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下列不属于国土空间规划分类的是( )。
A.城镇体系规划
B.总体规划
C.详细规划
D.相关专项规划
答案: A
解析: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2.下列关于国土空间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国家、省、市县应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B.相关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
C.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
D.详细规划是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答案: D
解析: 国家、省、市县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地结合实际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要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做好衔接。
3.下列国土空间规划体现战略性的是( )。
A.国土空间规划应自上而下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
B.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发挥不同领域专家的作用
C.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D.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答案: A
解析: 编制要求:(七)体现战略性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性,自上而下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空间发展作出战略性系统性安排。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确定空间发展策略,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B.C.D.选项--(八)提高科学性。
4.下列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修改条件的是( )。
A.因国家战略调整须修改规划的
B.因省级重大建设项目须修改规划的
C.因行政区划调整须修改规划的
D.经评估,原审批单位认为须修改规划的
答案: D
解析: (十一)强化规划权威
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和政府改一次规划。因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或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修改规划的,须先经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实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B.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
C.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
D.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
答案: A
解析: (十三)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用途管制制度,为地方管理和创新活动留有空间。
6.下列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土地管理法》
B.《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C.《江苏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
D.《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答案: B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构成
法律--《……法》全国人大和常委会制定。
行政法规--《……条例》国务院制定。
地方性法规--《地名+……+条例》
部门规章--《……办法/规定》
地方政府规章--《地名+……+办法/规定》
7.行政诉讼中,行政相对人属于( )。
A.被告
B.原告
C.利害第三方
D.行政主体
答案: B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原告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8.《城乡规划法》规定的“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行政合法性其他原则中称为( )。
A.法律优位原则
B.法律保留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行政合理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法律保留原则:凡属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必须在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有权在其所制定的行政规范中作出规定。
9.下列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正式公开的信息,不得作为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B.告知制度一般只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
C.职能分离制度调整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D.听证会的费用由国库承担,当事人不应承担听证费用
答案: C
解析: 5.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1)告知制度
告知制度一般只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对于行政行为的内容及根据的重要事项,必须事先告知。
(2)听证制度
听证会的费用由国库承担,当事人不承担听证费用。
(4)信息公开制度
没有公开的信息不能作为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5)职能分离制度
职能分离制度调整的不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而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机构和人员的关系。
10.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CJ185-201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标准
B.CJJ2207-2016《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通用标准
C.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通用标准
D.GB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专用标准
答案: D
解析: D.GB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通用标准


11.根据《消防法》,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
A.备案
B.预审
C.验收
D.审查
答案: D
解析: 第十一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审查的结果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申请批准开工报告时应当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12.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政策规定,《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该由( )组织编制。
A.湖南省人民政府
B.湖南省环保厅
C.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D.湖南省住建厅
答案: B
解析: 强化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规划及跨行政区域或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由所在区域或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涉及空间利用的某一领域专项规划,如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可在国家、省和市县层级编制,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专项规划可结合实际选择编制的类型和精度。
13.下列关于各层次国土空间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战略性,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
B.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侧重实施性
C.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市县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合并编制
D.可以单个乡镇独立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也可以几个乡镇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答案: D
解析: 明确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重点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侧重战略性,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侧重协调性,由省级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侧重实施性。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由省级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市县及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由省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明确规划编制审批内容和程序要求。各地可因地制宜,将市县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合并编制,也可以几个乡镇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14.下列关于主体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国主体功能区由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组成
B.主体功能区是以资源环境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实施差别化管控的地域空间单元
C.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可确定为相同的主体功能区类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D.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分区单位原则上为县级行政区
A.8主体功能区--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实施差别化管控的地域空间单元。
C.2.3分区传导--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确定为相同的主体功能区类型,不得改变。
