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2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穿斗式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柱上架枋承受檩上的荷载
B.用较小的柱与穿构成较大的构架
C.立柱的间距比抬乘式的间距小
D.可与抬梁式木结构混合使用
答案: A
解析: 穿斗式结构特点: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柱的间距较密;用穿枋将柱子串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将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屋架。
2.如图所示,木结构宋式做法中,编号“20”的构件名称是( )。
A.散斗
B.栌斗
C.交互斗
D.齐心斗
答案: B
解析: 木结构宋式做法中,图中编号“20”的构件名称是栌斗。
3.西方古建筑技术发源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希腊创立了多立克柱式
B.小亚细亚地区创造了爱奥尼柱式
C.古罗马发明了大理石饰面技术
D.拜占庭创造了穹顶支在4个独立柱上做法
答案: A
解析: 多立克柱式起始于意大利、西西里一代,后来在希腊各地庙宇中使用。爱奥尼克(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
爱奥尼柱式源于古希腊,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并大大发扬了古希腊建筑成就,开拓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建筑型制、技术和艺术方面的广泛成就达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表现为建筑类型多样,型制发达,样式手法丰富,结构水平高,初步建立科学的建筑理论。建筑材料除砖、木、石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并发明了相应的支模、混凝土浇灌及大理石饰面技术。
拜占庭建筑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即使用帆拱,解决了方形平面上覆盖穹顶的承接过渡的问题。
4.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高度为2.4米的挡土墙,其上缘与建筑物的最小水平间距是( )。
A.0.5米
B.3.0米
C.5.0米
D.10.0米
答案: B
解析: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第4.0.7条规定,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其上缘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m,下缘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2m;高度大于3m的挡土墙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还应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5.关于建筑中人流疏散计算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上面楼层中的平均疏散人数计算
B.商店内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规范所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C.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
D.地下游艺场所,其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按疏散人数每百人不小于1米的计算
答案: A
解析: AC两项,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21条第1款规定,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B项,第5.5.21条第7款规定,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D项,第5.5.21条第2款规定,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列关于建筑防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耐火极限以小时为计量单位
B.厂房火灾的危险性等级分为5类
C.仓库的耐火等级分为5级
D.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1.10条规定,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B项,第3.1.1条规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C项,第3.2.1条规定,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
D项,第6.4.10条规定,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7.建筑结构设计中,不计入永久荷载的是( )。
A.土压力
B.面层与装饰自重
C.吊车荷载
D.长期储物自重
答案: C
解析: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及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考虑的荷载。
8.关于建筑防潮层的设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湿度大的房屋外墙应设防潮层
B.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
C.地上建筑砌体墙的防潮层应设置于室外地面以上
D.砌体墙水平防潮层应设置于室内地面垫层的底部
答案: A
解析: 砌体墙指的是用块体和砂浆通过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墙体。
一般在墙身的以下部位做防潮层:①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②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③湿度大的房间的外墙或内墙内侧应设防潮层:④室内墙面有防水、防潮、防污、防碰等要求时,应按使用要求设置墙裙;⑤处于高湿度环境的墙体;⑥室内温度低的房间(冷藏间)的墙体等。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 55031—2022)第6.2.3条规定,墙体防潮、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砌筑墙体应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贴邻土壤一侧加设防潮层。
9.下列建筑热工地区中,适宜采用外墙夹心保温构造做法的是( )。
A.严寒地区
B.夏热冬冷地区
C.夏热冬暖地区
D.温和地区
答案: A
解析: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可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
《夹心保温墙结构构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全国严寒及寒冷地区,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8度地区、外墙为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和烧结多孔砖(DM和KP1型)夹心墙的底层、多层民用与工业建筑。
10.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列指标类别,不属于绿色建筑主要评价内容的是( )。
A.节地与室外环境
B.空间艺术品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室内环境质量
答案: B
解析: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按定义对绿色建筑性能的一种完整的表述,它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建筑物与按定义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11.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下列关于中小城市内部客运交通出行分担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集约型公交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70%
B.由步行、自行车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70%
C.由步行与集约型公交、自行车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75%
D.由集约型公交、新能源汽车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90%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3.0.5条第1款规定,城市内部客运交通中由步行与集约型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75%。
12.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关于大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覆盖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共汽电车站点300米半径覆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低于50%
B.公共汽电车站点500米半径覆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低于90%
C.集约型公共交通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常住人口与就业岗位比例不低于90%
D.集约型公共交通站点6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常住人口与就业岗位比例不低于75%
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9.2.2条规定,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车站服务区域,以300m半径计算,不应小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应小于90%。
CD两项,第9.1.2条第1款规定,集约型公共交通站点500m服务半径覆盖的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在规划人口规模100万以上的城市不应低于90%。
13.信号交叉口交通服务水平从A至F表示从通畅到拥挤,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下列服务水平的变化,可判定为项目建设没有产生显著交通影响的是( )。
A.信号交叉口背景交通服务水平为A,项目新生成交通加入后为B
B.信号交叉口背景交通服务水平为C,项目新生成交通加入后为D
C.信号交叉口背最交通服务水平为E,项目新生成交通加入后为F
D.信号交叉口背景交通服务水平为F,项目新生成交通加入后为F
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第8.0.1条第1款规定,信号交叉口、信号环形交叉口以及无信号单环道环形交叉口,其机动车交通显著影响判定标准应符合表8.0.1-1(见下图)的规定。由表可知,选择A项。
图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交通显著影响判定标准

14.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某住宅类建筑配建非机动停车位方案,地下停车规模为210个,下列地上停车规模符合要求的是( )个。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第5.1.5条规定,非机动车单个停车位建筑面积宜采用1.5m2~1.8m2
第5.2.12条规定,非机动车换乘停车场应考虑换乘需求、换乘条件等因素,在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站和公交车站等地区就近设置。
第5.2.13条规定,建筑物配建非机动车停车场应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就近设置在建筑物出入口附近,且地面停车位规模不应小于总规模的50%。
