡黄连),牛膝解毒片(冰片)。口诀:微量升华薄针黄,白斑牡丹徐长
6.不含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的药材是
A.关木通
B.广防己
C.青木香
D.千里光
E.天仙膝
答案: D
解析: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关木通、广防己、细辛、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细辛,马兜铃。记忆方法:广州的清官细辛寻找天马猪。
7.中药茵陈依采收期不同可分为“绵茵陈”和"花茵陈”,二者采收时间分别为
A.春季,冬季
B.春季,夏季
C.春季,秋季
D.夏季,秋季
E.夏季,冬季
答案: C
解析:
8.结构类型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化合物是
A.士的宁
B.汉防己甲素
C.马钱子碱
D.苦参碱
E.麻黄碱
答案: B
解析:
记忆方法:火烧“连”营,功归“异喹”,“防己”“苄”心
连-黄连;营-延胡索;异-异喹啉类;防己-防己;苄-苄基异喹啉类
9.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气微,味微甜的饮片是
A.决明子
B.燀桃仁
C.葶苈子
D.牛蒡子
E.薏苡仁
答案: E
解析:
10.呈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气微,味极酸的药材是
A.山楂
B.乌梅
C.木瓜
D.五味子
E.山茱萸
答案: B
解析:
11.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断面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的药材是
A.雄黄
B.炉甘石
C.自然铜
D.硫黄
E.朱砂
答案: A
解析:
12.关于煎膏剂质量要求和应用注意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煎膏剂质地黏稠,制备时不得加入药物细粉
B.煎膏剂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
C.出现返砂后的煎膏剂仍可使用
D.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密封,常温贮存
E.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中加入炼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
答案: B
解析: 煎膏剂(膏滋)
A: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
B:不溶物检查不得有焦屑等异物,若需加入药粉,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加入细粉
C:炼蜜或糖(或转化糖)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D:应密封,置阴凉处
E: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及微生物限度
13.人工干燥饮片时,干燥温度应视药物性质而定,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不宜超过
A.40℃
B.50℃
C.60℃
D.80℃
E.70℃
答案: D
解析: 人工干燥系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对饮片进行干燥的方法。
1)一般药物以不超过80℃为宜。
2)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50℃为宜。
3)已干燥的饮片需放凉后再贮存,否则,余热会使饮片回潮,易于发生霉变。
4)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为宜。
14.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切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的饮片是
A.重楼
B.姜黄
C.羌活
D.川芎
E.白术
答案: D
解析:
15.《中国药典》规定,东莨菪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药材是
A.洋金花
B.马钱子
C.葛根
D.防己
E.延胡索
答案: A
解析:
16.鱼肝油乳剂处方组成:鱼肝油500ml、阿拉伯胶细粉125g、西黄蓍胶细粉7g、糖精钠0.1g、杏仁油1ml、羟苯乙酯0.5g,纯化水加至1000ml。其中用作抑菌剂的是
A.阿拉伯胶
B.鱼肝油
C.杏仁油
D.羟苯乙酯
E.西黄蓍胶
答案: D
解析: 防腐剂: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类);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其他:20%以上乙醇、含30%以上的甘油;苯甲醇
17.三七凝胶贴膏剂处方组成:三七提取物2g、薄荷脑2g、樟脑3g、卡波姆24g.甘油7.7g、聚维酮(PVP)6g、明胶0.5g,三乙醇胺适量、氮酮和丙二醇适量蒸馏水加至100g。其中用作透皮促进剂的是
A.PVP
B.卡波姆
C.三乙醇胺
D.明胶
E.丙二醇
答案: E
解析: 本品为类白色片状凝胶贴膏剂。三七凝胶贴膏剂是一个亲水凝胶型透皮系统。方中卡波姆-934、PVP、明胶合用为黏合剂;甘油为保湿剂。三乙醇胺用以调节pH使卡波姆成为稠厚的凝胶状,可增加膏体的赋形性和持黏力;氮酮和丙二醇为双相透皮促进剂;凝胶贴膏剂中因膏体基质成分复杂,需按要求顺序分别处理、溶解与混合各组分才能制得均匀、具较好黏附性与赋形性的膏体。
18.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的药材是
A.亳菊
B.杭菊
C.滁菊
D.贡菊
E.怀菊
答案: B