C.2.5基本单元--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分区单元原则上为县级行政区,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县域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基本分区单元。
答案: C
解析: C.1主体功能分区类型--全国主体功能区由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组成,省级主体功能区包括省级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省级自然保护地、战略性矿产保障区、特别振兴区等重点区城名录。
15.根据《土地管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B.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C.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耕地总量,对农用地实行特殊保护
D.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答案: C
解析: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16.下列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B.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C.永久基本农田可以发展林果业
D.将永久基本农田位置,范围向社会公告是县级人民政府职责
答案: B
解析: 第十一条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界,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档案,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17.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和土地市场的政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B.农村村民建住宅,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C.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D.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予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答案: C
解析: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18.根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坚持( )等原则,明确全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等。
A.以水定城
B.以地定城
C.以产定城
D.以人定城
答案: A
解析: 6.4.4城乡居民点格局
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和本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坚持“以水定城”等原则,明确全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确定各下级行政单元的发展定位、职能分工、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明确城镇体系布局。
19.根据《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B.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中
C.新城新区应当编制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D.城市设计成果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信息网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予以公布
答案: D
解析: 第七条 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第九条 下列区域应当编制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一)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
(二)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地区;
(三)新城新区;
(四)重要街道,包括商业街;
(五)滨水地区,包括沿河、沿海、沿湖地带;
(六)山前地区;
(七)其他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
第十三条 城市设计成果应当自批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信息网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中。
20.下列不属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审查要点的是( )。
A.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B.主体功能区划分,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协调落实情况
C.重大交通枢纽、重要线性工程网络、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地下空间,邻避设施等设施布局,城镇政策性住房和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和标准
D.乡村空间布局,促进乡村振兴的原则和要求
答案: C
解析: C.为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要点。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审查要点包括: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②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设用地规模,生态保护红线控制面积、自然岸线保有率,耕地保有量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等指标的分解下达;③主体功能区划分,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协调落实情况;④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协调重点地区的空间结构;⑤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和生态系统保护格局,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⑥体现地方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历史文化保护体系;⑦乡村空间布局,促进乡村振兴的原则和要求;⑧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⑨对市县级规划的指导和约束要求等。
21.下列关于村庄规划编制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B.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C.坚持村委会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
D.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答案: C
解析: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坚持有序推进、务实规划,防止一哄而上,片面追求村庄规划快速全覆盖。
22.下列对村庄规划编制主要任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B.村庄规划中,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除少量必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外,一般还可以安排新增工业用地
C.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
D.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
答案: B
解析: (四)统筹村庄发展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六)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九)统筹产业发展空间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引导工业向城镇产业空间集聚,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明确产业用地用途、强度等要求。除少量必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外,一般不在农村地区安排新增工业用地。
(十)统筹农村住房布局
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充分考虑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提出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求。
23.根据《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下列对政策支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优化调整村庄用地布局时可改变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指标
B.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的,调整结果依法落实到村庄规划中
C.机动指标使用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D.各地可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10%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村民居住、农村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可申请使用
答案: B
解析: (十三)优化调整用地布局
允许在不改变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情况下,优化调整村庄各类用地布局。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的,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调整结果依法落实到村庄规划中。
(十四)探索规划“留白”机制
各地可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村民居住、农村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可申请使用。对一时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建设用地,可暂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时落地机动指标、明确规划用地性质,项目批准后更新数据库。机动指标使用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24.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进行分类,下列不属于其分类结果的是( )。
A.海洋公园
B.自然公园
C.自然保护区
D.国家公园
答案: A
解析: (五)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依据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3类。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25.根据《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关于“三条控制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条控制线应做到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
