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0年8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是(  )。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答案: B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实际。
3.下列各项中表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是(  )。
A.事物的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事物的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C.事物的量没有发生巨大变化
D.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B
解析: 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①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②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4.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说(  )。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联系具有复杂性
D.联系具有多样性
答案: A
解析: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5.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是(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
C.思维领域和自然界
D.自然、社会和思维等所有领域
答案: D
解析: 规律在一切领域都起作用,如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6.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说明(  )。
A.意识不具有客观性
B.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C.意识不具有主观性
D.意识不是人脑独有的
答案: B
解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
7.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B.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所有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只有旧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到认识论中来,克服了以往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8.人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的是(  )。
A.直接认识
B.间接认识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答案: C
解析: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9.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在于(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C.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 B
解析: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10.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是(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关系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生产关系总是适合生产力的要求
答案: A
解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1.下列选项中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是(  )。
A.哲学
B.数学
C.逻辑学
D.物理学
答案: A
解析: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12.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社会基本矛盾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改革
答案: B
解析: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制约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及其解决方式。
13.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活动可以(  )。
A.摆脱社会规律的制约
B.有力地推动历史的发展
C.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根本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 B
解析: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 D
解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在数量、品种、结构、规格等方面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往往使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符,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15.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答案: C
解析: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这就是说,雇佣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
16.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答案: B
解析: 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生产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17.决定银行利润量的因素是(  )。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答案: A
解析: 银行资本家向银行业投资,目的也在于获取利润,而且所获得的利润也应相当于平均利润,不过这个平均利润是相对于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来说的,即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  )。
A.通过操纵舆论的方式实现的
B.通过控制媒体的方式实现的
C.通过“参与制”的方式实现的
D.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 D
解析: 在掌握了经济上的控制权后,金融寡头还必然要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国家的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19.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答案: C
解析: 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20.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A.社会分工国际化
B.商品流通国际化
C.资源配置国际化
D.产业转移国际化
答案: C
解析: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2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了经济发展失调、政治体制失灵、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是(  )。
A.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民众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非始终处于尖锐激化程度,而是有时较为缓和,有时尖锐激化,只有在矛盾尖锐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
22.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圣西门
B.傅立叶
C.莫尔
D.欧文
答案: C
解析: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3.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共领导人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 D
解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4.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人工智能社会
答案: B
解析: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也即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并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等劳动差别,劳动还仅仅是谋生手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当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种分配方式尽管存在历史局限性,但在社会主义阶段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理想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25.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D.按需分配
答案: A
解析: 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答案: (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②这三者相互渗透、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c.科学社会主义处于核心地位。
  (2)直接理论来源: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斯密,李嘉图)。
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立、政文)。
解析:
2.简述实践的含义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 (1)实践的含义:
①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或表述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
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
答案: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步萌芽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解析:
4.简述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答案: (1)垄断的形成:
①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走向垄断。
②目的: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①20世纪上半叶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思;
②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③当代国际垄断组织最主要形式:跨国公司。
解析:
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案: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其主要原因在于: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制和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 (1)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②要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对外开放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解析:
7.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案: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则阻碍社会发展。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重要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先进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必须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挑战和攻击,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和抵制,决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正确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始终坚持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情况,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对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出现了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解析:
8.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案: (1)平均利润的形成:
①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的竞争结果;
②部门间的竞争以资本转移为特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③资本转移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2)平均利润的本质:
  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这就表明,整个工人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完全相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