解析: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19.结构类型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是
A.龙胆苦苷
B.青蒿素
C.莪术醇
D.桂皮醛
E.穿心莲内酯
答案: A
解析: 栀子苷、京尼平苷、鸡屎藤苷,梓醇和梓苷(地黄)、玄参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记忆方法:北京(京尼平苷)栀(栀子苷)子(梓醇和梓苷)花地(地黄)上的鸡屎(鸡屎藤苷)很脏(獐牙菜苷),让龙(龙胆苦苷)都旋转(玄参苷)。
20.外皮多已除去。表面淡黄色至黄色,有的顶端具较短根茎,茎痕半月形;横切面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纹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的药材是
A.桔梗
B.白术
C.黄精
D.徐长卿
E.当归
答案: A
解析:
21.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及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该药材是
A.泽泻
B.山麦冬
C.香附
D.三棱
E.天麻
答案: C
解析:
22.《中国药典》规定,以木犀草苷和绿原酸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药材是
A.当归
B.金银花
C.丹参
D.细辛
E.肉桂
答案: B
解析: 金银花中含有木犀草苷和绿原酸为指标成分。
23.关于散剂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另有规定外,儿科用散剂应为极细粉
B.含有毒性药多剂量包装的内服散剂应附分剂量用具
C.除另有规定外,含挥发性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
D.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检查装量差异
E.除另有规定外,单剂量包装的散剂应检查最低装量
答案: C
解析: 内服:细粉,儿科、局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极细+无菌;含有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的散剂应密封贮存;除另有规定外,单剂量包装的散剂应检查装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检查最低装量。
24.经肠菌代谢生成苷元,苷元再次解聚为大黄酸蒽酮发挥泻下作用的化合物
A.大黄酸
B.番泻苷
C.大黄酚
D.虎杖苷
E.芦荟苷
答案: B
解析: 番泻苷的代谢转化途径:番泻苷水解成苷元大黄双蒽酮化合物→大黄酸蒽酮

25.关于中药注射剂特点和应用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能口服用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
B.中药注射剂应谨慎联合用药
C.中药注射剂药效迅速,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D.长期使用时,疗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E.对于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加强监测
答案: C
解析: 中药注射剂药效迅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26.不需要检查溶散时限的丸剂是
A.浓缩丸
B.小蜜丸
C.糊丸
D.大蜜丸
E.滴丸
答案: D
解析:
27.《中国药典》规定,以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药材是
A.何首乌
B.丹参
C.芦荟
D.紫草
E.决明子
答案: A
解析: 何首乌的药典指标成分是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丹参检测成分为丹参酮类和丹酚酸B;芦荟的指标成分为芦荟苷;紫草的指标成分为羟基萘醌,决明子的指标成分为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
28.达到杀酶保苷和软化药物的目的,既可采用蒸法又可采用沸水煮法炮制的药材是
A.人参
B.地黄
C.川乌
D.黄芩
E.远志
答案: D
解析:
29.常用的作片剂润滑剂的辅料是
A.滑石粉
B.淀粉
C.糊精
D.糖粉
E.微晶纤维素
答案: A
解析: 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硬脂酸、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
30.《中国药典》规定,黄连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
A.胡椒碱
B.小檗碱
C.药根碱
D.金雀花碱
E.秋水仙碱
答案: B
解析: 黄连的指标成分盐酸小檗碱。
31.呈长倒卵形,略弯曲,有的纵剖为两半;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柄残基及鳞片的药材是
A.大黄
B.葛根
C.天麻
D.绵马贯众
E.地黄
答案: D
解析:
32.呈不规则类圆形或条形厚片;切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棕红色或橙黄色油点,有的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的饮片是
A.地榆
B.苍术
C.防风
D.板蓝根
E.木香
答案: B
解析:
33.关于防风通圣丸特点和质量要求的说法是
A.包衣可以防止丸中薄荷、荆芥中挥发性成分散失
B.滑石既是处方中药物,粉碎为极细粉又可用作包衣
C.大黄煎取药汁泛丸,既能使之成型又可发挥其药效作用
D.应控制制剂的水分不得过9.0%
E.应密封贮存,防止受潮、发霉、变质等
答案: C
