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既是行政人员的载体,又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指的是( )。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编制
D.行政结构
答案: B
解析: 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这主要表现在:①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的载体。②组织的纵横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是否科学,组织制度是否健全,是行政人员能否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它是行政人员之间分工是否明确、合理,合作是否协调,沟通是否顺畅,关系是否融洽的物质保证。③行政组织把成千上万孤立的行政人员聚合到一起,通过分工与合作,将孤立的个体结合成一个能动的整体,使全体工作人员朝着同一个目标,同心协力,就能发挥出行政人员在单个人的条件下所无法发挥的巨大力量。
2.在行政组织的研究方法中,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来把握行政组织的整体的是( )。
A.系统分析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静态的研究方法
D.纵向的研究方法
答案: A
解析: 系统分析法要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来把握行政组织的整体。这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现代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观察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本身不仅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系统,而且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元老院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 C
解析: 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出现了许多政体各不相同的城邦,雅典是其主要代表。雅典是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他颁布了民主改革的宪法。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选举和监督执政官,执政官负责日常国事的治理。
4.魏晋至隋唐的三省中,负责决策的是( )。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
答案: B
解析: 从魏晋至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组织体制。这是自东汉以来行政管理制度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它反映了统治者治国经验的积累,也表明我国古代行政组织的不断完善。三省职权划分明确,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承旨执行。三省长官即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共行宰相之权。
5.[过时]第一次提出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维利
D.密尔
答案: B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6.[过时]“不管工作量是增多还是减少,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组织内低效、无能根源于自发的嫉妒病”,这被称为( )。
A.“帕金森现象”
B.“雷格斯现象”
C.“霍桑效应”
D.“彼得现象”
答案: A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7.[过时]孔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
A.仁
B.义
C.礼
D.法
答案: C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8.目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 )。
A.制定目标
B.执行目标
C.检查成果
D.反馈信息
答案: A
解析: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目标是目标管理中基础和核心的环节。具体来讲,这一环节首先要求行政组织对其成员给予一定的鼓励,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帮助他们做好参与目标制定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工作;其次是要求行政领导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行政管理客体的现状,在广泛的民主协商基础上,制定一个战略性目标。再次是要求各级组织成员根据战略目标的精神提出本单位的目标与个人目标,并同行政领导一起讨论、修改这些目标。最后是要求行政领导和组织成员在对各项目标进行科学评议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协议,形成目标任务书。
9.美国的总统制属于行政组织体制中的( )。
A.委员会制
B.首长制
C.混合制
D.合议制
答案: B
解析: 美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如林肯总统某次召集七位部长开会讨论一个重要问题,七位部长均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最后宣布说:“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利。”当然,权力与责任是一致的,美国的部长不必参加选举,而是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总统提名,经国会表决通过得到任命,行政组织的政治责任由总统承担。
10.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在目标评估方法中属于( )。
A.数据分析
B.现场评估
C.自我评估
D.内部评估
答案: C
解析: 自我评估是指为了提高组织成员的评估技能、责任感与自我管理水平,同时又可以节约评估成本,可以通过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
11.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 )。
A.层级制
B.职能制
C.集权制
D.完整制
答案: A
解析: 省、县、乡是传统的行政建制,是出于一般地域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行政层级。在层级制行政系统内,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各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准,并且它们之间的层级领导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垂直领导关系。第一层为中央行政组织,第二层代表省或州(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组织,第三层代表县(市)行政组织,第四层代表乡(镇)行政组织。
12.体现一个单位或一个行政首长能有效管理的下层单位或人数的是( )。
A.管理权限
B.管理层级
C.管理手段
D.管理幅度
答案: D
解析: 管理幅度体现着一个单位或一个行政首长能有效地管理的下层单位数或人数。管理幅度越窄,行政首长或领导单位对其管理的效率越高;管理幅度越宽,行政首长或领导单位对其管理的效率越低。这是由于一个单位的人力、时间、处理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地扩大;一个领导者的精力、时间、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它们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行使领导权。
13.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 )。
A.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
B.业务机关与辅助机关
C.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
D.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答案: A