B.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划定三线
C.针对三条控制线不同功能,应建立健全分类管控机制
D.生态保护红线内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
答案: D
解析: (二)基本原则
--底线思维,保护优先。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强化底线约束,优先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
--多规合一,协调落实。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科学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做到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
--统筹推进,分类管控。坚持陆海统筹、上下联动、区域协调,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三条控制线不同功能,建立健全分类管控机制。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6.下列对城市交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照运输能力与效率可划分为集约型公共交通与辅助型公共交通
B.出租车属于辅助型公共交通
C.BRT属于集约型公共交通
D.集约型公共交通可分为高运量、大运量、中运量
答案: D
解析: ---2.0.3城市公共交通urbanpublictransport
按照运输能力与效率可划分为集约型公共交通与辅助型公共交通。
---2.0.4集约型公共交通masstransit
为城区中的所有人提供的大众化公共交通服务,且运输能力与运输效率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简称公交。可分为大运量、中运量和普通运量公交。
---2.0.5辅助型公共交通paratransit
满足特定人群个性化出行需求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如出租车、班车、校车、定制公交、分时租赁自行车,以及特定地区的轮渡、索道、缆车等。
---2.0.6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usRapidTransitsystem(BRT)
采用大容量、高性能公共汽电车,集成专用车道、车站和乘客服务,由优先通行信号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控制的集约型快速公共交通客运方式。简称快速公交。
27.下列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内部客运交通中由步行与集约型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75%
B.城市交通不包括通过城区交通组织,但始点和终点均在城区外围过境交通
C.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面积不应小于12m2
D.城市中心区,城市主干路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低限不应低于20km/h
答案: B
解析: ---3.0.1城市综合交通应包括出行的两端都在城区内的城市内部交通,和出行至少有一端在城区外的城市对外交通(包括两端均在城区外,但通过城区组织的城市过境交通)。
---3.0.4规划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15%~25%,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面积不应小于12m2
---3.0.5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内部客运交通中由步行与集约型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不应低于75%。
2城市干线道路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不应低于表3.0.5的规定。
表3.0.5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低限(km/h)

28.地面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每个停车位(B)计;停车楼(库)的建筑面积,宜按每个停车位( )计。
A.25~28m2;30~40m2
B.25~30m2;30~40m2
C.30~40m2;30~35m2
D.30~40m2;25~28m2
答案: B
解析: 13.3.7地面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每个停车位25m2~30m2计。停车楼(库)的建筑面积,宜按每个停车位30m2~40m2计。
29.下列对居住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住宅用地的比例在高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高值
B.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在高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高值
C.设施用地在低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高值
D.公共绿地的比例在低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低值
答案: D
解析: 1)住宅用地的比例,以及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在高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高值,配套设施用地和公共绿地的比例偏向指标的低值,低纬度地区则正好相反;
2)城市道路用地的比例只和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区位有关,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区,道路用地控制指标偏向高值。
30.派出所用地属于( )。
A.居住区用地
B.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安保用地
D.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答案: B
解析: 表3.3.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31.下列对居住区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不应低于2.0m2/人
B.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园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m
C.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不应小于0.5hm2
D.新建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不应低于0.5m2/人
答案: C
解析: ---4.0.4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公共绿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强条)
表4.0.4公共绿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
---4.0.7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强条)
(1)新区建设不应低于0.50m2/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0.35m2/人;
(2)宽度不应小于8m;
(3)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应少于1/3,其中应设置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32.对居住区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居住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计入居住区用地
B.当周界为城市快速路或高速路时,居住区用地边界应算至道路红线或其防护绿地边界
C.当周界为城市干路或支路时,各级生活圈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道路边
D.居住街坊用地范围应算至周界道路中心线
答案: B
解析: A0.1居住区用地面积应包括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区范围内与居住功能不相关的其他用地以及本居住区配套设施以外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
2当周界为自然分界线时,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用地边界。
3当周界为城市快速路或高速路时,居住区用地边界应算至道路红线或其防护绿地边界。快速路或高速路及其防护绿地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
4当周界为城市干路或支路时,各级生活圈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道路中心线。
5居住街坊用地范围应算至周界道路红线,且不含城市道路。
6当与其他用地相邻时,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用地边界。
7当住宅用地与配套设施(不含便民服务设施)用地混合时,其用地面积应按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地上建筑面积占该幢建筑总建筑面积的比率分摊计算,并应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
33.关于GB/T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标准不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
B.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出现重叠时,应按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进行保护
C.历史城区应控制机动车停车位的供给,应采取集中,单一的停车布局方式
D.有条件的历史城区,应以市政集中供热为主
答案: D
解析: ---1.0.2本标准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以及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等的保护规划。
---3.2.5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出现重叠时,应坚持从严保护的要求,应按更为严格的控制要求执行。
---3.4.4历史城区应控制机动车停车位的供给。不宜增建大型机动车停车场。
---3.5.1历史城区内应积极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与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组织等统筹协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有条件的历史城区,应以市政集中供热为主;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历史城区宜采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供热。
34.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具备的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B.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不应小于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总建筑面积的60%