即:地上停车规模/(地上停车规模+210)≥50%,可得:地上停车规模≥210(个),故D项符合。
15.下列关于人行过街设施设置,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主干路应优先采用平面过街方式
B.人行过街横道长度大于16米应设置人行过街安全岛
C.人行过街横道宽度不应小于3米
D.路段上有公交停靠站,其周边的过街人行设施应该设置于公交停靠站的下游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第6.2.5条规定,位于路段的公交停靠站,其周边的人行过街横道宜设置在公交停靠站上游。
16.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厢服务水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平均车厢舒适度应低于普线
B.当规划线路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小于2时,不应降低车厢的平均舒适度标准
C.当运营线路某一断面的平均车厢舒适度低于标准规定的等级要求的总时间超过一天运营时间的30%,应增加运能
D.列车车厢舒适度按照车厢的站席密度划分为5个等级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第5.1.4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车厢舒适度由高到低可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车厢舒适度的技术特征指标宜符合表5.1.4(见下图)的规定。普线平均车厢舒适度不宜低于C级,快线平均车厢舒适度不宜低于B级。当线路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大于2.5时,平均车厢舒适度可适当降低。
表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等级车厢舒适度技术特征指标

17.下列关于道路通行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基本通行能力为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B.道路可能通行能力为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和所选用的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C.道路设计通行能力为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和所选用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通道路上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D.道路设计通行能力为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和所选用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答案: C
解析: 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成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类。
(1)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
(2)可能通行能力是指一已知公路的一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
(3)设计通行能力是指一设计中的公路的一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
18.根据《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在城镇建成区外,( )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应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小于50m。
A.高速铁路
B.普通铁路
C.普通铁路
D.市域铁路
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第5.4.1条规定,城镇建成区外高速铁路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应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小于50m;普速铁路干线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应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小于20m;其他线路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应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小于15m。
19.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构建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下列线路属于走廊类的是( )。
A.京港澳
B.大陆桥
C.川藏
D.夏蓉
答案: B
解析: 加快构建7条走廊。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的辐射作用,加强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建设京哈、京藏、大陆桥、西部陆海、沪昆、成渝昆、广昆等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优化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的主骨架结构。
20.对于规划人口3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下列关于城市内部综合交通系统服务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中心区主干路平均行程车速不低于30km/小时
B.城市中心区快速路平均行程车速不低于40km/小时
C.95%的通勤出行单程时耗控制在60分钟以内
D.85%的通勤出行单程时耗控制在40分钟以内
答案: C
解析: AB两项,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3.0.5条第4款规定,应通过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设施建设保障城市道路运行的服务水平。城市干线道路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不应低于表3.0.5(见下图)的规定。
表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低限(km/h)

CD两项,第3.0.5条第3款规定,城市内部出行中,95%的通勤出行的单程时耗,规划人口规模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应控制在60min以内(规划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可适当提高),100万以下城市应控制在40min以内。
21.关于城市供水规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大型供水厂规模应按多年平均用水量确定
B.供水设施防洪排涝标准与所在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一致
C.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可作饮用水体
D.应急供水应先满足城市重点工业用水需求
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第3.2.1条规定,给水工程设计规模应满足供水范围规划年限内的最高日用水量。
B项,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第6.2.1条规定,城市给水系统中的工程设施不应设置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地区,洪水淹没及低洼内涝地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设置在河岸及河床稳定的地段。工程设施的防洪及排涝等级不应低于所在城市设防的相应等级。
C项,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一次划分为五类,其中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素饵场等。
D项,根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第3.2.3条规定,城市给水系统的应急供水规模应满足供水范围居民基本生活用水水量的要求。
22.下列关于城市内涝原因,错误的是( )。
A.城市湖泊水系被填埋
B.地面硬化面积增加
C.雨水管道断接
D.道路红线宽度变窄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中“二、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一)实施河湖水系和生态空间治理与修复。保护城市山体,修复江河、湖泊、湿地等,保留天然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恢复并增加水空间,扩展城市及周边自然调蓄空间。
(二)实施管网和泵站建设与改造。改造雨水口等收水设施,确保收水和排水能力相匹配,改造雨水排口、截流井、阀门等附属设施,确保标高衔接、过流断面满足要求。
(三)实施排涝通道建设。注重维持河湖自然形态,避免简单裁弯取直和侵占生态空间,恢复和保持城市及周边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因地制宜恢复因历史原因封盖、填埋的天然排水沟、河道等,利用次要道路、绿地、植草沟等构建雨洪行泄通道。
(四)实施雨水源头减排工程。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积极落实“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改造后的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量不应增大。要提高硬化地面中可渗透面积比例,因地制宜使用透水性铺装,增加下沉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等软性透水地面,建设绿色屋顶、旱溪、干湿塘等滞水渗水设施。优先解决居住社区积水内涝、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等问题,通过断接建筑雨落管,优化竖向设计,加强建筑、道路、绿地、景观水体等标高衔接等方式,使雨水溢流排放至排水管网、自然水体或收集后资源化利用。
23.下列关于城市燃气规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规划设计采用小时用气量和日用气量
B.城市燃气管道分高压和低压两级
C.燃气气源尽可能采用多种气源
D.燃气调压站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附近
答案: B
解析: 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压力可分为四级,具体见下图。
表 城市燃气输配管压力分级

24.关于城市供电规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0kV以上的城市电源变电站应尽量远离城市中心区
B.核电为低碳清洁能源
C.城市供电系统包括城市电源和配电网两部分
D.热冷电三联供方式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的住宅项目
答案: B
解析: 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第5.4.2条规定,对用电量很大,负荷高度集中的市中心高负荷密度区,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可采用220kV及以上电源变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布置。(A项错误)
第5.4.3条规定,除本规范第5.4.2条情况外,规划新建的110kV以上电源变电所应布置在市区边缘或郊区、县。
城市供电系统由电源、送电网、配电网三部分组成。(C项错误)
核电是清洁低碳能源。核电是通过核裂变能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不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固体微粒,也不排放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同时,随着先进核电技术的日益成熟使用后的乏燃料会转化为新的可裂变燃料,这些燃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可重新使用。