解析: 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行政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②在被统率机关内部,又可以按照业务性质将行政机关分为业务机关与辅助机关;在业务机关内部又可分为综合管理机关与专门管理机关。③以行政活动程序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可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与监察机关。④以行政层级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⑤以设置的时间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可分为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⑥以行政组织的特殊性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中绝大多数均为普遍性的机关,但也有一些特殊性质的机关,如派出机关、分支机关与合署办公机关。
14.街道办事处的性质是( )。
A.派出机关
B.分支机关
C.辅助机关
D.临时机关
答案: A
解析: 派出机关是指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在其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如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政府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机关并非一级地方政权,也无一级独立财政。
15.[过时]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政体
答案: D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16.[过时]行为科学研究表明,群团的规模大小与群团内聚力的强弱( )。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显著关系
D.关系不固定
答案: B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17.我国有关部门为了吸引和培养人才,推出了“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规划,这属于行政组织的( )。
A.战略目标
B.横向目标
C.战术目标
D.消极目标
答案: A
解析: 战略目标是行政组织在特定时限后所设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它的未来指向性很强、激励作用明显。行政组织根据上级组织的指示,在其他主体的帮助下,通过组织成员的参与,精心设计和制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速度,优化人才结构,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规划,包括“百千万人才工程”等,这些战略目标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18.[过时]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具有内聚力的关键是( )。
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B.相互了解、和睦相处的关系
C.行政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D.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19.行政组织设置的授权原则要求( )。
A.授权应以下级的需求为依据
B.授权应以上级的意志为依据
C.授权的大小要考虑组织的目标、下级的素质等因素
D.不同性质的职位要由不同的专业人才来担任
答案: C
解析: 行政组织设置的授权原则要求:行政领导要把某些事情的执行权与补充决策权下放给下级。授权的大小,要考虑组织的目标、下级的素质等因素。在授权的时候,责任与控制权等不可授予下级。
20.[过时]由一级行政组织保留,暂不分给所属单位,以备今后急需增加编制之用的是( )。
A.专项编制
B.单列编制
C.临时编制
D.机动编制
答案: D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21.在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方面,孙中山主张( )。
A.集权制
B.分权制
C.联合制
D.均权制
答案: D
解析: 均权制是指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保持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其基本特征是折中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二者之间,主要根据事权的性质进行合理的划分,凡适宜中央管辖的事务划归中央政府管,凡适宜地方管辖的事务划归地方政府管,并维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均权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体制,其理论依据在孙中山先生的“均权”学说中得到明确的阐述。
22.城市的立法权由民选的市委员会或市议会所掌握,再由市委员会或议会聘任一名市经理执掌行政权,这种行政组织体制是( )。
A.名誉市长制
B.市经理制
C.市长一经理制
D.委员会制
答案: B
解析: 市经理制,又称委员会—经理制,是指城市的立法权由民选的市委员会或市议会所掌握,再由市委员会或议会聘任一名市经理执掌行政权的行政组织体制。该体制产生于美国。其基本特征与做法是:作为立法机关的市议会或市委员会由选民选举产生,专门负责制定各种政策和法律,并控制财权。市委员会根据市政管理的需要,聘请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市政专家为市经理,以专门负责领导与管理市政府的各项行政工作。
23.设置行政组织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进行专业化分工、简化办事程序,这体现的是( )。
A.法治原则
B.统一原则
C.系统原则
D.效能原则
答案: D
解析: 设置行政组织时,效能原则要求:①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②层级与幅度要适中;③进行专业化分工;④简化办事程序。
24.[过时]通常,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 )。
A.职能管理
B.机构编制管理
C.职务管理
D.人员编制管理
答案: D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25.当前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中心是( )。
A.转变职能
B.市场取向
C.精简机构
D.精简人员
答案: A
解析: 当前我国行政机构改革,提出了以转变职能为中心,抓住了当前我国政府机构的根本问题。过去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机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是建立在适应计划经济要求的无所不包的职能基础之上的。要使政府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必须将无所不包的计划职能转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能。只有以此为核心,才能重塑政府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B.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
C.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而产生
D.行政组织理论先于行政管理学而产生
E.行政管理学是从行政组织理论中分离而独立出来的
答案: ABC
解析: 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学关系主要体现在:①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②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产生。行政组织理论是从行政管理学中独立出来的。③行政管理学是研究以行政组织为主体的对整个社会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它包括整个行政管理的要素、环节、管理方式;行政组织只是其研究的一个内容,虽然是基础性的内容。④行政组织理论主要是研究行政组织本身如何产生、变革和发展,如何建立和运行,以及如何对行政组织自身进行管理的规律。
2.[过时]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设置与运行的原则包括( )。
A.精简
B.统一
C.效能
D.节约
E.反对官僚主义
答案: ABCDE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3.行政组织不同层级的职责分配关系是( )。
A.最高层次行政组织为决策层
B.最高层次行政组织为监督、执行层
C.中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