C.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应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D.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应小于1hm2
答案: B
解析: 4.1.1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下列条件:
1应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2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应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3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应小于1h㎡;
4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总用地面积不应小于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总用地面积的60%。
35.对城市用地防洪安全布局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
A.城市防洪安全性较高的地区应布置城市中心区、居住区﹑重要的工业仓储区及重要设施
B.城市用地布局必须满足行洪需要,留出行洪通道。经批准,在行洪用地空间范围内可进行水系改道,缩小过水断面等景观建设活动
C.城市易涝低地可用作生态湿地、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等
D.当城市受用地限制,只能选择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区域时,应采取高标准的防御措施,但防御范围不宜过大
答案: B
解析: ---4.0.2城市用地布局应按高地高用、低地低用的用地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防洪安全性较高的地区应布置城市中心区、居住区、重要的工业仓储区及重要设施;
(2)城市易涝低地可用作生态湿地、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等;
---4.0.4城市用地布局必须满足行洪需要,留出行洪通道。严禁在行洪用地空间范围内进行有碍行洪的城市建设活动。(强条)
---4.0.3当城市受用地限制,只能选择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区域时,应采取高标准的防御措施,但防御范围不宜过大。
36.下列关于城市排水工程的说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应采用管道或暗渠,严禁采用明渠
B.城市污水处理场应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
C.除干旱地区外,城市新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
D.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和处置
答案: B
解析: ---3.5.2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应采用管道或暗渠,严禁采用明渠。(强条)
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宜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2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3.2除干旱地区外,城市新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合流制地区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
---4.6.1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和处置。
37.对居住区道路的设置,下列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8km/km2
B.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
C.支路的红线宽度,宜为14~20m
D.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0m
答案: D
解析: ---6.0.2居住区的路网系统应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有机衔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
---6.0.3居住区内各级城市道路应突出居住使用功能特征与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支路的红线宽度,宜为14m~20m;
(3)道路断面形式应满足适宜步行及自行车骑行的要求,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5m;
38.对环境卫生设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0m
B.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不宜邻近城市生活区布局,其用地边界距城乡居住用地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用地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500m
C.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不应位于城市主导发展方向上,且用地边界距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规划建成区不宜小于5km,距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规划建成区不宜小于2km
D.堆肥处理设施宜位于城镇开发边界的边缘地带,用地边界距城乡居住用地不应小于0.5km
答案: C
解析: ---4.2.1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
---6.2.1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不宜邻近城市生活区布局,其用地边界距城乡居住用地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用地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300m。
---6.3.2综合考虑协调城市发展空间、选址的经济性和环境要求,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不应位于城市主导发展方向上,且用地边界距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规划建成区不宜小于5km,距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规划建成区不宜小于2km。
---6.4.1堆肥处理设施宜位于城市规划建成区的边缘地带,用地边界距城乡居住用地不应小于0.5km。
39.下列关于城市紫线、绿线,蓝线、黄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划定
B.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需划定城市绿线
C.编制各类城市规划,应当划定城市蓝线
D.城市黄线应当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时划定
答案: A
解析: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第三条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划定。其他城市的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划定。
40.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送审、报批、修改有明确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B.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必须举行听证
C.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D.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
答案: B
解析: 第十三条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六条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第十七条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九条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41.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是( )。
A.景物
B.景观
C.景点
D.景群
答案: A
解析: 2.0.4景物--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
42.根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风景区的对外交通设施要求快速便捷,应布置于风景区中心的边缘
B.风景区的道路应避免深挖高填
C.在景点和景区内不得安排高压电缆穿过
D.在景点和景区范围内,不得布置暴露于地表的大体量给水和污水处理设施
答案: A
解析: ---6.2.1风景区道路交通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外交通应快速便捷,宜布置于风景区以外或边缘地区。
---6.2.2风景区道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5应避免深挖高填,道路边坡的砌筑面高度和劈山创面高度均不得大于道路宽度,并应对边坡和山体创面提出修复和景观补救措施。
---6.4.5风景区供电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景点和景区内不得安排高压电缆和架空电线穿过。
---6.4.4给水排水设施布局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景点和景区范围内,不得布置暴露于地表的大体量给水和污水处理设施。
43.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在日常通勤和功能组织上存在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地区,一般为( )通勤圈。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答案: D
解析: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A16都市圈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在日常通勤和功能组织上存在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地区,一般为一小时通勤圈,是区城产业、生态和设施等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
44.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对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GDP使用建设用地下降率属于约束性指标
B.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属于预期性指标
C.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属于约束性指标
D.新增生态修复面积属于约束性指标
答案: A
解析: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D1规划指标体系表
规划指标体系见表D.1。

45.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
B.省级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C.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审批机关交办之日起,一般应在60天内完成审查工作,上报国务院审批
D.简化报批流程,取消规划大纲报批环节
答案: C
解析: 一、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