燃气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按照供应范围,可以分为区域型和楼宇型两种。区域型系统主要是针对各种工业、商业或科技园区等较大的区域所建设的冷热电能源供应中心。楼宇型系统则是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如写字楼、商厦、医院及某些综合性建筑所建设的冷热电供应系统。(D项错误)
25.下列关于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疗垃圾应与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分开处理
B.生活垃圾转运站应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外围
C.公共厕所设置应以附属式为主,独立式公厕为辅
D.常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有单位人口垃圾量指标法
答案: B
解析: 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应尽量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垃圾产生量最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
26.下列关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采用统一的平面坐标系
B.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C.道路竖向规划应与道路两侧用地的控制高程、地形地物等相结合
D.规划地块高程低于场地外道路设计标高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第6.0.2条规定,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满足地面排水的规划要求;地面自然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小于0.3%时应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②除用于雨水调蓄的下凹式绿地和滞水区等之外,建设用地的规划高程宜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的地面高程或地面雨水收集点高出0.2m以上,小于0.2m时应有排水安全保障措施或雨水滞蓄利用方案。
27.当工程管线交叉时,应根据( )的高程确定交叉点的高程。
A.电力管线
B.再生水管道
C.雨水管道
D.供水管道
答案: C
解析: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第4.1.12条规定,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管线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通信、电力、燃气、热力、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和排水管线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敷设。
第4.1.13条规定,工程管线交叉点高程应根据排水等重力流管线的高程确定。
28.下列关于5G基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G基站比4G基站服务半径大
B.5G基站比4G基站耗能低
C.5G基站比4G基站延时低
D.5G基站不能建在公共建筑屋顶
答案: C
解析: 5G指第五代通讯技术:从1G到4G,使用的电波频率越来越高,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就更丰富,从而传输速率就越高。5G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波长为毫米级、超宽带、超高速度、延迟超低。ITU 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多进多出)。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5G:基站小,功率低,信号好,辐射小。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
29.下列关于地质灾害表述错误的是( )。
A.海水入侵属于地质灾害
B.地质灾害预报由应急管理部门发布
C.评价踩空塌陷灾害等级的主要指标是灾害影响范围
D.地质灾害的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警示标志
答案: B
解析: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
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30.下列有关消防规划布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建设用地内应推广建造一级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B.消防站布局应以接警后5min消防车可到达的范围划分片区
C.特勤消防站可分为一级和二级
D.可以结合综合性建筑物设置消防站
答案: C
解析: 按照消防站责任区的地域类型,城市消防站分为陆上消防站、水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
陆上消防站按照扑救火灾的类型分为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按照规模大小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消防辖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是:陆上消防站在接到火警后按正常行车速度5min内可以到达辖区边缘,水上消防站在接到火警后,按正常行船速度30min可以到达辖区边缘。
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第3.0.3条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内,应建造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控制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严格限制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根据《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第3.0.12条规定,消防站不宜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当必须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时,消防站应自成一区,并应有专用出入口。
31.下列适合用于遥感影像自动识别监督分类的方法是( )。
A.因子分析
B.特征向量分析
C.聚类分析
D.回归分析
答案: B
解析: 在机器学习中,监督型学习就是有训练样本,带有属性标签,也可以理解成样本有输入有输出。训练数据是特征向量与其对应的标签,同样通过计算新的特征向量得到所属的标签。无监督学习就是聚类,事先不知道样本的类别,通过某种办法,把相似的样本放在一起归位一类;所有的回归算法和分类算法都属于监督学习。回归和分类的算法区别在于输出变量的类型,定量输出称为回归,或者说是连续变量预测:定性输出称为分类,或者说是离散变量预测。分类是一种基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确定因变量所属类别的技术。在拿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先区别这是一个回归分析的问题还是一个分类的问题。
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是一种有先验类别标准的分类方法。首先要从欲分类的图像区域中选定一些训练样区,在这些训练样区中地物的类别是已知的,通过学习来建立分类标准,然后计算机将按同样的标准对整个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它是一种由已知样本外推未知区域类别的方法。即从图像上已知目标类别区域中提取数据统计出代表总体特征的训练数据,然后进行分类。采用这种方法必须事先知道图像中包含哪几种地物类别。
非监督分类是一种无先验类别标准的分类方法。对于待研究的对象和区域,没有已知类别或训练样本作标准,而是利用图像数据本身能在特征测量空间中聚集成群的特点,先形成各个数据集,然后再核对这些数据集所代表的物体类别。当图像中包含的目标不明确或没有先验确定的目标时,则需将像元先进性聚类,用聚类方法(研究如何在没有训练的条件下把样本划分为若干类)将遥感数据分割成比较匀质的数据群,把它们作为分类标准。在此类别的基础上确定其特征量,继而进行类别总体特征的测量。
32.关于信息系统元数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共享
B.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数据集的高效利用
C.便于用于查询检索地理空间数据
D.元数据可以代替信息资源数据体进行分析
答案: D
解析: 元数据的英文名称是“Metadata”,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空间元数据标准内容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目录信息,主要用于对数据集信息进行宏观描述,它适合在数字地球的国家级空间信息交换中心或区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管理和查询空间信息时使用。第二层是详细信息,用来详细或全面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空间元数据标准内容,是数据集生产者在提供空间数据集时必须要提供的信息,元数据之所以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数据,发现和描述数据的来龙去脉。Metadata的应用目的:
①确认和检索,主要致力于如何帮助人们检索和确认所需要的资源,数据元素往往限于作者、标题、主题、位置等简单信息,Dublin Core是其典型代表。
②著录描述,用于对数据单元进行详细、全面的著录描述,数据元素囊括内容、载体、位置与获取方式、制作与利用方法、甚至相关数据单元方面等,数据元素数量往往较多,MARC、GILS和FGDC/CSDGM是这类Metadata的典型代表。
③资源管理,支持资源的存储和使用管理,数据元素除比较全面的著录描述信息外,还往往包括权利管理、电子签名、资源评鉴、使用管理、支付审计等方面的信息。
④资源保护与长期保存,支持对资源进行长期保存,数据元素除对资源进行描述和确认外,往往包括详细的格式信息、制作信息、保护条件、转换方式、保存责任等内容。
33.下列不属于数据库设计步骤的是( )。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应用设计
D.物理设计
答案: C
解析: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6个阶段:①需求分析;②概要设计;③逻辑结构设计;④物理设计阶段;⑤数据库实施阶段;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34.下列不属于地理实体空间关系的是( )。
A.拓扑关系
B.距离关系
C.比例关系
D.方向关系
答案: C
解析: 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度量关系。拓扑关系描述地理实体之间的相邻、关联、包含等空间关系。方向关系又称为方位关系、延伸关系,它定义了地物对象之间的方位。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空间对象之间的距离关系,可以用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时间距离等来描述。
35.下列应用分析技术不适合采用适宜性分析模型的是( )。
A.城市选址
B.道路拓宽规划
C.土壤污染过程模型
D.农作物种植规划
答案: C
解析: 适宜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经常用到的。其应用范围基本分为5大类: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区用地的评价,四是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五是项目选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
36.不能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获得的是( )。
A.集水区
B.湿地分布
C.视线通廊
D.地形坡向
答案: B