解析: 防风通圣丸:为采用泛制法制备的水丸。滑石在方中既是药物,又用作包衣材料,节省了辅料,同时也可以防止薄荷、荆芥中的挥发性成分散失。方中芒硝主要成分为Na2SO4·10H2O,极易溶于水。以芒硝水溶液泛丸,既能使之成型,又能起治疗作用。在滑石中加入10%的MgCO3,可增加洁白度,并增强其附着力。包衣前丸粒应充分干燥,包衣时撒粉用量要均匀,黏合剂浓度要适量,否则易造成花斑。
34.《中国药典》规定,黄芪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
A.黄芪皂苷甲和黄芪皂苷乙
B.黄芪皂苷甲和异黄芪苷Ⅰ
C.黄芪皂苷乙和大豆皂苷Ⅰ
D.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E.黄芪甲苷和乙酰黄芪苷Ⅰ
答案: D
解析: 黄芪中含有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35.关于制剂新技术特点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分散体常用乙基纤维素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
B.环糊精包合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环糊精包合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D.制成微囊可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可压性等物理特性
E.固体分散体久贮可能出现药物晶型改变等老化现象
答案: A
解析: 固体分散体常用乙基纤维素减慢药物的溶出。
36.关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和应用注意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分钟
B.除另有规定外,软胶囊应进行释放度检查
C.中药硬胶囊内容物水分不得过12.0%
D.胶囊应30℃以下,密闭贮存
E.胶囊一般不宜嚼碎服用
答案: E
解析: 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60分钟;除另有规定外,软胶囊应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中药硬胶囊内容物水分不得过9%;胶囊应密封贮存,其存放环境温度不高于30℃以下。
37.试卷附图图1~图5中,图示饮片为南沙参的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E.图5
答案: C
解析: A为柴胡,B为银柴胡,C为南沙参,D为北豆根,E为怀牛膝
38.试卷附图图6~图10中,图示药材为茜草的是
A.图6
B.图7
C.图8
D.图9
E.图10
答案: A
解析: A为茜草,B为龙胆,C黄芩,D为紫菀,E为威灵仙
39.试卷附图图11~图15中,图示饮片为川木通的是
A.图11
B.图12
C.图13
D.图14
E.图15
答案: A
解析: A为川木通,B为木通,C为山豆根,D为槲寄生,E为大血藤
40.试卷附图图16~图20中,图示药材为草果的是
A.图16
B.图17
C.图18
D.图19
E.图20
答案: B
解析: A为豆蔻,B为草果,C肉豆蔻,D为砂仁,E为草豆蔻
二、配伍选择题 (共60题,每题1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组备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每题只有1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
1.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的饮片有
A.大黄
B.鸡血藤
C.肉豆蔻
D.大血藤
E.槟榔
答案: CE
解析: 含有大理石花纹的药材有肉豆蔻,槟榔和雷丸
2.切面内皮层环纹明显的饮片有
A.土茯苓
B.百部
C.莪术
D.姜黄
E.白及
答案: CD
解析: 莪术和姜黄的内皮层环纹明显
3.具有缓释作用,可显著减轻药物毒性或刺激性的丸剂有
A.蜡丸
B.水蜜丸
C.大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答案: AE
解析:
4.《中国药典》规定,可不进行溶化性检查的颗粒剂有
A.混悬颗粒
B.肠溶颗粒
C.可溶颗粒
D.泡腾颗粒
E.缓释颗粒
答案: ABE
解析: 可溶性和泡腾颗粒剂检查溶化性。
5.主产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药材有
A.冬虫夏草
B.雪莲花
C.红景天
D.西红花
E.炉贝母
答案: ABCE
解析: 西红花是进口的。
6.用煮法炮制降低毒性的中药有
A.巴豆
B.吴茱萸
C.附子
D.川乌
E.马钱子
答案: BCD
解析:
7.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产地加工时需除去外皮的有
A.白芍
B.人参
C.天南星
D.郁金
E.山药
答案: ACE
解析: 白芍除去外皮后煮,天南星除去外皮干燥,山药除去外皮
8.根据苷键原子分类原则,属于氧苷的有
A.酯苷
B.醇苷
C.酚苷
D.氰苷
E.吲哚苷
答案: ABCDE
解析: 氧苷包括酯苷,醇苷,酚苷,氰苷和吲哚苷
9.主含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药材有
A.当归
B.苦参
C.麻黄
D.川乌
E.五味子
答案: BCD
解析: 当归中含有阿魏酸,五味子含有木脂素
10.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剂型有
A.锭剂
B.钉剂
C.散剂
D.膜剂
E.棒剂
答案: ACD