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省级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原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四、改进规划报批审查方式
简化报批流程,取消规划大纲报批环节。压缩审查时间,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审批机关交办之日起,一般应在90天内完成审查工作,上报国务院审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简化审批流程和时限。
46.根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机构级别不降低
B.保护面积不减少
C.保护强度不降低
D.保护性质不改变
答案: A
解析: 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
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遵从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将符合条件的优先整合设立国家公园,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低级别服从高级别的原则进行整合,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
47.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当三条控制线出现矛盾时,应优先保证( )的完整性。
A.生态保护红线
B.永久基本农田
C.城镇开发边界线
D.没作规定
答案: D
解析: (九)协调边界矛盾
三条控制线出现矛盾时,生态保护红线要保证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永久基本农田要保证适度合理的规模和稳定性,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镇开发边界要避让重要生态功能,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农田。
48.关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行编制审批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
B.不再出台不符合新发展理念和“多规合一”要求的空间规划类标准规范
C.规划编制实行规划师终身负责制
D.不得以城市设计、工程设计或建设方案等非法定方式擅自修改规划、违规变更规划条件
答案: C
解析: 二、规范规划编制审批
(一)严格按照中央精神,依法依规编制和审批国土空间规划,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行编制审批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不再出台不符合新发展理念和“多规合一”要求的空间规划类标准规范。
(二)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审”分离机制。规划编制实行编制单位终身负责制;规划审查应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实行参编单位专家回避制度,推动开展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
(三)下级国土空间规划不得突破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不得违背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管控要求。各地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审批其他各类规划,不得以其他规划替代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规划审批依据。
(四)规划修改必须严格落实法定程序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实行集体决策。不得以城市设计、工程设计或建设方案等非法定方式擅自修改规划、违规变更规划条件。
49.不属于城市抗震防灾强制性内容的是( )。
A.城市抗震设防标准
B.抗震防灾目标
C.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
D.抗震防灾措施
答案: B
解析: 第十条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①抗震设防标准、②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③抗震防灾措施应当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依据。
50.下列除哪项工程设施外,应划入城市黄线进行保护与控制( )。
A.堤防
B.排洪沟
C.截洪沟
D.城市片区泵站
答案: D
解析: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
---7.0.4城市规划区内的调洪水库、具有调蓄功能的湖泊和湿地、行洪通道、排洪渠等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应划入城市蓝线进行严格保护。(强条)
---7.0.5城市规划区内的堤防、排洪沟、截洪沟、防洪(潮)闸等城市防洪工程设施的用地控制界线应划入城市黄线进行保护与控制。(强条)
51.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辖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不适用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B.城市圈、都市圈等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可参照执行
C.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D.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落实和深化
答案: A
解析: --1.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跨省级行政区域、流城和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可参照执行。直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结合本指南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有关要求编制。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国土空间规划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1.2规划定位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落实和深化,是一定时期内省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是编制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市县等下位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协调作用。具有战略性、协调性、综合性和约束性。
--1.5编制主体和程序
规划编制主体为省级人民政府,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具体编制工作。
52.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应对城镇人口规模分级分别确定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下列分级不正确的是( )。
A.300万人口以下
B.300万~500万人口
C.500万~2000万人口
D.2000万人口以上
答案: C
解析: 3.2.4城镇空间
按照城镇人口规模300万以下、300-500万、500-1000万、1000-2000万、2000万以上等层级,分别确定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促进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将建设用地规模分解至各市(地、州、盟)。
53.城镇圈是指以多个重点城镇为核心,空间功能和经济活动紧密关联、分工合作可形成小城镇整体竞争力的区域,一般为( )通勤圈。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答案: B
解析: A.17城镇圈
以多个重点城镇为核心,空间功能和经济活动紧密关联、分工合作可形威小城镇整体竞争力的区域,一般为半小时通勤圈,是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体现城乡融合和跨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54.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对术语表述,错误的是( )。
A.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必须保有的耕地数量
B.国土开发强度:建设用地总规模占行政内陆域面积的比例
C.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之和
D.用水总量:国家确定的规划枯水年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性约束指标
答案: D
解析: D3指标涵义
b)用水总量:国家确定的规划水平年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性约束指标。
h)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必须保有的耕地数量。
i)国土开发强度:建设用地总规模占行政区陆域面积的比例,建设用地总规模是指城乡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之和。
55.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公园的是( )。
A.三江源公园
B.祁连山公园
C.张家界公园
D.普达措公园
答案: C
解析: 2020年,我国将结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结评估经验,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普达措10个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22.29万平方公里,涉及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2个省份。
56.目前已经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的永久基本农田( )。
A.应有序退出
B.应保留永久基本农田
C.根据对生态功能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
D.由当地县级政府决定是否退出
答案: A
解析: (九)协调边界矛盾
目前已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已划入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的,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显影响的逐步有序退出,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可采取依法依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等措施妥善处理。
57.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不得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
B.对已经编制的原村庄规划,必须另行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C.所有行政村必须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D.对不具备条件的部分地区,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可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依据
答案: D
解析: (一)规划定位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
