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互补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取得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如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理论,以及诺依曼等提出的博弈论,都直接成了公共政策学的内容。
2.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作为论证信息可信度的基础,这一政策论证模式是( )。
A.权威模式
B.统计模式
C.分析模式
D.解释模式
答案: A
解析: 邓恩认为,政策论证的模式是把支持相关信息转换为支持主张的工具,至少有八种转换的模式或者方式:权威模式、统计模式、类别模式、直觉模式、分析模式、解释模式、实用模式、价值评价模式。其中,权威模式是指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如专家、教授、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而作为论证信息的可信度的基础。
3.政策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政策是( )。
A.基本政策
B.部门政策
C.元政策
D.科技政策
答案: C
解析: 元政策又称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4.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公共政策的形式予以关注,这是公共政策的( )。
A.普遍性
B.稳定性
C.特殊性
D.回应性
答案: D
解析: 公共政策须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回应性。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这种回应与非政策性回应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只具有个别性,而前者则既具有个别性又具有普遍性。公共权力机关应当对面临的所有社会现实问题都有感知,但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它们一一做出回应;在公共权力机关做出的回应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属于公共政策。
5.政府最高首脑拥有对公共决策最终决定权的是( )。
A.首长制
B.委员会制
C.集权制
D.分权制
答案: A
解析: 首长制又称“一长制”“独任制”,即最高决策权为某人所独掌,并由其承担全部决策责任的组织体制。首长制的特点在于,政府最高首脑可以就政策问题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征求意见,但拥有最终决定权,并对这种决策负实际责任。
6.由于执行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是( )。
A.政策制定偏差
B.政策执行偏差
C.政策评估偏差
D.政策规划偏差
答案: B
解析: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7.在集团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政府作用并形成了“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A.莱瑟姆
B.杜鲁门
C.莫斯卡
D.戴伊
答案: A
解析: 美国政治学研究者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集团模型假定: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政府的作用只在于制定各利益集团竞争的规则,平衡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公共政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和力量对比的结果。
8.政治系统模型认为,既是现政策过程的终点又是新政策过程的起点的是( )。
A.转换
B.输出
C.反馈
D.输入
答案: C
解析: 政治系统模型认为反馈这一概念意味着政策输出可能改变环境,改变由环境提出的要求,以及改变政治系统自身的特点。反馈是现政策过程的终点,又是新政策过程的始点。输入—决策—输出—反馈是政治系统运行的周期过程。
9.对政策规划和政策实施计划进行的监控是( )。
A.引发性监控
B.预防性监控
C.过程性监控
D.结果监控
答案: B
解析: 预防性监控是对政策规划和政策实施计划进行的监控。这种监控方式有助于避免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重大的法律问题和管理问题,但它有可能延长政策实施的程序,影响政策执行时间。
10.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基础上的政策议程设定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三源流模型
答案: D
解析: 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以下三种源流的基础上:①问题流,主要关注于问题的定义。它包括问题是如何被认知的,以及客观条件是如何被定义为问题的。②政策流,其重要方面在于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的各种建议,通常以法规、讲话、文件、交谈等形式出现。③政治流,涉及政治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它包括对于民族情绪、公众舆论、选举政治、利益集团等的考虑。
11.能够由一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公共政策问题是( )。
A.结构适度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结构混乱问题
D.结构残缺问题
答案: A
解析: 结构适度问题是指一位或数位决策者在相对有限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映目标的一致性。但结果是不确定的,也无法加以计算,从而误差的概率无法估计。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在此模型中,由于结果的不确定,可能使决策者难以抉择,对理性的选择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12.Z省出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改“暂住证”为“居住证”是( )。
A.政策的增删
B.政策的修正
C.政策的更新
D.政策的合并
答案: C
解析: 政策的更新是指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遵循政策目标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的政策框架,或者撤旧换新,或者从无到有,对现行政策的局部内容进行调整。例如,2009年10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改“暂住证”为“居住证”,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13.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是( )。
A.工具学习
B.概念学习
C.问题学习
D.社会学习
答案: D
解析: 社会学习是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社会学习能够使决策者反思政策制定所依据的根本价值、原则和过程,从而导致决策理论上的重大变迁。
14.实现政策目标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是( )。
A.政策研究
B.政策调整
C.政策执行
D.政策学习
答案: C
解析: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然而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政策的制定而忽略了政策的执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学者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重心从政策制定转移到政策的执行上。
15.既是构成政策执行人员的主要力量,又是影响政策执行效率的基础性因素的是( )。
A.下级行政人员
B.政策研究机构
C.公共政策执行力
D.政策执行机制
答案: A