解析: 锭剂,膜剂和散剂既能内服又能外用,钉剂仅外用,棒剂为眼科外用。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共10题,每题1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基于同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展开。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女,46岁。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舌苔白腻,医师诊断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处以藿香正气滴丸。处方组成:苍术160g、陈皮160g、姜厚朴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甘草浸育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着香正气滴丸被推荐用于医学观察期乏力伴胃肠不适的病例治疗。
(1).制备藿香正气滴丸时所用的聚乙二醇6000,其作用是
A.起防腐作用
B.作为滴丸的赋形剂
C.调节制剂pH
D.控制药物缓慢释放
E.减少生半夏的刺激性
答案: B
解析:
(2).处方中呈立方块或不规则厚片: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气微,嚼之粘牙的饮片是
A.陈皮
B.生半夏
C.白芷
D.大腹皮
E.茯苓
答案: E
解析:
(3).上述滴丸含量测定成分为橙皮苷,其化学结构类型是
A.萜类
B.挥发油
C.醌类
D.黄酮类
E.苯丙素类
答案: D
解析: 陈皮中含有橙皮苷,为黄酮类化合物。
(4).处方中厚朴用姜汁制的作用是
A.增强宽中和胃作用
B.增强祛瘀止痛作用
C.增强止咳化痰作用
D.增强健脾补血作用
E.增强渗湿止泻作用
答案: A
解析: 厚朴姜汁制的目的是增强宽中和胃作用
2.某男,49岁。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医师处以香连丸,处方组成:萸黄连800g、木香200g。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1).关于处方中萸黄连的炮制方法和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炮制萸黄连时,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
B.萸黄连是吴茱萸和黄连片共同拌炒而得
C.吴茱萸性热,可抑制黄连的寒性
D.萸黄连擅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
E.黄连经吴茱莫炮制后,可提高小檗碱的溶出率
答案: B
解析: 萸黄连是吴茱萸汁炙黄连。
(2).《中国药典》规定,香连丸的溶散时限是
A.1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45分钟
E.2小时
答案: C
解析:
(3).香连丸处方中萸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是
A.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
B.联结乳管含淡黄色细小颗粒状物
C.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
D.纤维多而壁厚,附有小晶体(砂晶和方晶)
E.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答案: A
解析: 黄连的显微鉴别中看到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
3.某女,53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医师处以四逆汤。处方组成:淡附片300g、干姜200g、炙甘草300g。制法:以上三味,淡附片、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干姜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姜渣再加水煎煮1小时,煎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滤过,再与淡附片、炙甘草的煎液合并,浓缩至约400ml,放冷,加乙醇120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减压浓缩至适量,用适量水稀释,冷藏24小时,滤过,加单糖浆、苯甲酸钠与上述挥发油,加水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处方中淡附片是由附子炮制而成,关于淡附片炮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由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数日,煮至透心,水漂,切片,用调色液染至浓茶色,蒸后晒干而得
B.由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加食盐浸泡,取出,切片,晒干而得
C.由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煮至透心,剥去外皮,切片,蒸透晒干
D.由净盐附子漂尽盐分,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而得
E.取砂置锅内,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变色,去砂,放凉而得
答案: D
解析: 淡附片是由净盐附子漂尽盐分,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而得
(2).该方炙甘草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甘草酸,其结构类型是(E)
A.甾体皂苷
B.强心苷
C.胆汁酸类
D.蜕皮激素
E.三萜皂苷
答案: E
解析: 甘草中含有三萜皂苷。
(3).该制剂的含糖量一般不高于(B)
A.10%(g/m)
B.20%(g/ml)
C.15%(g/ml)
D.25%(g/ml)
E.30%(g/ml)
答案: B
解析:
四、多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