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3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学前心理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15题,共30分。)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 )
A.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危机期
B.转折期
C.关键期
D.敏感期
答案: B
解析:
3.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 )
A.选择性的发展
B.稳定性的发展
C.集中性的发展
D.分配能力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手的触觉进行的
B.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高
C.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要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D.婴儿没有距离知觉
答案: C
解析:
5.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是( )
A.5±2个信息单位
B.6±2个信息单位
C.7±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答案: C
解析:
6.儿童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是( )
A.婴儿期
B.先幼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答案: C
解析:
7.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图片
B.表象
C.语词概念
D.感知和动作
答案: D
解析:
8.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
A.重大量变
B.唯一标志
C.重大质变
D.必然原因
答案: C
解析:
9.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的年龄是( )
A.3岁以后
B.4岁以后
C.5岁以后
D.6岁以后
答案: B
解析:
10.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以使其情绪慢慢平静的方法,这属于情绪控制的( )
A.冷却法
B.转移法
C.消退法
D.反思法
答案: A
解析:
11.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逐渐( )
A.单一
B.集中
C.外露
D.分化
答案: D
解析:
12.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
A.视听协调动作的发生
B.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C.直立行走动作的发展
D.习惯性动作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13.“容易抚育型”是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而将儿童区分的一种( )
A.气质类型
B.性格类型
C.能力类型
D.社会类型
答案: A
解析:
14.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外表以及( )
A.气质特点
B.语言能力
C.社交技能
D.体质强弱
答案: C
解析:
15.从零乱到成体系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具体表现
B.基本原因
C.制约因素
D.总趋势
答案: D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5题,共15分。)
1.最近发展区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无意注意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3.幼年期健忘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4.理智感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5.依恋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
6.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7.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3)记忆容量的增加。
(4)记忆内容的变化
8.学前儿童掌握阅读准备和书写准备的内容。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一、阅读准备
(1)掌握有关词汇
(2)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
(3)掌握基本阅读技能
(4)培养阅读兴趣
二、学前儿童的书写准备准备
(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
(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
(3)对笔顺的掌握
(4)正确的执笔姿势
9.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一、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出生~1岁)
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将这一时期儿童兴趣的发展具体分为三个小阶段:
(1)1~3个月: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孩子对声、光、运动刺激产生持续反应;
(2)4~9个月: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适宜的声、光刺激的重复出现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作出活动,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并由此产生快感。
(3)9个月以后:新异性探索阶段。孩子对新异性物体感兴趣。当新异性物体出现时,孩子主动作出重复性动作去认识新异物体本身。如,孩子不断地抛玩具。
二、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
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宫起来。具体表现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事物发生兴趣:
(1)活动的、微小的物体,如天上飞的飞机、昆虫;
(2)突然消失的物体,如拿个东西给孩子看,然后藏起来;
(3)成人的动作或活动,如妈妈包饺子、爸爸刮胡子;
(4)因果关系,如坐车时树木和火车的相对运动。
2岁后,孩子对语音的兴趣加强,并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三、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3~6岁)
进入幼儿期以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看,什么都想摸摸,但存在几种优势兴趣,左右着孩子的行为。
1)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不管什么样的游戏、不管玩了多少遍,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始终不会改变。
2)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从问“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到“为什么”。这种兴趣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同时也表现在幼儿的行为中,他们喜欢拆拆卸卸,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动画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看卡通片。
(2)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如有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而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有的孩子对昆虫感兴趣,有的则对汽车感兴趣,有的则对音乐感兴趣等等。
10.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幼儿教育活动。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1)注意的选择性: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只能注意事物的外部较突出的特征。注意的选择性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兴趣和情绪。教师要提高幼儿活动效果,必须了解,研究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2)注意的范围:幼儿的注意范围较小。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呈现挂图或其他直观教具时,排列应规律有序;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法,帮助其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扩大其注意的范围。
(3)注意的稳定性: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强,尤其是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水平低,容易受外界无关信息的干扰。教育教学内容难易要适当;教育教学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小、中、大班的作用时间应长短有别。
(4)注意的分配:幼儿注意的分配较差,往往顾此失彼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要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11.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的理解。儿童期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间接理解是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的。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从儿童对图画和对故事的理解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趋势。儿童对图画的理解,起先只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个别人物,然后理解人物形象的姿势和位置,再后理解主要人物或物体之间的关系。儿童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是:先理解个别的语词,根据语词的信号使其相应的具体表象活跃起来;然后理解整个句子,掌握思想内容;最后,建立思想与思想之间的联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
幼儿初期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是实际行动来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言语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不依靠图画而单纯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事物。但是,语词说明必须是能够在儿童头脑中引起生动形象的。儿童在理解较困难的材料时,仍然需要图画辅助。
(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幼儿初期往往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难以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比如,在看图讲述中,幼儿初期往往只能对图中人物的形象作表面的描述,不能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于寓言、比喻词、漫画等较深刻的内容,儿童往往不理解。教师所用的“反语”,儿童常常不能理解。
(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儿童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这种影响在4岁前儿童尤为突出。因此,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不客观的。较大的儿童开始能够根据事物的客观逻辑来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极端的,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相对关系。对幼儿来说,不是有病,就是健康;不是好人,就是坏蛋。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
12.乐乐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大家讲故事,乐乐第一个举手。开始讲故事了,站在上面的乐乐讲得绘声绘色,下面的小朋友也听得非常入迷,可仔细听听,却又不知道乐乐在说些什么。
(1)上面的案例反映了该年龄段儿童想像的什么特点?儿童想像的发展有什么趋势?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特点:儿童的想像并没有预定的目的,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
趋势:
①从想像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②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③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记忆表象的积累是想像发展的基础;成人的语言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