解析: 下级行政人员是构成政策执行人员的主要力量,也是影响政策执行效率的基础性因素。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贯穿于整个政策执行过程,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之一,在正常执行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6.对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所进行的评估是( )。
A.政策需求评估
B.政策效益评估
C.政策议程评估
D.政策价值评估
答案: B
解析: 政策效益评估就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离预期目标越近,效益越好;相反,离预期目标越远,其效益就越差。如果在政策效益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越少,说明政策越成功;相反,成本越大,就越不成功。
17.由美国学者萨巴提尔等人提出的政策变动模式属于( )。
A.Z字型
B.周期型
C.学习型
D.突变型
答案: C
解析: 学习型政策变动模式是由萨巴提尔等人提出来的,其灵感一方面来自政治学研究中的集团理论,另一方面来自赫克罗在20世纪70年代对政策学习的研究。学习型模式的基本观点是:政策取向的学习是政策变动的重要方面,它能够经常使联盟信念体系的次级方面产生变动;而政策核心方面的变化通常是亚系统外部客观因素变动的结果,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或者是新的统治集团或联盟的兴起。
18.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组合形态或功能并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是( )。
A.政策稳定
B.政策维持
C.政策界定
D.政策创新
答案: D
解析: 公共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政策创新是政策主体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和需要的一种积极的政策变迁,意味着一种更有价值的能更好满足政策环境新变化、新需求的政策要素组合代替了原有的政策安排。
19.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此行为是( )。
A.政策修正
B.政策更新
C.政策终结
D.政策调整
答案: C
解析: 公共政策终结是指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种公共政策因政策目标已经实现或政策作用已经消失而被废止的过程和行为,就是公共政策的终结。
20.变化频率过高、幅度过大的政策建议属于( )。
A.墨守成规式政策建议
B.生搬硬套式政策建议
C.反复无常式政策建议
D.一知半解式政策建议
答案: C
解析: 反复无常式政策建议的变化频率过高、幅度过大,而如果不让一项政策建议运行一段时间,是难以有效地评估这项政策的有效性的。这就需要一定的“顺其自然”“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的心理,减少过多的干预和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 )。
A.核心概念
B.次级概念
C.哲学概念
D.交叉概念
E.边际概念
答案: ABE
解析: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①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②次级概念,指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③边际概念,指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2.公共政策的产生需具备的核心要素包括( )。
A.公共问题的形成
B.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C.政策评估的标准
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E.政策调整的原因
答案: ABD
解析: 公共政策的产生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①公共问题的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在一定的人群中就会形成共同的利益要求和基于这种要求的公共问题。因此,在人类的原始社会,这一政策要素就已经产生。②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产生了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即国家。国家以及履行国家职能的专门组织即政府,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③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政策执行须有一种特殊等级的人从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管理他人并为了管理而系统地一贯地掌握着某种强制机构即暴力机构为后盾。
3.关于公共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谋求和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
B.公共利益首先是利益获得者的群体范围
C.公共利益首先是利益实现的程度
D.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
E.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答案: ABD
解析: 谋求和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归宿,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但是,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得以实现。公共利益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利益获得者的群体范围,其次才是利益实现的程度。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而非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4.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结果
B.目标人群
C.执行机构
D.法规
E.方案系统
答案: ABCD
解析: 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四个方面:①结果。方案设计中的结果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制定政策方案时,政策制定者所预期产生的结果;二是指政策本身所产生的实际结果。②目标人群,是公共政策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的团体和个人,政策制定者期望通过公共政策引导、改变和规范目标人群的行为。③执行机构,是指具体执行政策方案的相关政府机关或其他机构。④法规,是指政策方案所依据的法律基础,也就是说政策方案从内容到程序都应当符合各种法律的规定。
5.提出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学者是( )。
A.霍恩
B.梅兹曼尼安
C.戴伊
D.米特尔
E.拉斯维尔
答案: AD
解析: 系统模型是美国学者霍恩和米特尔提出的一个政策执行模型。他们认为在政策决定与政策效果这一转变过程之间存在许多影响二者的变量——既有系统本身,也有系统环境的因素。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公共政策基本功能中的管制功能。
答案: 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通常采取两种办法来设定政策的管制功能:
  (1)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擅自行为,这是政策的积极性管制功能。譬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使公务员认识到奉公守法、忠于职守可以享有很好的待遇并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而贪污腐败、玩忽职守必定使这一切化为泡影。这样就在政策的条文规定上使政策主体禁止的行为在政策对象那里不发生。
