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潞,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这种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主动论
D.主观能动论
答案: B
解析: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形式。题干中,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和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香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属于环境决定论。B项正确。遗传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为干扰项。
2.下列对《学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B.是一本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秦汉时期教育经验的著作
C.认为教育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
答案: B
解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如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等。A项正确,B项错误。《学记》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C项正确。《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D项正确。
3.下列有关教育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功能有正向和负向之分
B.教育功能即教育价值
C.教育政治功能自学校出现就出现了
D.教育功能有隐性和显性之分
答案: B
解析: 依据作用的方向不同,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依据作用的呈现形式不同,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A、D两项正确。自学校出现之日起,居于中心地位的教育社会功能就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这就表明,教育政治功能自学校出现就出现了。C项正确。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价值是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教育功能是教育能够发挥和实际发挥的作用,教育价值是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两者是有区别的。B项错误。
4.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夸美纽斯——泛智教育
B.布鲁纳——结构主义学说
C.裴斯泰洛齐一五段教学法
D.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
答案: C
解析: 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他从“泛智”教育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A项正确。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他认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B项正确。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是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D项正确。五段教学法是在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之后,由席勒和赖因加工而成的。席勒的五段教学法包括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席勒的学生赖因则在前面加了一个预备阶段,将其演变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C项错误。
5.小强很快就要参加期末考试了,爸爸问:“儿子,你估计自己有多大把握能考100分?”小强想了想,答:“八成吧。”在这段对话里,小强对自己考满分可能性的主观估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信心
B.自我效能感
C.自我概念
D.自尊感
答案: B
解析: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题干中,小强对自己考满分可能性的主观估计是自我效能感。B项正确。信心是指对行为必定成功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A项不符合题意。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或认识,包括个体对自己躯体、需要、角色和能力的感知。C项不符合题意。自尊感是指个体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情感体验。D项不符合题意。
6.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特别强调活动和( )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A.社会交往
B.文化素养
C.道德教育
D.生活态度
答案: A
解析: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A项正确。
7.罗杰斯认为,人格形成的原动力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 )。
A.自我评价
B.自我认同
C.自我实现
D.自我观念
答案: D
解析: 罗杰斯认为,人格形成的原动力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观念。D项正确。
8.小李在阅读课文时,喜欢对重点内容进行“画线”和“摘录”,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 A
解析: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包括抄写材料、摘录、概述和画线等。A项正确。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B项不符合题意。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C项不符合题意。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D项不符合题意。
9.一名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后,该学生举手发言的频率高了,相应的心理学解释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社会学习
D.顿悟
答案: B
解析: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为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中心概念。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题干中,老师的表扬强化了学生举手发言的频率,因此可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B项正确。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是中性刺激(如铃声)和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反复结合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A项不符合题意。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C项不符合题意。苛勒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D项不符合题意。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B.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C.国家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双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D.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双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D项错误
二、判断题 (根据题意判断出答案对或者错。)
1.班集体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班级管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取得经验的渐进过程,其具体的过程将遵循“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螺旋式发展规律。因此,班集体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题干说法正确。
2.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模式。题干说法错误。
3.启发性原则的核心就是用“问答法”教学,实质就是老师少讲,学生多学。(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启发性原则的核心不在于多问少问、多讲少讲、多练少练,也不是有问有答就是启发性教学,关键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题干说法错误。
4.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意义之一是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让学生有成功感。(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每一种智能都有相适应的职业。因此,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学生的潜能开发,并能使学生获得最好发展和理想职业的教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形象概括。题干说法正确。
5.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不必按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次序进行。(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使学生品德达到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题干说法正确。
6.儿童道德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儿童道德评价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从他律到自律;
②从对效果的评价到对行为动机的评价;
③从对别人的评价到对自己的评价;
④从片面到全面;
⑤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来进行评价。
题干说法正确。
7.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学科课程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活动课程重视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在活动中进行教学。题干说法错误。
8.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提倡发散思维,反对集中思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②提倡发散思维,并与集中思维相结合;
③鼓励直觉思维和培养逻辑思维;
④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题干说法正确。
9.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个数字。(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记忆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组块是记忆的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数字、一个或几个汉字、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题干说法错误。
10.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题干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