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法规》试题(网友回忆版)二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
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答案: A
解析: 行政复议程序基本上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几个步骤。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但是毕业前出国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学校参加答辩。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 )。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答案: D
解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但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可以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3.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哪一种准确地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 )。
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
C.普惠教育
D.免费教育
答案: B
解析: 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4.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
A.学徒培训
D.下岗培训
C.普法培训
D.待岗培训
答案: A
解析: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5.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 )。
A.选择管辖
B.隶属管辖
C.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
答案: C
解析: 教育申诉制度的管辖分为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等。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与公办教育事业的关系是( )。
A.民办教育事业优先于公办教育事业
B.公办教育事业优先于民办教育事业
C.公办教育事业与民办教育事业平等
D.缺乏相关的规定
答案: C
解析: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7.下列管辖方式中,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是( )。
A.地域管辖
B.上级管辖
C.本级管辖
D.特殊管辖
答案: A
解析: 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可以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等几种。
8.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种类( )。
A.开除学籍
B.记过
C.留校察看
D.禁止答辩
答案: D
解析: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的种类有:(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开除学籍。
9.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行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主要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0.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
A.集体上访
B.行政诉讼
C.教师和学生申诉
D.行政复议
答案: A
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主要有: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民事诉讼等。
二、名词解释 (-)
1.法律责任
答案: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
解析:
2.行政复议
答案: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解析:
3.教育法
答案: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解析:
4.学位
答案: 学位是评价专门人才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
解析:
5.学生申诉制度
答案: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制度。
6.简述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答案: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一般而言,教育法规体系可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1)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包括:①教育基本法;②基础教育法;③职业教育法;④高等教育法;⑤社会教育或成人教育法;⑥特殊教育法;⑦教师法;⑧教育经费法等。
(2)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可以分为: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②教育基本法;③部门教育法;④教育行政法规;⑤教育行政规章;⑥地方性教育法规;⑦地方性教育规章等。
解析:
7.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
答案: (1)事后救济的原则;(2)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3)正当程序原则。
解析:
8.简述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答案: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解析:
9.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便民性原则。
解析:
10.简述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
答案: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
解析:
11.试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答案: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为达此目标,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
(1)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确授予。
(2)内容合法。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的内容,还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或其他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3)程序合法。教育法治化不仅要求各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内容合法,同时还要求这些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
(4)救济有道。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要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12.某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夕,学校接到举报,揭发某学院研究生A某读研期间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均存在严重的抄袭情况。学校接到举报以后,立即组织专家组对A某的三篇论文进行审查,发现举报情况属实。经校研究生院与A某所在学院领导及A某的指导老师共同商量,决定对A某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戒,给予A某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取消A某当年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2天以后,学校在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留校察看和取消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处分决定,其上盖有学校研究生院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A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想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2)高校相关机关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做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3)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还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答案: (1)如果A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想要提出申诉,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负责法律事务的相关机构负责人组成。
(2)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3)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可以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如果对受理申诉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核或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