  (2)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用于法庭审判的法律条文,一般都具有这种功能。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有的国家践踏双边、多边协议或国际惯例,由此受到损害的国家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便采取贸易报复措施,也是政策的这种功能的一种应用。
解析:
2.简述政策链的基本含义。
答案: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同一系列的决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但其中一二项政策在形态上更具有完整性,在内容和功能上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起着统摄全系列的政策的作用,从而使得同一系列的政策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链条。
  政策链这一概念源于列宁,他在1921年写的一篇文章中把新经济政策看作“历史事变发展的链条”,而把在国家的正确调节或指导下发展商业看作这个链条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列宁要求“必须善于在每个时机找出链条上的一个特殊环节,必须全力抓住这个环节,以便抓住整个链条并稳定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必须注意研究整个链条“各个环节的次序,它们的形式,它们的关联,它们之间的区别。”
解析:
3.简述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案: 政策制定系统居于整个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由拥有法定决策权的高层组织或个人组成,组织和领导整个决策过程。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1)认定政策问题。
  (2)确认政策目标。
  (3)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
  (4)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
  (5)完成政策合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
解析:
4.简述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
答案: 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是评估和择优。评估是对各政策方案效果的预测性分析和比较,择优则是在评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决策意见。政策审议具体方法包括:
  (1)关注一下评估和择优的标准问题。就一般意义而言,评估标准是从政策目标细化而来,沿着总目标、具体目标、评估标准和测量标准等线路逐步细化。评估应遵循的通用标准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与财政可能性、政治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等。
  (2)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和选择。比较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或者是整个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反映了决策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的经验、眼光、胆识和品德。
  (3)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判断和选择的正确,要注意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要求、不同场合、不同结果对已拟定的政策方案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收到“兼听则明”的效果,保证择定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严密性。
  (4)方案的评估与择优,还须对择定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方案审定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化、定量化的方法,如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其他技术。在审定过程中要把决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问题作综合的分析和权衡,决定取舍。审定的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审定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①通过,进入政策采纳程序;②否定或对政策方案做出进一步的修改;③搁置,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到适当时机再做最后决定。
5.试论政策调整的原因。
答案: 政策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刚性的限制
  一项政策一旦付诸实施,就会因为它对利益的调节而形成一定的利益结构。重大的政策调整实际上就是对既得利益的再分配,必然在一定时期对特定阶层的已建构的利益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
  (2)现行政策的制约
  通常情况下,政策决策和制定是以现行政策为先决条件,在现行政策所允许的空间内自由选择;而且许多公共政策本身可能就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新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现行政策所衍生出来的,或者是由多个现行政策交互作用所引起的非预期结果。可以说,没有一个决策者是在一种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原初状态下工作的,从本质上来看,任何政策包括重大创新政策都是对现行政策的某种形式的延续。
  (3)公共意志的趋中
  一般说来,民意也是一种正态分布,总是中间大、两头小。中间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公共利益,它的变化通常不会太大。因此,在一个稳定有序运转的政治系统内,轮流执政的政党和政治领袖对于许多政策尤其是基本国策看法的差异程度是很小的。当他们在竞选中争取选票以及在其他情况下争取公民支持的时候,往往仅对政策提出渐进的、部分的修改。这也是政策制定民主化的一种表现。
  (4)变革成本的约束
  现行政策可能已投入巨额的资源,重大政策变动所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因此,实际的决策并非审慎地考虑全部的政策方案,而只检讨不致造成自然、经济、组织与行政失调的方案。所以,现行政策越完善、调节能力越强的国家,政策创新的难度越大,对各种新的历史机遇的敏感性就可能越差,反应越迟钝。
  (5)人类理性的局限
  全面的政策变革是对决策的理性能力的严峻挑战,决策者并没有时间、资金和智慧,用以调整所有的政策方案。尤其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经常处于多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交互作用的情境下,实在难以预估每一项政策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6)社会稳定的需要
  重大政策创新打破了现存的利益格局,必然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反抗和他们对新政策的冷漠,并迅速激发起各种相互冲突的、强烈的、新的社会需求,这将极大地加剧决策体制的负重程度。因此,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获取社会支持,通常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而不愿意从事全面性的政策变革。而不断的渐进调整式的政策变动,相对于激进式的革命,应该是人类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寻求社会合作和社会完善的更加成熟的理性表现。
解析:
