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
A.信念
B.信仰
C.理想
D.空想
答案: C
解析: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A项,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B项,信仰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D项,空想是不符合实际的想象。
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
A.阶级性
B.思想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
答案: A
解析: 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B项,理想的思想性指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精神现象。C项,理想的实践性是指它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D项,理想的阶级性指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答案: D
解析: 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  )。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 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  )。
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
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
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
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
答案: C
解析: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个人理想脱离了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同样的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社会共同理想制约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会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所以说,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理想是一个相统一的过程。
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是(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维护个人权利、促进自由发展
C.维护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 A
解析: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①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②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③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④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
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
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
答案: C
解析: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它们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两者关系可归纳为:①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②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8.作为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是爱国主义情感中(  )。
A.民族自豪的体现
B.民族自尊的体现
C.民族自立的体现
D.民族自省的体现
答案: B
解析: 民族自尊是指一个民族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就是民族自尊的体现。
9.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中,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的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境界
答案: C
解析: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他对自己的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如何,也往往制约着他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从而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10.为了保证交往成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在交往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古人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和而不同”等,体现的是(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答案: D
解析: 在交往中应遵循原则包括: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其中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的差异,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遵循宽容原则,严于律己,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11.道德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在。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  )。
A.稳定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强制性
答案: B
解析: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主要表现在:①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②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③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即: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徳目标;③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13.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互相关联的共同活动。下列选项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状况的是(  )。
A.分散经营、彼此独立
B.相互交往、相互依赖
C.自给自足、自娱自乐
D.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答案: B
解析: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公共生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②活动结果的相关性;③交往对象的复杂性;④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着。
14.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体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根本要求的是(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答案: D
解析: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助人为乐、遵纪守法。保护环境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重要方面,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15.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  )。
A.奉献社会
B.爱护公物
C.尊老爱幼
D.男女平等
答案: A
解析: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其中,奉献社会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为他人、为社会作奉献的职业精神。
16.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关于个人品德的形成,有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中正确揭示了个人品德形成过程和规律的是(  )。
A.个人品德是天生的
B.个人品德根源于人的自然本性
C.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D.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答案: D
解析: 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社会。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并受到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个人品德形成的规律可归纳为:①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②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③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1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的是(  )。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答案: C
解析: 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就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18.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  )。
A.法治观念
B.法治理念
C.法治文化
D.法治思维
答案: D
解析: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①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②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③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④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1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多个体系构成。其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的是(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答案: A
解析: 依法治国,依法首先要有法可依。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法律体系形成后,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总结而言就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0.对于法的概念与特征,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律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国家制定是法律产生的唯一方式
D.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法里不可能得到体现
答案: B
解析: 关于法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法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①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1.法律规范通常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1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该法律条文中“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属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的(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责任
答案: B
解析: 处理是法律规范中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内容的部分,它是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这里“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属于处理。
2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确定了我国的(  )。
A.国体
B.政体
C.政党制度
D.社会制度
答案: A
解析: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层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十类,我国犯罪分类的依据是(  )。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 B
解析: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素,其中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我国刑法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将犯罪分为十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24.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下列行为,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对国防行为不服的
B.对国家外交行为不服的
C.对政府机关制定的规章不服的
D.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执行不服的
答案: D
解析: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执行不服的;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对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或者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社会保险待遇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25.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因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而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
A.证人
B.第三人
C.人民法院
D.诉讼代理人
答案: B
解析: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因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而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八个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解析:
2.当代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答案: 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牢记党的教诲,永远热爱伟大祖国和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托起自己的梦、托起中国梦。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将爱国行动主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体现在各种具体而细微的事情当中。
  (1)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过硬本领
  当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急需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每一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责无旁贷。一定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学习活动与祖国的安全和建设事业联系起来。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学有专长,又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为将来服务祖国、造福人民打造坚实的根基。
  (2)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不仅要立志攀登科学文化高峰,而且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使自己的知识能够真正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一方面,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凡事都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和大局出发,既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强调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强国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事情办好。另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对西方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图谋保持高度警觉,充分认识不同发展模式、价值观念较量的长期性、复杂性。
  (3)躬行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为成长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奠定了扎实基础。走进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实实在在地工作,并经受住各种考验,这样才能真正成长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才能真正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解析:
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答案: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提出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道德价值追求,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
①“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②“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③“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④“勤俭自强”,勤与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⑤“敬业奉献”,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2)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历史条件的变化,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既继承与弘扬了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又体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道德建设的要求,并对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针对性,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容。
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家的关系的作用,提炼出了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
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表达言简意赅、科学准确、通俗好记,可以利于道德教育,强化道德要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解析:
4.简述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案: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
  (3)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解析:
5.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等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适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护是指法律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规定是相同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区别对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决定的。
  (2)自愿原则
  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主决定民事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予以强迫或胁迫。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诚实、讲信誉,恪守约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民事义务。此项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实事求是,自觉履行义务,也赋予法官一种解释法律及法律行为的裁量权,即以一个诚实信用人的理解进行解释。
  (5)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也称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行使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专以侵害他人为目的,以绝小瑕疵拒绝对方给付,违背权利目的等,均为法律所禁止。
  (6)绿色原则
  绿色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论述法的社会作用。
答案: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从法的本质和目的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它是法的本质的必然体现。在任何阶级社会中,法一定是要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
  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来实现国家的统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越是阶级对立的社会,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就越突出。一般来说,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通常也会在法律中规定一些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内容。同时,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违法犯罪行为,一般也要予以追究,以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2)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
  法除了维护阶级统治,还必须满足一般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与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其实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二者虽有区别,但相互交叉。在阶级对立和冲突相对缓和的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用于执行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法、通信法、科学技术法、医疗卫生法等。
解析:
7.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答案: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不同的人由于所处时代、阶级、地位的不同,由于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人生目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各式各样的人生目的中,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新时代的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这是因为: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的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目的上,必然是为人民服务。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坚定人民立场,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每个人只有努力地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反过来为自己的成长和完善创造条件。当代大学生只有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人生目的,才能使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从他人、从社会那里获得物质上的收益、才智上的锻炼、精神上提升。
  (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由于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所以只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有效抵御错误人生观的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认清这些错误人生观的实质,选择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的美好价值。
解析:
8.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答案: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所以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从人类道德历史发展的规律看,任何道德体系都不可能凭空产生,不同时代道德之间的连续性与共同性,决定了不同时代的道德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全部优良道德传统合乎规律的发展。
  (2)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在面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充分激发民族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每个中国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和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3)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赋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要立足于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发挥中华传统美德人伦日用的化育功能,使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让传统美德中蕴含的伦理精神点点滴滴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生根发酵,产生化育的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立场。马克思主义也是从旧文化吸收其先进的文明成果中发展起来的。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一贯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推进二者相承接,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