解析: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其他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一般认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DEM是零阶单纯的单项数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础上派生。
由于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测绘、水文、气象、地貌、地质、土壤、工程建设、通讯、军事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工程建设上,可用于如土方量计算、通视分析等;在防洪减灾方面,DEM是进行水文分析如汇水区分析、水系网络分析、降雨分析、蓄洪计算、淹没分析等的基础;在无线通讯上,可用于蜂窝电话的基站分析等等。
37.下列数据处理方法,不属于时空数据预处理的是( )。
A.数据集成
B.数据归约
C.数据清洗
D.数据备份
答案: D
解析: 大数据蕴含巨大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从现实世界中采集的数据大体上都是不完整,不一致的脏数据,无法直接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或分析挖掘的结果差强人意。为了提高数据分析挖掘的质量,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归约、数据变换。
38.假定某房地产项目预测投资报酬率为9%,投资风险补偿率为5%,则其一般报酬率为( )。
A.14%
B.9%
C.5%
D.4%
答案: D
解析: 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有更高的风险补偿率(p),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补偿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参照市场情况主观规定的。风险补偿率包括流动性风险补偿率、违约风险补偿率、期限风险补偿率。预期投资报酬率=风险补偿率+一般报酬率。故一般报酬率=预期投资报酬率-风险补偿率=9%-5%=4%。
39.下列不属于CIM的数据是( )。
A.BIM
B.loT
C.GIS
D.CPI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第2.0.1条规定,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l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
40.城市土地因位置的差异而取得差额利润的是( )。
A.绝对地租
B.相对地租
C.级差地租Ⅰ
D.级差地租Ⅱ
答案: C
解析: 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资于等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生的利润不相同,因而所支付地租也就不同,这样的差别地租就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可分为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Ⅰ和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
41.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属于房地产的( )。
A.一级市场
B.二级市场
C.三级市场
D.四级市场
答案: A
解析: 一级市场:卖方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代表国家把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企业或开发公司。
二级市场:卖方是土地的使用者买方也是土地的使用者,所以二级市场是土地使用者之间的使用权交易市场。
三级房地产市场:则是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市场,买卖的是旧房,即二手房市场。
42.当内部收益率等于贴现率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B.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C.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D.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答案: C
解析: 效益—成本分析亦称“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非公共行业的管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对某一大型项目的无形收益(Soft benefits)进行分析。
内部收益率就是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贴现率: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贴现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贴现率通常用于财经预测,企业财经管理和特定融资实务中的测算用字。例如,用适当的贴现率来预测经济发展、企业财务成长测算、投资预测与回报测算、资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等等。贴现率不一定大于利率。即贴现率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利率。一般贴现率小于市场利率,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利用两者之差进行牟利。
43.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推动城市形成的直接动力是( )。
A.专业分工
B.范围经济
C.比较利益
D.集聚经济
答案: D
解析: 经济学中有三个基本的原理可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即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和集聚经济原理。这些原因我们就称之为城市形成的“集聚力”。
44.下列经济增长模型,反应需求指向的是( )。
A.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B.投入产出模型
C.城市基础部门增长模型
D.哈罗德-多马模型
答案: C
解析: 需求指向理论的基本观点(The Demand-orientated Model):认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输出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地方产业部门)也达到相应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主要包括城市基础部门模型、凯恩斯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综合分析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特别是分析和考察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产品生产与消耗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
45.房地产价值的双源性来源于( )。
A.住房价值
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C.土地价值
D.建筑周边设施
答案: C
解析: 房地产价值的双源性是由于土地价值的双源性造成的,而土地价值的双源性又源于土地本身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土地是一种自然物,具有自然资源属性。另一方面,土地又是社会产物,追加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凝结又增加了土地价值,具有社会资源属性。
46.下列不适用中心地理论的选项是( )。
A.流域环境整治
B.城市建设
C.城镇体系规划
D.村庄布点规划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的基本特征是每一点均有接收一个中心地的同等机会,一点与其他任一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正比,而不管方向如何,均有一个统一的交通面。从“均质平原和经济人”假设条件出发,克里斯塔勒推导了在理想地表上的聚落分布模式。故选择A项。
47.在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土地所有权在经济学上的实现是( )。
A.地租
B.地价
C.利润
D.税收
答案: A
解析: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占有、支配和使用土地的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地关系及其人与人关系的法定结合方式。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就是地租。
土地所有权的两种形式: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
4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首位度最低的是( )。
A.江苏
B.宁夏
C.陕西
D.吉林
答案: A
解析: 首位城市的概念已经被普遍使用,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首位度,已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
49.下列关于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比例关系(B/N)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综合性城市通常B/N小
B.地方性中心城市通常B/N大
C.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通常B/N大
D.城市开发区通常B/N大
答案: B
解析: 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在规模相似的城市,B/N也会有差异。专业化程度高、与大城市的距离影响其比例。老城与新城也会产生差异。由下表可知B项错误。

50.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 )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A.通勤圈
B.生活圈
C.经济圈
D.功能圈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51.下列可以用来分析城市吸引力范围的方法是( )。
A.聚类分析法
B.区位平衡法
C.回归分析模型
D.潜力模型
答案: D
解析: 划分结节区域,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是研究城市间、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很明显,它也是城市体系、城市经济区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如果不能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范围,城市空间分布体系规划等工作就无从做起。主要方法有经验的方法和理论的方法两类。理论的方法又包含断裂点公式和潜力模型。
52.下列属于城市经济区组织原则的是( )。
A.效益原则
B.联系方向原则
C.市场原则
D.交通原则
答案: B
解析: 城市经济区组织原则包括:中心城市原则、联系方向原则、腹地原则、可达性原则、过渡带原则、兼顾行政区单元完整性的原则。
53.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 )。
A.天然性
B.稀缺性
C.整体性
D.地域性
答案: A
解析: 《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资源,指生物、水、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自然保护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增殖(指可更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继续利用的能力,求得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的总称,它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狭义上的文化资源是指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将历史文化当成是一种社会资源来看待是史学观念上的巨大变化。
54.城市实体地域相当于( )。
A.城市建成区
B.城市边缘区
C.城市中心区