D.基层行政组织为指挥操作层
E.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
答案: ACE
解析: 行政组织不同层级的职责分配关系是:①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的实施方案,负责本机关人、财、物总的分配及其政策,以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对本部门的需要,最优地完成本部门的工作目标。②中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负责执行本部门最高行政组织制定的总决策、目标、方针和政策,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等实施工作。③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其任务是执行中层行政组织的实施方案,在中层行政组织的协调、指挥之下,负责具体的带技术操作性的工作。
4.当前我国省级地方行政组织包括( )。
A.省
B.自治区
C.经济特区
D.直辖市
E.特别行政区
答案: ABDE
解析: 当前,我国省级地方行政组织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后来的特别行政区。现在全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5.[过时]唯意志论行政文化观的主要观点有( )。
A.权力来自人民委托
B.强调人民的参与意识
C.强调对权力的绝对服从
D.行政首长权力来自超人意志
E.行政首脑权力需由法律形式确认
答案: CD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6.[过时]下列属于当代西方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的有( )。
A.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B.重塑政府形象
C.增加政府回应性
D.再造政府流程
E.改革人事制度
答案: ABCDE
解析: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
答案: 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1)巴纳德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他将正式组织定义为“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一种协作”,即这种协作系统必须依靠个体的参与。为了组织的合作获得成效,个体的需求和欲望无论理性与否必须得到满足。
  (2)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能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协作能率是个人能率综合作用的结果。
  (3)巴纳德观点的特殊之处在于坚持协作的非物质、非正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物质奖励被视为“软弱的激励”,需要其他心理方面的支持以达到服从的意愿。
  (4)巴纳德指出,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组织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巴纳德认为,组织的维持依赖于对人的动机的理解,而不是权威的正式结构的设计。
  (5)巴纳德认为,有目的的合作是理性能力的最主要来源。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巴纳德提出了“组织人”的概念,对行政人员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忠诚,或者受“组织人格”的控制。而管理人员只有表现出这种忠诚,才可能使下属出现所谓的“自我牺牲”。组织应该受到个体协作而不是权威的驱动,以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优秀的管理者是价值的塑造者,而并非权力主义者。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去扩大合作和选择的范围并促进个人的发展。
解析:
2.[过时]简述墨子行政组织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 墨子行政组织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尚同的组织原则。
  (2)主张尚贤的用人原则。
  (3)强调组织中上下沟通的必要性。
  (4)认识到组织中参谋、智囊人员的重要性。
  (5)提出了“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解析:
3.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缺点。
答案: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缺点包括:
  (1)容易偏重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具有明确性,实现短期目标的难度小、周期短而且风险小,成绩比较直观,因此,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成就感,组织尤其是组织领导往往偏重实现短期目标。为了减少不确定性,甚至会重复实现短期目标。
  (2)设置目标存在困难。与企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的目标往往无法准确地量化,总有些因素导致目标具有模糊性和难以测量。如果强行通过一些替代性方法使目标具有量化特征,可能会因此损害目标的意义,造成人为的意义扭曲。
  (3)管理权变性差。目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很紧,目标与资源的配置高度相关。很多情况下,改变目标的代价非常高,往往不得不继续实行不合理的目标。
  (4)容易导致管理缝隙。行政组织中总有些工作任务无法纳入目标管理中,这样,组织成员会对没有纳入目标管理的工作任务漠不关心。因此,目标管理可能会导致管理缝隙。
解析:
4.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系统原则的要求。
答案: 行政组织设置的系统原则的要求包括:
  (1)保持整体功能。行政组织系统的结构如何,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有重大的影响。组织结构合理,则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组织结构不合理,则系统的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
  (2)坚持平衡。行政组织是社会乃至自然界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设置的原则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坚持行政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平衡。同时,行政组织本身要与其成员平衡,要使行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与行政组织对成员需要的满足相平衡。只有内外部都达到了平衡,行政组织才能高效率地发挥作用。
  (3)坚持开放。行政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人员与物质的交换,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行政组织的自我封闭,即意味着慢性自杀、自取灭亡。
  (4)管理封闭回路。行政组织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系统,其信息的流通要经历一个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这个头尾相连、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不可中断。
解析:
5.简述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备的条件。
