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过去长期努力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 D
解析: 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践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精神,凝聚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C.共产主义道德要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 D
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  )。
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D.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
答案: B
解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层次,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4.人类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于人的本质的见解,但只有马克思主义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科学说明。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理解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人是能够对理性问题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可以把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个人区别开来。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纽结。
5.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其中,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
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答案: C
解析: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6.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也就是(  )。
A.改善人生的现实境遇
B.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改变人生的存在状态
D.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
答案: B
解析: 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幸福”就是指为人类造福、为人民献身,就是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指追求我们自己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就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7.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方向。理想信念的这个重要作用直接关系着(  )。
A.人生所处的顺境和逆境
B.人生实践的广度和认识深度
C.人生经历的时代和环境
D.人生目标的选择和价值实现
答案: D
解析: 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为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为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它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在复杂的人生境遇中透过迷雾看到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8.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为这个共同理想信念而奋斗,必须(  )。
A.实现天下大同
B.消灭城乡差别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与国际社会全面接轨
答案: C
解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爱国主义所渴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9.习近平指出:“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当(  )。
A.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
B.把理想和信念结合起来
C.接受各种不同的理想信念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答案: D
解析: 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
10.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热爱故土山河、热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是(  )。
A.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B.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
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D.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
答案: A
解析: 爱国主义所忠诚、所热爱的祖国,是国土、国民和国家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因此,爱国主义必然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
1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人民安全,根本是政治安全,基础是(  )。
A.经济安全
B.信息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答案: A
解析: 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2.道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D.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答案: C
解析: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3.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
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答案: B
解析: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已提出“夙夜在公”,认为日夜为公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倡导的是为国家、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宋代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对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整体利益而献身精神的传承。这些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14.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这是(  )。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
D.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答案: A
解析: 遵纪守法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这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15.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谈,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
A.诚实守信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答案: A
解析: 诚实守信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对从业者来说,在职业劳动中就应该诚实劳动,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应该严格履行合同契约,守信用,讲信誉,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
16.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
A.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B.把恋爱当成游戏,“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C.出于占有目的,不允许对方中断与自己的恋爱关系
D.双方的交往文明端庄,持之以度,没有轻率和放荡的行为
答案: D
解析: 恋爱中的男女要处理好恋爱关系,应该正确认识恋爱的道德责任,遵守恋爱中的道德要求。恋爱是一种人际交往,是结婚之前的一个相互考察阶段,客观上要对对方、对社会负起相应的道德责任。
17.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个人品德修养中(  )。
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
D.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答案: B
解析: 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
18.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并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在于(  )。
A.法律的多少与好坏
B.是否体现了人的作用
C.是否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D.是否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 C
解析: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治思维则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通俗来讲,法治思维主张法大于权,人治思维则主张权大于法。
19.维护法律权威,既要在内心确立法律信仰,更要在行动中切实履行法律义务。对一个公民来说,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  )。
A.信奉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B.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
C.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
D.认真学习、勤于实践、严格要求、慎独自律
答案: A
解析: 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信奉法律。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的护法者。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为加强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需要(  )。
A.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B.推动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
C.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的建设
D.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答案: B
解析: 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与国家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亟待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手抓科学制定,一手抓坚决执行,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21.法的社会作用体现了法的本质与目的,是法的本质的必然体现。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
A.法的指引与评价作用
B.法的教育与强制作用
C.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
D.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来实现国家的统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2.在我国历史上,法律最早是从习惯、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的。由习惯到习惯法,由不成文法到成文法,是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下列对于我国当代法的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B.道德规范是我国法的主要渊源
C.习惯法完全不能成为我国法的渊源
D.判例法在特定条件下是我国法的渊源
答案: A
解析: 在当代,我国法的渊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第二,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第三,习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我国法的渊源。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的产物。下列对于这一制度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各民主党派只参政不议政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C.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短期的过渡制度
答案: C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唯一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参与国家政权,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发挥监督作用,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包括(  )。
A.发布决定,制定行政法规
B.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C.公布法律,授予荣誉称号
D.实施监察,侦查职务犯罪
答案: 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包括: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等。
25.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依法对其适用暂时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下列属于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是(  )。
A.警告
B.拘役
C.逮捕
D.罚款
答案: C
解析: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答案: 历史赋予的使命和个人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目的的达到。使人正确面对现实,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使人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使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断调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解析:
2.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答案: 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本身的需要。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它能够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它能够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解析:
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答案: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内容是对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解析:
4.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答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
  (1)科学立法:
  (2)严格执法;
  (3)公正司法;
  (4)全面守法;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解析:
5.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也即行政行为要合理、恰当和适度。
  (3)程序正当原则。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
6.试述法的执行及其特征。
答案: (1)法的执行的含义
  法的执行,简称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法包括法的适用。狭义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因此也常被称为行政执法。
  (2)法的执行的特征
①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部门。
②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行政执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③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般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④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同意。
解析:
7.联系实际论述在新时代如何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答案: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理性认识,更表现为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新时代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应做到: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爱国情感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可以通过参观游览在直觉上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通过学习历史在理论上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通过合法合理的表达在实践中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
  (2)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爱国思想是爱国情感的理性升华。在今天的中国,树立爱国思想就是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
  (3)履行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如: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过硬本领;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躬行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解析:
8.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答案: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主要体现为: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不诚实守信的人,短期内可能达到目的,但不能持久。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们诚信意识、守信规则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如果出现了不诚实不守信的情况,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便被破坏了。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与人真诚相待、讲究信用。只有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才能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建立并维持和谐社会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