D.城市功能区
答案: A
解析: 城区实体地域指城区实际建成的空间范围,是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空间地域,是划定城区范围的依据。
55.最早提出“差序格局”用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学者是( )。
A.晏阳初
B.梁漱溟
C.费孝通
D.李景汉
答案: C
解析: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56.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下列服务不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是( )。
A.儿童健康服务
B.就业创业服务
C.住房改造服务
D.社区志愿服务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儿童健康服务、就业创业服务、住房改造服务均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故选择D项。
57.根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下列关于完善住房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B.在义务教育阶段,租房者和购房者所享受的权利不一样
C.要以人口流入大的城市为重点,适当提高保障性住房比例
D.在人口流入大的城市,要研究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住房困难问题
答案: B
解析: 根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二十五)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建立住房和土地联动机制,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加快住房租赁法规建设,加强租赁市场监管,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权益。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单列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主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
58.下列关于社会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街头拦访抽样属于随机调查
B.抽签抽样属于非随机调查
C.定额抽样不属于非随机调查
D.滚雪球抽样适用于主体不明确的调查
答案: D
解析: 滚雪球又称裙带抽样、推荐抽样,是一种在稀疏总体中寻找受访者的抽样方法。
滚雪球抽样是指先随机选择一些被访者并对其实施访问,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所研究目标总体的调查对象,根据所形成的线索选择此后的调查对象。滚雪球抽样往往用于对稀少群体的调查。在滚雪球抽样中,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配额抽样也称“定额抽样”,是指调查人员将调查总体样本按一定标志分类或分层,确定各类(层)单位的样本数额,在配额内任意抽选样本的抽样方式。配额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配额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事先对总体中所有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类,这些属性、特征我们称之为“控制特性。”例如市场调查中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文化程度等等。然后,按各个控制特性,分配样本数额。但它与分层抽样又有区别,分层抽样是按随机原则在层内抽选样本,而配额抽样则是由调查人员在配额内主观判断选定样本。
59.下列社会调查所取得的资料适用于定量分析的是( )。
A.开放式问卷
B.封闭式问卷
C.座谈会
D.个别访谈
答案: B
解析: 封闭式调查问卷:选择题(多选、单选),针对性强效率高,便于统计分析;开放式调查问卷:填空题,可作为典型案例,可能需要绘图,不便于统计分析,可作为补充材料。
60.依据《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养老设施规划说法错误的是( )。
A.现状老龄人口占比大的城市,要增加养老设施规划用地
B.在编制市域国土空间规划时,对重点养老设施项目要明确位置
C.在编制详细规划时,对重点养老设施项目要明确位置和指标
D.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3公顷以内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三)保障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规模”。各地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作用,落实“多规合一”,在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应当根据本地区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趋势,因地制宜提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规模、标准和布局原则。对现状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和老龄化趋势较快的地区,应适当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组织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审查时要严格把关,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模达标、布局合理。
“(四)统筹落实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编制详细规划时,应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养老服务设施数量、结构和布局需求,对独立占地的养老服务设施要明确位置、指标等,对非独立占地的养老服务设施要明确内容、规模等要求,为项目建设提供审核依据。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相应国家标准规范,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已建成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应结合城市功能优化和有机更新等统筹规划,支持盘活利用存量资源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保证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
“(七)明确用地规划和开发利用条件”。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养老院等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一般应单独成宗供应。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3公顷以内。出让住宅用地涉及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在土地出让公告和合同中应当明确配建、移交的养老服务设施的条件和要求,鼓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兼容建设医卫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5公顷以内,在土地出让时,可将项目配套建设医疗服务设施要求作为土地供应条件并明确不得分割转让。
6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 )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A.自治、法治、德治
B.政治、自治、法治
C.自治、德治、智治
D.德治、法治、智治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二十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市县巡察,强化基层监督,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推广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等清单制,规范村级组织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推行村级基础信息统计“一张表”制度,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62.下列活动不属于国土空间规划公众参与的是( )。
A.规划方案公示
B.专家意见咨询
C.居民需求调查
D.规划合法性审查
答案: D
解析: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形式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展览系统,规划方案听证会、研讨会,规划过程中的民意调查,规划成果网上咨询等。
63.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组成
B.城市生态系统不需要人为干预,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C.城市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比自然生态系统多
D.公园和居住区都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 B
解析: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然调节而保持平衡功能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显得很弱,城市需要不断的人为干预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形态更多地有人为干预痕迹,功能上也更强调对人的服务。
64.海绵城市径流总量控制指标是( )。
A.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B.雨水下渗减排总量
C.雨水储存总量
D.雨水强总排量
答案: A
解析: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为一一对应关系。
65.雾霾中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两者分别占雾霾的比例( )。
A.相同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确定
答案: C
解析: 雾霾包括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化石燃料如柴油燃烧时尾气中直接排放的颗粒是“一次颗粒”,占雾霾总量的24%左右。对雾霾贡献最大的是“二次颗粒”占到其总量的约50%左右。“二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大气后,在一定的水雾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氨及VOC等物质发生气溶胶反应形成的颗粒。氮氧化物在天空遇水就变成硝酸,硫氧化物氧化遇水就是硫酸。如果我们不使用化肥就只能形成酸雨形不成雾霾。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向大气中释放了一定规模的氨,氨在大气中呈碱性,酸碱中和生成硝酸铵盐、硫酸铵等固体细颗粒,这些细颗粒才是PM2.5的主要来源。头发丝大概是70微米左右,肉眼的分辨率在60微米左右,一个PM2.5的颗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当无数个PM2.5悬浮在天空中就可以遮天蔽日。
66.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属于生态恢复措施的是( )。
A.河岸护砌
B.湿地保护
C.棕地治理
D.物种恢复
答案: A
解析: “棕地”的概念早在1980年美国《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Comprehensive Envionmental Response,Compensation and liability Act,CERCLA)中就已经提出,主要是解决旧工业地上的土壤污染问题。相对成熟的是美国环境保护局1994年的定义:棕地是被遗弃、闲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及设施,这些地区的扩展或再开发会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因此变得复杂。欧洲经济与棕地更新网络行动组(CAEBRNET)有类似定义:棕地是那些由于之前土地使用者带来了不良影响,已经受到或将要受到污染的土地,包括被废弃或仍在使用的。