答案: 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1)任务与组织平衡。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行政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既能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使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人与事得到最佳组合。任务与组织平衡的外在表现是,组织能够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组织成员能够在额定工作量内完成其职责。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按照各个单位之间、各个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关系及其工作量的比例关系来设置单位和人员,使整个行政工作的流程能够畅通地、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各个行政组织工作刚好是互相衔接的,没有因漏设或工作量轻重不均而使工作流程中断或梗塞的现象发生。组织、人员之间的配置比例并非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组织外部环境和技术、人员素质以及资金等组织要素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行政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以职能为内容进行分工:个人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各级之间的职能分工。在设计行政组织结构时,在对各个单位、个人之间进行分工时,不仅要做到分工明确,而且要考虑到这种分工是否有利于合作。要使各个单位、个人之间有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协调关系,并为这种沟通协调提供组织结构上的保证。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现代行政组织是一个适应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系统能否适应环境并且具有弹性,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又一标准。组织结构是组织环境与组织内各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网络,组织环境制约着组织结构特性,不同的社会环境要求行政组织内部有不同的职责分工关系,即要求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因此,任何行政组织结构都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为了保持合理性,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使结构具有适应性、伸缩性和应变性,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需要。
6.[过时]结合实际,分析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答案: (1)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包括:
①非正式群团能够帮助行政领导全面、及时地掌握信息。
②非正式群团可以增强行政组织的内聚力。
③非正式群团可以弥补正式群团的不足,促进行政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
  (2)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抵制正式群团的目标和政策,妨碍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反对变革和创新,妨碍行政组织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③破坏行政组织内部的团结与纪律。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解析:
7.试述当代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述。
答案: (1)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放松国家规制,调整官民关系,缩减政府职能及机构。主要是政府向社会放权,尽量减少政府的规制活动,市场和民间充分发挥其功效,也即是所谓的自由化的改革。
②推动地方分权,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权。其基本前提是要建立新的地方财政制度,把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和权力下放到地方。重新划分地方自治事务,实行“道州制”,扩大地方政府的规模和管理范围。
③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日本从1967年以来,30多年从未增加公务员编制,反而减少了4万多人。公务员编制之所以能够减少,是因为实施了削减编制的法规,通过组织法和编制法,以及严格的财政控制手段,使各机构、各部门不得贸然和随意地增加人员。在行政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奉行“加一减一”的原则,即新设一个组织就必须废除一个现存的同等组织。
④建立公务员交流制度,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日本为避免各个部门条条争权的弊端,采取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动中央机关、驻外机关、地方政府之间的干部职员的交流制度。各地方公共团体和政府之间也有人员交流的相应规定,从而较好地消除了条条行政的部门利益观念,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
  (2)对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评价体现在:
①行政组织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日本行政组织的改革,是在经济界、学术界的积极推动和影响下展开的。在地方分权的改革中,经济界、学术界的影响及其对地方分权推进委员会活动的积极参与,使日本行政改革的措施,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在全社会形成了对改革方向、方法的共识,使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
②注重依法改革。日本行政组织改革中依法改革、以法制作为改革基础与支撑是其行政改革能取得成效的条件与保证。日本历次改革均有法可依,无法不得施行,连实行改革的具体日程也写进了基本法。行政改革的法治化程度高,排除了行政改革的随意性。如机构设置与改革中的编制法,就很好地防止了行政机构的膨胀。日本的公务员交流的制度化也很新颖,如让公务员定期在政府各部门轮流任职,既有利于减少部门的本位主义,又有利于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③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主动地进行行政改革。如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规制改革之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掩盖了日本传统规制体系的弊端。日本政府和学界也以“日本模式”为自豪,对规制改革并不热心。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进入了近10年的经济萧条期,日本政府和学界开始认真反思传统的统制型规制体制。尤其是经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日本原有的规制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于是,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力主改革原有规制体系,积极主动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制改革方案,逐步取代了被动改革的局面。
8.某市地方机构改革中,强调市、县两级的改革主要遵循与国家、省土下对应的规律,但也不要“依样画葫芦”,可以有结合实际的“自选动作”。该市面对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原“三旧办”基础上,整合其他与城市环境整治的相关职能机构,组建成新的市城市更新局,并在中心六区组建区级城市更新局。城市更新局的设立在全国是第一家,也是一个有本地特色的“自选动作”。循此思路,2014年初该市又设立了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局,也是国内首个设立外来人员服务管理专职部门的副省级以上城市。经过探索与改革,2014年该市政府部门数量从41个变成39个,12个机构被撤销,10个部门新组建。
  问题:
  (1)从编制管理的角度,分析该市设立城市更新局、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局体现了行政组织编制设计的哪些原则?(6分)
  (2)结合案例,分析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趋势。(8分)
答案: (1)从编制管理的角度来看,该市设立城市更新局、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局体现的原则包括:①职能决定原则;②协调平衡原则;③动态调整原则;④经济原则。
  (2)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趋势体现在:
①行政组织横向变革正在由部门间的不平衡走向部门间的平衡。
②行政组织不断调整职能范围,逐步向社会民间组织转交部分职能。
③纵向层级从集权式、尖塔式结构向分权式、扁平型结构形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