(三)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暂时没有条件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在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对已经编制的原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经评估符合要求的,可不再另行编制;需补充完善的,完善后再行报批。
58.下列对规划许可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未取得规划许可,不得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B.不得以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等非法定方式替代规划许可、搞“特事特办”
C.规划核实必须两人以上现场审核并全过程记录
D.无规划许可证不得通过规划核实,可在组织竣工验收、申请规划核实后补办规划许可证
答案: D
解析: 三、严格规划许可管理
(一)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未取得规划许可,不得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得以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等非法定方式替代规划许可、搞“特事特办”。
(二)严格依据规划条件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展规划核实。规划核实必须两人以上现场审核并全过程记录,核实结果应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无规划许可或违反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规划核实,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三)农村地区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加强用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坚持农地农用。严禁借农用地流转、土地整治等名义违反规划搞非农建设、乱占耕地建房等,坚决杜绝集体土地失管失控现象。
59.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具有乙级以上规划资质
B.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
C.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新规定出来后需要满足规划资质要求
D.原有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不具有参考价值
答案: C
解析: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资质管理,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质量,我部正加快研究出台新时期的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新规定出台前,对承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资质暂不作强制要求,原有规划资质可作为参考。
60.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双评价”的评价范围应与相应规划编制范围一致
B.编制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先行开展“双评价”,形成专题成果
C.“双评价”成果应随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并论证入库
D.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直接使用市级评价运算结果
答案: B
解析: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市县及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双评价”工作,评价范围应与相应规划编制范围一致。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细化补充相关要求和具体内容,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他相关工作需开展“双评价”的,可參照执行。
5工作流程
编制县级以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先行开展“双评价”,形成专题成果,随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并论证报批入库。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直接使用市级评价运算结果,强化分析,形成评价报告;也可有针对性地开展补充评价。
61.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B.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作为行政复议机关
C.行政复议的期限一般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
D.行政复议的行为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 B
解析: 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62.下列对行政行为分类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编制城市规划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B.颁发行政许可证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违法处罚属于羁束行政行为
D.行政奖励属于作为行政行为
答案: C
解析: 羁束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范的规定进行,没有自行选择、斟酌、裁量的余地,如税务机关征税等。
自由裁量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范围等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
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积极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奖励、行政强制等。
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预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就属于不作为行为。
63.行政机关作为第三者,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特定的行政争议或民事争议案件所作出的裁决行为体现了行政机关的( )。
A.行政立法权
B.行政管理权
C.行政司法权
D.行政监督权
答案: C
解析: 行政立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带有普遍约束为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行政执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的直接影响相对方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包括①行政许可、②行政确认、③行政奖励等。
行政司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者,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特定的行政争议或民事争议案件所作出的裁决行为,具体包括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
64.下列行政法治监督体系中,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是( )。
A.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
B.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
C.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日常行政监督
D.信访
答案: D
解析: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治监督主体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司法机关、③行政监察机关等。
上访又称信访,是民众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65.下列既是行政监督主体又是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是( )。
A.地方人大
B.人民检察院
C.纪律检查委员会
D.监察审计局
答案: D
解析: 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区别
(1)监督对象不同。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和国家公务员,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2)监督主体不同。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以及行政机关以外的个人和组织;而行政监督的主体正是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即行政主体。
66.下列关于行政许可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外部行政行为
B.可能会使社会发展减少动力,丧失活力
C.可能使被许可人失去积极进取和竞争的动力
D.是国家法律规定行为,不具有消极作用
答案: D
解析: 行政许可的作用
(1)行政许可的积极作用
(2)行政许可的消极作用
67.下列对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城市总体规划不服,不得复议
B.行政复议处理是行政纠纷
C.行政复议结果具有可诉性
D.上级行政机关主动撤销下级行政机关违规办理的行政许可也属于行政复议
答案: D
解析: 行政复议的特征
(1)行政复议的启动是依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如果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不能主动实施行政复议的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在发现其所属行政主体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行政行为不当时,可以主动予以撤销或者变更,但这不是行政复议行为,而是上级对下级一种监督行为。
(2)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
(3)行政复议的性质是行政机关处理行政纠纷的活动(民事纠纷×)。行政复议机关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享有行政复议权,其做出的行政决定具有可诉性。
(4)行政复议是对行政决定的一种法律救济机制。
68.依据GB/T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为( )。
A.修缮
B.维修
C.改善
D.拆除
答案: A
解析: 4.3.2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69.某直辖市有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 )核准。
A.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
B.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D.国务院
答案: A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十八条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核准。--核准选址方案
70.下列关于老年人设施布局与选址,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年人设施布局应符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宜靠近居住人口集中的地区布局