生态恢复:人们有目的地把一个地方改建成定义明确的、固有的、历史上的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竭力效仿那种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及其变迁过程。中国对生态恢复的理解包括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
生态恢复特征:①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理想状态。生态恢复并不完全是自然的生态系统次生演替,人类可以有目的地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干预。②强调生态完整性恢复。生态恢复并不是个物种的简单恢复,而是对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和持续性进行全面的恢复。③强调应用生态学过程的重要性。演替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和特征,生态恢复本质上是生物物种和生物量的重建,以及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恢复的过程。
生态恢复可以应用于自然或者人为影响下的生态破坏、被污染土地的治理,包括灾后重建、棕地恢复、湿地保护、城市绿地建设等。
67.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下列区域必须划入水土保持极重要区的是( )。
A.坡度为20度,植被覆盖度为80度的灌丛
B.坡度为25度,植被覆盖度为85度的森林
C.坡度为25度,植被覆盖度为80度的灌丛
D.坡度为20度,植被覆盖度为90度的森林
答案: B
解析: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第A1.1.2条规定,通过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地形特征的差异评价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的相对重要程度。一般地,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相对较高,植被覆盖度越高、坡度越大的区域,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越高。将坡度不小于25度(华北、东北地区可适当降低)且植被覆盖度不小于80%的森林、灌丛和草地确定为水土保持极重要区:在此范围外,将坡度不小于15度且植被覆盖度不小于60%的森林、灌丛和草地确定为水土保持重要区。不同地区可对分级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同时结合水土保持相关规划和专项成果,对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68.下列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尽早达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早日实现
B.碳达峰指CO2排放总量在某一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
C.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有助于碳中和
D.碳中和指人为活动直接CO2排放量与CO2吸收量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平衡
答案: D
解析: 碳达峰:广义来说,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介绍,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69.下列不属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目标的是( )。
A.大气污染防治
B.水环境治理
C.区域噪音污染防治
D.土壤污染防治
答案: C
解析: 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70.下列关于农业污染说法错误的是( )。
A.过量使用农药是面源污染
B.大量使用化肥是面源污染
C.集中的水产养殖场是面源污染
D.大型集约化养鸡场是点源污染
答案: D
解析: “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在数学模型中常用一点表示以简化计算,如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由排放口集中汇入江河湖泊。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如没有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等,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耕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包括:①农药污染。②化肥污染。③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④农膜污染。⑤秆焚烧污染。
71.下列关于黑土地的分布地带,正确的是( )。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北亚热带
答案: A
解析: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它以纯黑色为显著特征,只能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因此又名寒地黑土;又由于其形成需要经过淋溶作用,又名淋溶黑土。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和一块红化黑土区,分别是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南美洲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其中潘帕斯草原为亚热带红化黑土。
72.根据行业、产业特点,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不同的出让方式是( )。
A.最高年限出让制
B.周期出让制
C.固定年限出让制
D.弹性出让年期制
答案: D
解析: 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是指在工业用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内,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周期、用地单位经营水平及产业政策合理确定的出让年限。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的推行,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用地的盲目性,避免企业因产业转型升级或市场变化等造成土地低效利用和闲置。同时,较一次性取得50年法定最高年期工业用地使用权的方式而言,也有利于企业减少前期的支出成本。
“弹性土地使用年限”政策的本意是希望在合理的年限内对土地产出效益低下的土地使用权人所占有的土地进行合理合法的处置。
73.《“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农村承包地( )分置制度。
A.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B.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
C.承包权、使用权、抵押权
D.使用权、经营权、抵押权
答案: A
解析: 根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四十二)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依法依规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
74.根据《关于严格耕地用地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列行为中,需要实行年度“进出平衡”管理的是( )。
A.根据市场需求将种粮食改为种果树
B.根据国家计划将耕地改为林地
C.河流水面自然扩大导致耕地变为水域
D.村民建造住房及附属用房
答案: A
解析: 严格管控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严格控制新增农村道路、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确需使用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
考虑到今后生态退耕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自然灾害损毁还会导致部分耕地不能恢复,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等因素,不可避免会造成现有耕地减少。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有必要根据本级政府承担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即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进出平衡”首先在县域范围内落实,县域范围内无法落实的,在市域范围内落实;市域范围内仍无法落实的,在省域范围内统筹落实。
75.以下矿产资源中,对国家经济影响最小的是( )。
A.天然气
B.稀土
C.钾盐
D.花岗岩
答案: D
解析: 我国已查明钾盐资源储量不大,尚难满足农业对钾肥的需求。因此,钾盐矿被国家列入急缺矿种之一。
中国已知花岗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且分布广泛。
我国资源总量较大,品种齐全,然而人均占有量较少,优劣势并存,概括起来就是“大宗不大、稀有不稀”。铜、铁、锰、铝、天然气及石油等资源较为短缺,这些矿产均为我国工业用量较大的支柱性资源。稀土、锌等稀有金属则相对较为丰富,被广泛用于电子与材料工业、新兴能源产业等。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稀有金属的产量与短缺矿产的消费量都位居国际前列。
76.根据《矿产资源法》,不属于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划定条件的是( )。
A.列入国家建设规划的
B.储量大
C.质量好
D.开发前景好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矿产资源法》及本细则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取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探矿权人。
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采矿权人。
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是指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资源稀缺、贵重程度确定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批准开采的矿种。
国家规划矿区,是指国家根据建设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为建设大、中型矿山划定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
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划定的,尚未列入国家建设规划的,储量大、质量好、具有开发前景的矿产资源保护区域。
77.下列地下水受气候影响最小的是( )。
A.包气带水
B.风化裂隙
C.潜水
D.承压水
答案: D
解析: 受气候影响很小的地下水是承压水。承压水也称为自流水,是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特征:承压水是因为限制在两个隔水层之间而具有一定压力,特别是含水层透水性越好,压力越大,人工开凿后能自流到地表。因有隔水顶板存在,承压水不受气候的影响,动态较稳定,不易受污染。承压水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及沉积条件有密切关系,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构造条件,地下水即可形成承压水。一般来说,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有两种:一为向斜构造盆地,也称为自流盆地;二为单斜构造自流斜地。但是,自然中的自流盆地与自流斜地的含水层,埋藏条件是很复杂的,往往在同一个区域内的自流盆地和自流斜地,可埋藏多个含水层,它们有不同的稳定水位与不同的水力联系,主要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当地形和构造一致时,即为正地形,下部含水层压力高,若有裂隙穿越上下含水层,下部含水层的水通过裂隙补给上部含水层;反之,含水层通过一定的通道补给下部的含水层,这是因为下部含水层的补给与排泄区常位于较低的位置。