6.试论大众传播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答案: 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
  政策问题是公共决策的逻辑起点。大众传播可以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和舆论制造功能,提出公共问题,影响政策系统对特定问题认知,使政府重新考虑问题的优先次序,进而推动相关政策问题的形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监测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公共问题。
②促进信息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
③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
  (2)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
  大众传播能够使政府重新考虑问题的优先次序,因而充当政策议程设置的引领者的角色。大众传播能够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是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同时构建“第二现实”。
  (3)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
  大众传播作为公民参与的重要平台,具有贴近普通民众、非集权化的优势,能够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设一道有效沟通的桥梁,帮助政府及时了解公众的支持或反对情况,进而影响政府政策抉择。大众传播对政策抉择的影响力因所处体制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政府控制相对严格的体制下,作为政府执政工具,大众传播更多地承担着传递政府政策意图的任务,对政策抉择的影响力有限。在政府控制相对宽松的体制下,大众传播常成为影响政策抉择的意见领袖。
7.如何应对儿科医生荒  在某著名的儿科医疗机构,儿童外科的大夜班要上36小时,儿童内科的一次连班则达到48小时。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儿科医生的1.68倍,而收入只占成人科医生的46%。更有甚者,科室里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被推过、打过。
  医生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医患矛盾尖锐。某著名医院儿科仅在2015年就有3位医生辞职,但招聘儿科医生却一直是该医院的难题。2016年,来参加该院儿科招聘面试的只有1位。主持面试的一位医生形容说,“现在不是抢人才,而是抢人。”截至2016年1月,儿科医生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比上涨18%。统计显示,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已达到20万人。“累”“穷”“险”被认为是儿科医生荒的主因。这样的恶性循环也让医科学生对从事儿科医生职业望而却步。
  针对“儿科医生荒”,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儿科医务人员不足时,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实儿科医疗力量;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儿科和急诊医生可以获得加分录取的照顾;协调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等。
  这些措施公布后引来不少质疑。有人认为,“降低门槛只能让人以为儿科医生是成绩最差,在医生里是劣等的。”还有人直言,“这个职业不受待见,不受尊重,谁会来做呢?”
  (1)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认定?
  (2)根据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原理,分析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为什么引来质疑。
答案: (1)公共政策问题认定是指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公共政策问题认定不仅需要充分了解问题情境,而且还需要运用创造性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精心构造政策问题。通常,一个构建良好的政策问题,便基本上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问题的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2)根据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原理,对有关部门应对措施引来质疑的原因分析如下:
  问题认定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只是感觉到存在问题,但却十分模糊,究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状态和确切信息、涉及哪些专业技术领域和利益相关者、有哪些利害关系等,却都是不清楚的。问题认定就是通过问题搜索、整理、感知和判断的过程,用规范的、结构化的方式将拟列入政策议程的公共问题描述出来。当问题认定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时,就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政策问题。
  尽管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培训内科医生、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医生加分录取、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等,这些政策措施对于缓解儿科医生紧缺有一定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儿科医生的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医患矛盾尖锐等问题来进行公共政策问题构建,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更好地解决政策问题。
解析:
8.业主卖房现场为提价而离婚  近日,住在某小区的H女士准备卖掉现住的一居室,换购大一些的房子。可供挑选的房源并不多,新房几乎没有合适的,只有在二手房市场辗转寻找。
  在小区附近,H女士看中了一套报价410万元的房子。因该房不是业主名下的唯一用房,按照政策规定,需要缴纳高额税费。这笔高额税费目前在实践中一般由买受方来承担,因此该房的报价较低,H女士决定买下这套房。
  交易当天,双方开始坐下来谈定金与签约问题。但在洽谈现场,业主夫妇突然变卦,要求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H女士等来的是涨价60万元的“商量结果”。
  原来,业主夫妇头天一夜没睡好,一直在商量是否要离婚涨价卖房的事。到了签约现场,突然决定马上离婚,这样双方可以一人分得一套房。这套正在洽谈交易的房子就变成了符合“拿到房产证满五年,名下唯一用房”的政策规定,这样就可以免于缴纳相关税费。于是,总房价立刻上涨至470万元。
  无奈之下,H女士放弃了这套房。
  (1)简述政策对象的受动性。
  (2)利用政策对象的受动性原理分析业主在卖房现场为提价而离婚的行为,并提出规范此类行为的政策建议。
答案: (1)公共政策对象具有受动性。就总体情况而言,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对象是客体,是受动者,总体上处于受动境地。另外,公共政策带有强制性。为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国家总会运用行政、司法等手段对拒不接受政策的对象给予一定的惩罚,这也是政策对象受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政策对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业主夫妇采用离婚的方式使自己的房子变成“拿到房产证满五年,名下唯一用房”,正是政策对象具有一定主动性的体现。这种主动性将对政策执行产生多种影响。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应该运用行政、司法等手段,将相关政策具体化,堵住政策漏洞,这是优化该政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