B.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2h
C.独立占地的老年人设施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场地内建筑宜以多层为主
D.老年人设施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新建不应低于40%,扩建和改建不应低于35%
答案: B
解析: ---4.1.1老年人设施布局宜靠近居住人口集中的地区布局。
---5.1.3独立占地的老年人设施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场地内建筑宜以多层为主。
---5.3.1老年人设施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新建不应低于40%,扩建和改建不应低于35%。(强条)
1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71.下列关于临时用地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B.使用临时用地,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C.临时用地在使用前应与村民签订用地合同
D.临时用地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答案: B
解析: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条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72.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 )。
A.生产基地
B.建设用地
C.经济林地
D.临时用地
答案: B
解析: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73.“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定出自( )。
A.《土地管理法》
B.《城乡规划法》
C.《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D.《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答案: A
解析: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一条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材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74.下列关于城市给水安全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规划长距离输水管道时,输水管不宜少于2根。当城市为多水源给水或具备应急备用水源等条件时,也可采用单管输水
B.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C.城市给水系统中的调蓄水量宜为给水规模的10%~15%
D.城市给水系统主要工程设施供电等级应为一级负荷
答案: C
解析: ---6.2.2规划长距离输水管道时,输水管不宜少于2根。当城市为多水源给水或具备应急备用水源等条件时,也可采用单管输水。
---6.2.3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6.2.4城市给水系统中的调蓄水量宜为给水规模的10%-20%。
---6.2.6城市给水系统主要工程设施供电等级应为一级负荷。
75.某村建房的住宅地不够用,需申请占用农用地。农民新建房屋需要宅基地,应该适用下列哪种程序报批( )。
A.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宅基地用地审批手续
B.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宅基地用地审批手续
C.宅基地用地审批手续--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D.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宅基地用地审批手续--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答案: B
解析: 乡、村庄规划区内占用农用地建设的报批程序: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用地审批手续。
76.下列关于建设用地许可证和用地批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单独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B.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C.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三年
答案: B
解析: 自然资源部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2号)
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单独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有建设用地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据规划条件编制土地出让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组织土地供应,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77.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以下对“双评价”相关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B.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C.海域、陆域均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D.制图规范﹑精度等参考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
答案: C
解析: 评价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斯-克吕格投影,陆域部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海域部分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基准。制图规范、精度等参考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
78.评价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取各项结果的(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
A.最高等级
B.最低等级
C.平均等级
D.中位等级
答案: A
解析: A.1.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
评价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取各项结果的最高等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
79.根据《人民防空法》,下列关于人民防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是人民防空的要点
B.国家对重要经济目标实行分类防护
C.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
D.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
答案: B
解析: 第二条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 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对城市实行分类防护。
第十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80.上级机关颁布的命令,下级机关和群众必须服从,否则将受到惩戒,这体现了行政领导的( )特点。
A.强制性
B.法定性
C.协同性
D.权威性
答案: D
解析: 行政领导的特点
法定性。行政领导的职权由宪法和法律赋予,领导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职权,绝不能滥用权力。
权威性。由于行政领导的职权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因而具有强制性。上级机关颁布的命令,下级机关和群众必须服从,否则将受到惩戒。
协同性。行政领导有赖于下级和群众的支持和认同,只有行政领导和被领导者协同起来,相互激励,才能顺利实施决策,完成行政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是( )。
A.编制审批体系
B.实施监督体系
C.法规政策体系
D.技术标准体系
E.评估编制体系
答案: ABCD
解析: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2.下列属于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重要依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战略
B.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C.城乡协调战略
D.乡村振兴战略
E.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 ABDE
解析: 2.2梳理重大战略
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部署,以及省级党委政府有关发展要求,梳理相关重大战略对省域国土空间的具体要求。作为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
3.根据《土地管理法》,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是( )。
A.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C.蔬菜生产基地
D.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E.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答案: BCDE
解析: 第三十三条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一)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80%以上,具体比例由国务院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实际情况规定。
4.根据《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51079-2016确定防洪标准,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B.洪水类型及其对城市安全的影响
C.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D.城市历史洪灾成因、自然及技术经济条件
E.流域防洪对城市防洪的安排
答案: ABDE
解析: 3.0.1城市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规定。确定城市防洪标准应考虑下列因素:
1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集中防洪保护区或独立防洪保护区内的常住人口规模;
2城市的社会经济地位;
3洪水类型及其对城市安全的影响;
4城市历史洪灾成因、自然及技术经济条件;
5流域防洪规划对城市防洪的安排。
5.关于公共厕所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
B.公共厕所应以独立式公共厕所为主,附属式公共厕所为辅,移动式公共厕所为补充
C.附属式公共厕所不应影响主体建筑的功能,宜在地面层临道路设置,并单独设置出入口
D.公共厕所不宜与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合建
E.城市公园绿地内可以设置公共厕所
答案: BD
解析: 7.1.3公共厕所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