78.下列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质灾害
B.我国西南地区容易形成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等
C.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基岩山区
D.泥石流主要由施工开挖和弃土造成的
答案: B
解析: 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滑坡、泥石流构成的灾害系统。
城市规划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有时也把泥石流归为地质灾害。寒潮不属于地质灾害。
79.下列海岸线划分错误的是( )。
A.红树林属于严格保护区
B.珊瑚礁属于严格保护区
C.优质沙滩属于限制发展区
D.港口航运设施属于优化利用发展区
答案: C
解析: 根据《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自然岸线应划为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优质沙滩、典型地质地貌景观、重要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所在海岸线。
严格保护岸线按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本行政区域内严格保护岸段名录,明确保护边界,设立保护标识。
除国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的保护范围内构建永久性建筑物、围填海、开采海砂、设置排污口等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十条规定,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应划为限制开发岸线。
限制开发岸线严格控制改变海岸自然形态和影响海岸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活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严格海域使用审批。
第十一条规定,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应划为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工业与城镇、港口航运设施等所在岸线。
优化利用岸线应集中布局确需占用海岸线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占用岸线长度,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优化海岸线开发利用格局。
80.下列关于海上风力发电机塔架机组占地面积计算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塔架中心点至基础外缘线点外扩5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B.风轮最外缘50米处
C.风电机组最外缘50米处
D.塔身最外缘50米处
答案: A
解析: 根据《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用海面积和范围按照风电设施实际占用海域面积和安全区占用海域面积界定。海上风电机组用海面积为所有风电机组塔架占用海域面积之和,单个风电机组塔架用海面积一般按塔架中心点至基础外缘线点再向外扩50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计算;海底电缆用海面积按电缆外缘向两侧各外扩10m宽为界计算:其他永久设施用海面积按《海籍调查规范》的规定计算。各种用海面积不重复计算。
二、多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下列关于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做法,正确的有( )。
A.供轮椅者使用的坡道,可以为直角形
B.坡道起点的扶手应水平延伸不小于0.3米
C.设置扶手的轮椅坡道侧面临空时,应采取安全阻挡措施
D.踏步应采用突缘为直角的形式
E.无障碍出入口平台应加设雨篷
答案: ACE
解析: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第3.4.1条规定,轮椅坡道宜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
第3.4.7条规定,轮椅坡道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第3.8.2条规定,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
第3.6.1条第3点规定,不应采用无踢面和直角形突缘的踏步。
第3.3.2条第6点规定,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上方应设置雨棚。
2.下列关于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建筑的安全疏散出口应尽量集中布置
B.旅馆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C.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3级
D.每个建筑防火分区应设1个疏散口
E.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答案: B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2条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三、四级。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
第5.5.2条规定,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第5.5.8条规定,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第B.0.1条规定,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第5.5.13条规定,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医疗建筑、旅馆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3.依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标准》,下列不属于城市干线道路大类的有( )。
A.集散道路
B.Ⅲ级主干路
C.次干路
D.Ⅱ级主干路
E.Ⅰ级支路
答案: ACE
解析: 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12.2.1条规定,按照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城市道路应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三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中类和八个小类。
第12.2.2条规定,城市道路小类划分应符合表12.2.2(见下图)的规定。由表可知,Ⅱ级主干路、Ⅲ级主干路属于城市干线道路大类。
表 城市道路功能等级划分与规划要求(部分)

4.下列关于内陆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一般为海(河)对外港口功能在内陆城市的延伸
B.一般作为内陆城市的地区性货物集散中心
C.是内陆城市依照国内有关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国内商港
D.内陆城市货运枢纽的统称
E.内陆城市河港的统称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2.0.14条规定,内陆港inlAnd port:在内陆城市依照国内有关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国内商港,一般作为地区性货物集散中心,通常为海(河)对外港口功能在内陆城市的延伸。
5.下列指标常用于衡量城镇用水效率的有( )。
A.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C.城镇污水处理率
D.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
E.节水器具普及率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城市节水评价标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市居民生活日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等均为反映用水效率的常用指标。
6.下列关于城市能源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源热泵供热属于可再生能源供热
B.市区内新建变电站应采用户内式
C.变电站可以与其他建筑合建
D.实行峰谷电价可以提高电网高峰负荷
E.推广绿色建筑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答案: ACE
解析: 城市变电所(站)的结构型式选择:①边缘、郊区(全户外、半户外);②市区内新建(户内、半户内);③市中心新建(户内);④高层、繁华(小型户内);⑤可与其他建筑混合建设或建设地下变电所。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地源热泵利用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
峰谷电价也称“分时电价”。按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分别计算电费的一种电价制度。高峰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集中,供电紧张时的用电,如在白天,收费标准较高;低谷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少、供电较充足时的用电,如在夜间,收费标准较低。实行峰谷电价有利于促使用电单位错开用电时间,充分利用设备和能源。
建筑业是城市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而绿色建筑是重中之重。从减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看,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点之一。
7.下列技术可以用于城市三维数据采集的有( )。
A.干涉雷达
B.激光雷达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摄影测量
E.虚拟现实
答案: ABCD
解析: 激光雷达是一种工作在从红外到紫外光谱段的雷达系统,其原理和构造与激光测距仪极为相似。快速获取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数据或数字表面数据是机载LIDAR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的前提,因此,开展机载LIDAR数据精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提高机载LIDAR数据精度做了大量研究。
干涉雷达可以全天时、全天候、近实时地获得大面积地球表面三维地形信息,空间分辨率高,对大气和季节的影响不敏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又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以及各种工程应提供空间基础数据,同时服务于非地形领域,如工业、建筑、生物、医学、考古等领域。
8.下列选项中,属于遥感影像“伪变化”造成的原因有( )。
A.太阳光照条件
B.大气吸收散射
C.传感器响应
D.生态修复
E.植被物候变化
答案: ABCE
解析: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一门根据遥感图像和参考数据不同时相的观测来提取、描述感兴趣物体或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定量分析、确定其变化的理论和方法。
变化检测的前提是实际变化在灰度或纹理上的表现能够从其他干扰因素中分离出来,这些干扰因素包括:大气、物候、日照以及传感器等变化引起的图像灰度值的变化。
9.下列经济增长模型中,属于供应指向的模型有( )。
A.城市基础部门增长模型