2公共厕所应以附属式公共厕所为主,独立式公共厕所为辅,移动式公共厕所为补充;
3附属式公共厕所不应影响主体建筑的功能,宜在地面层临道路设置,并单独设置出入口;
4公共厕所宜与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合建;
5在满足环境及景观要求的条件下,城市公园绿地内可以设置公共厕所。
6.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规划成果包括( )。
A.多方案论证报告
B.规划文本
C.附表、图件
D.说明和专题报告
E.“一张图”信息平台
答案: BCDE
解析: 1.6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附表、图件、说明和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等。
7.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专题研究阶段要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提出水平衡措施,量水而行,( ),形成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相匹配的国土空间布局。
A.以水定城
B.以水定地
C.以水定人
D.以水定产
E.以水定貌
答案: ABCD
解析: 2.4专题研究
要加强水平衡研究,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提出水平衡措施。量水而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形成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相匹配的国土空间布局。沿海省份应开展海洋相关专题研究。
8.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下列属于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是( )。
A.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B.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
C.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D.落实划定农村新增工业用地范围
E.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
答案: ABCE
解析: (四)统筹村庄发展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五)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
(六)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
(七)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历史遗存的真实性。
(九)统筹产业发展空间
除少量必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外,一般不在农村地区安排新增工业用地。
(十)统筹农村住房布局
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
9.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评价主要围绕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要素,针对( )核心功能进行本底评价。
A.生态保护
B.农业生产
C.基本农田
D.城镇建设
E.文化遗产
答案: ABD
解析: 5.2本底评价
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作为有机整体,主要围绕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针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种植、畜牧、渔业)、城镇建设三大核心功能开展本底评价。
10.根据“双评价”,一般地,将下列区域确定为城镇建设不适宜区( )。
A.水资源短缺
B.地形坡度大于25°
C.海拔过高
D.地质灾害危险性极高的区域
E.交通可达性差的区域
答案: ABCD
解析: A.3.1城镇建设不适宜区
在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以外的区域,开展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着重识别不适宜城镇建设的区域,一般地,将水资源短缺,地形坡度大于25°,海拔过高,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危险性极高的区域,确定为城镇建设不适宜区。
11.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将土地分为( )。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非建设用地
D.耕地
E.未利用地
答案: ABE
解析: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12.根据《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承包土地的“三权分置”是指( )。
A.所有权
B.资格权
C.使用权
D.经营权
E.承包权
答案: ADE
解析: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
13.根据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园绿地分类的有( )。
A.综合公园
B.社区公园
C.游园
D.带状公园
E.街旁绿地
答案: DE
解析: 表2.0.4-1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分类和代码

14.下列属于行政体制内容的是( )。
A.政府组织机构
B.国家权利结构
C.行政区划体制
D.行政规范
E.国家职能划分
答案: ABCD
解析: 行政体制包括广泛的内容,例如①政府组织机构、②行政权力结构、③行政区划体制、④行政规范,其核心是①政府的机构设置、②职权划分以及③运行机制。
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50357-2018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 )的保护界线,并应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
A.历史城区
B.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历史地段
C.风貌区
D.文物保护单位
E.历史建筑和地下文物埋藏区
答案: ABDE
解析: 3.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界线,并应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
16.下列属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审查的是( )。
A.目标定位
B.城市用地布局
C.底线约束
D.控制性指标
E.相邻关系
答案: ACDE
解析: 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
17.下列对城市道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土地使用强度较高地区,各类步行设施网络密度不宜低于14km/km2
B.承担城市通勤交通功能的公路应纳入城市道路系统统一规划
C.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首末站衔接时,站点出入口与首末站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200m
D.环路建设标准不应低于环路内最高等级道路的标准
E.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停车场选址宜在站点出入口100m内
答案: CE
解析: ---10.2.4大型公共建筑和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站点800m范围内,人行道最小通行宽度不应低于4.0m;城市土地使用强度较高地区,各类步行设施网络密度不宜低于14km/km2,其他地区各类步行设施网络密度不应低于8km/km2。
---9.3.6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停车场选址宜在站点出入口50m内。
4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首末站衔接时,站点出入口与首末站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00m;与公交停靠站衔接,换乘距离不宜大于50m。
---12.3.6城市规划环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环路建设标准不应低于环路内最高等级道路的标准,并应与放射性道路衔接良好。
---12.1.3承担城市通勤交通功能的公路应纳入城市道路系统统一规划。
18.按照GB/T50337-2018《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环境卫生设施分为( )。
A.环境卫生收集设施
B.环境卫生转运设施
C.环境卫生处理及处置设施
D.环境卫生工程设施
E.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答案: ABCE
解析: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4环境卫生收集设施5环境卫生转运设施6环境卫生处理及处置设施7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19.下列属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必要图纸的是( )。
A.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B.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C.市域农业空间规划图
D.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E.中心城区主体功能分区图
答案: ABCD
解析: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规划图:
(1)应提交的规划图件:
--市域主体功能分区图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市域农业空间规划图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市域城乡生活圈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
--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市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图
--市域矿产资源规划图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
--中心城区控制线规划图(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规划图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规划图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地下空间规划图
(2)其他规划图件:包括住房保障、社区生活圈、慢行系统、城乡绿道、通风廊道、景观风貌、详规单元等内容的规划图件。
20.“双评价”主要是为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下列属于“双评价”成果应用主要方面的是( )。
A.支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B.支撑完善主体功能分区
C.支撑划定三条控制线
D.支撑重大工程安排
E.支撑编制空间类详细规划
答案: ABCD
解析: 7成果应用
评价成果具体从以下方面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支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支撑完善主体功能分区。
支撑划定三条控制线。
支撑规划指标确定和分解。
支撑重大工程安排。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策略。
支撑编制空间类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