B.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C.凯恩斯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D.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E.城市外生增长模型
答案: BD
解析: 外生增长模型,在假设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是外生给定的前提条件下研究经济增长的特征和规律的模型。代表性的外生增长模型有:索洛模型、拉姆齐模型等。
需求指向模型:是研究来自城市域外的市场需求作为城市经济增长动力的模型;它根据来自城市域外的市场需求,分析城市经济发生增长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城市基础部门模型和凯恩斯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供给基础模型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城市区位资源和生产能力条件好,就能获得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供给基础决定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是根据城市资源和要素的生产能力,分析城市经济发生增长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累积因果效应经济增长模型。
10.为减少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A.根据排放量征收污染税
B.购车时征收污染税
C.征收汽油税
D.鼓励公共交通
E.道路拓宽
答案: ACD
解析: 目前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改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装置和燃油质量,使汽车排气污染减少;
(2)加强对在用车的维护保养,每年对汽车进行尾气检测,可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鼓励发展环保型汽车,推广清洁能源,电动汽车;
(4)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量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D项正确)
(5)通过法律法规对汽车尾气排放加以限制,如根据排放量征收污染税;(A项正确)
另外,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的措施有:①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道路。在建设新的城区道路时,根据城市的建设布局,进行详细的交通调查,科学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位置和设计流量;②合理设置单行道和红绿灯设置单行道是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的主要方法。而简单的拓宽道路并不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措施。(E项错误)
汽油税一般指燃油税,是指政府对燃油在零售环节征收的专项性质的税收。通过征税的功法从油价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养路等费用。其基本原理是:车辆类型及行驶里程长短,载货量大小是与耗油量的多少紧密相连的,耗油越多证明其享有使用公路的权力越多,因此,包含在油价中上交的燃油税就随之增多,对公路养护所尽的义务也就越多。燃油税“专款专用”的性质决定了其属于“特定受益税”。燃油税对于形成“多用油多负担,少用油少负担”的公平机制和促进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C项正确)
污染税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污染者要按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数量缴纳一定的费用,并且这种收费是强制性的、无偿的、固定的。购车时征收污染税不符合征收污染税的前提条件。(B项错误)
11.不适用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分析方法有( )。
A.元胞自动机
B.城市体检评估
C.主成分分析法
D.增长率法
E.类比法
答案: ABC
解析: 大中城市人口规模较大,经济与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时间序列模型、增长率法等数学模型在大中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时较常采用,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回归模型、增长率法、分项预测法。
小城镇规模较小,在受到近邻大中城市经济与产业辐射后,城镇规模易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回归、增长率等数学模型难以应用。因此,在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过程中,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区域层面估测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常有的方法有区域人口分配法、类比法、区位法。
12.十四五规划指出,以( )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A.城市群
B.都市圈
C.区域发展
D.乡村振兴
E.产城融合
答案: AB
解析: 国家层面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13.下列关于抚养比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抚养比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B.老龄人口抚养比指老年人口数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C.抚养比越大,则劳动力的抚养负担越重
D.总抚养比越小,人口红利越低
E.总抚养比不小于老龄人口抚养比
答案: AC
解析: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少年儿童人口(0—14岁)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负担程度;
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儿童抚养系数):老年人口(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之比,负担程度。
14.根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下列工作属于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 )。
A.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
B.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能力
C.优化村(社区)服务格局
D.增强乡镇(街道)行政执行能力
E.增强乡镇(街道)议事协商能力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四、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
①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
②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
③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能力。
④优化村(社区)服务格局。
15.下列生态系统功能,属于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有(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B.微生物对复杂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再利用
C.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
D.群落随时间推移而演替
E.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多样性
答案: ABC
解析: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传递信息。
16.以下属于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 )。
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
B.农业生产中的污水排放
C.城市生活生产的污水排放
D.水土流失
E.土地沙化
答案: ABC
解析: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常见的有工业污水、酸雨、尾气排放、堆积物、农业无污染。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常见的有污水排放、废气、化肥、农药、固体污染。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17.根据《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需要实施水流生态保护补偿的区域有( )。
A.江河源头
B.蓄滞洪区
C.重要水源地
D.重要水果种植基地
E.优质水产养殖基地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一)建立健全分类补偿制度”。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确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落实到位。针对江河源头、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蓄滞洪区受损河湖等重点区域开展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对公益林实施差异化补偿。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完善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实现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研究将退化和沙化草原列入禁牧范围。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和因保护生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依法实施封禁保护,健全沙化土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研究建立近海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18.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下列属于耕地的有( )。
A.菜地
B.休耕地
C.南方地区小于1.5m的沟渠
D.种植咖啡的土地
E.直接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草莓的大棚
答案: ABE
解析: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附录A表A(见下图)。菜地,常年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大棚用地。由表可知,选择ABE三项。
表 用地用海分类名称、代码和含义(部分)

19.以下属于地质灾害的自然现象有( )。
A.滑坡
B.崩塌
C.山洪
D.风暴潮
E.地裂缝
答案: ABE
解析: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城市规划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有时也把泥石流归为地质灾害。
20.按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范围中管理的海域有(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E.大陆架
答案: AB
解析: 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第1.4条规定,规划范围、期限和层次。
规划范围包括市级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国土空间;本轮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