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文字
2019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古典管理理论中,认为管理职能应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学家是( )。
A.泰勒
B.西蒙
C.马斯洛
D.法约尔
答案: D
解析: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下列选项属于现代公共管理特征的是( )。
A.以“善治”为模式的管理
B.以盈利为目的的管理
C.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
D.以竞争为原则的管理
答案: A
解析: 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平等竞争。现代公共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以“善治”为管理模式。
3.为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科学管理的先驱之一查尔斯·巴贝奇提出了( )。
A.计时工资制
B.计件工资制
C.差别计件工资制
D.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
答案: D
解析: 查尔斯·巴贝奇是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是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他特别强调劳资协作,提出了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4.管理思想史上,泰勒被誉为是( )。
A.“科学管理之父”
B.“人群关系之父”
C.“组织理论之父”
D.“现代管理之父”
答案: A
解析: 1911年泰勒发表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管理科学从他开始的,历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在管理思想史上,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5.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 )。
A.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B.道、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C.德、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D.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答案: A
解析: 韩非子提出了以君权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思想。由于管理对象本性自利,比如君臣异利、君民异利,君主只有凭借“权势”与“法”和“术”。互补才能有效管理国家。
6.集中了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管理思想的典籍是( )。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道德经》
答案: D
解析: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姓李名耳,是春秋末期楚国人。老子的管理思想集中在《道德经》(又称《老子》)一书中,全书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自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称《道经》,下篇自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称《德经》,二者合称《道德经》。
7.关于预测与决策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
A.决策服务于预测
B.决策贯穿于预测的全过程
C.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D.预测侧重于对有利时机的选择
答案: C
解析: 预测与决策关系密切:①预测服务于决策;②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③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择。预测是决策科学学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和实现机会。
8.在决策体制中处于统率和支配地位的是( )。
A.决策咨询系统
B.决策中枢系统
C.决策信息系统
D.决策执行系统
答案: B
解析: 决策中枢系统是公共决策的核心,是由拥有决策权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组成的。决策中枢系统在决策体制中处于统率和支配地位,享有最高决策权,并承担公共决策的主要责任。
9.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将传统的管理方法称之为(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答案: A
解析: 麦格雷戈将传统的管理方法称为X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理论是以对人性的错误看法为基础的,这种理论把人看成是天生懒惰,厌恶工作;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安于现状,反对改革;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目标;不大聪明,易于受骗等。
10.阿吉里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主张在管理中实行的领导方式是( )。
A.以制度为中心
B.以工作为中心
C.以现实为中心
D.以未来为中心
答案: C
解析: 不成熟一成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克里斯·阿吉里斯提出来的,他要求实行一种“以现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具有诊断的技术,对自己和对别人有所认识,在任何时候都了解个人和组织的价值。通过这种了解和改进,能在健康的组织中培养出健康的个人,并使两者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需要。
11.在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中,将领导行为的权力定位于群体的领导作风属于( )。
A.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B.民主式的领导作风
C.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D.任务型的领导作风
答案: B
解析: 勒温提出领导作风理论,其中民主式的领导作风将权力定位于群体。这是一种民主的领导行为。具有民主式领导作风的领导者主要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管理问题,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是由他领导的群体赋予的。
12.按照领导方式理论的观点,权力控制在最高一级,但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力。这种领导方式是( )。
A.专制—权威式
B.开明—权威式
C.协商式
D.群体参与式
答案: B
解析: 领导方式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伦西斯·利克特提出来的,他将管理的领导方式归结为四种类型。其中,在开明—权威式下,权力控制在最高一级,但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力。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是一种类似于“主仆般”的信任,态度比较谦和。
13.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 )。
A.亚当斯
B.麦克利兰
C.马斯洛
D.赫茨伯格
答案: A
解析: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公平理论,也称社会比较理论或等价理论。公平理论侧重研究利益分配,尤其是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人们主要通过纵、横两方面的比较以判断所得报酬是否公平。
14.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下列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工资收入
B.人际关系
C.管理方式
D.工作富有挑战性
答案: D
解析: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和激励因素(满意因素)。保健因素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监督方式、工资收入、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生活条件等。激励因素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比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肯定、工作具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发展等。
15.组织的第一要素是( )。
A.程序
B.目标
C.信息
D.物财
答案: B
解析: 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目标、人员、物财、信息、机构、职位、权责、程序、规制等。目标是组织的第一要素。
16.最早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学者是( )。
A.泰勒
B.巴纳德
C.西蒙
D.法约尔
答案: B
解析: 管理学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巴纳德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组织”概念。非正式组织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对正式组织的活动既有积极的促进功能,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17.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自我实现需求
D.归属需求
答案: C
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按照重要程度和产生顺序依次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指一个人能从事自己最适宜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潜力,充分展现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兴趣、意志和品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
18.由最高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垂直领导关系,但不设职能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式是( )。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答案: A
解析: 直线制是一种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模式由最高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垂直的领导关系,不设职能机构,形同直线,因此叫直线制。
19.在组织权威类型中,以对法律确立的职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而形成的权威是( )。
A.传统权威
B.超凡权威
C.合理—合法权威
D.个性魅力权威
答案: C
解析: 合理—合法权威,是以对法律确立的职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而形成的权威。韦伯指出,合理一合法权威与其他权威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体现的是法治社会的特质,后者体现的是人治社会的特质。
20.农药生产经营企业根据气象和虫情预报提前组织农药生产和储备属于( )。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答案: A
解析: 前馈控制是一种在计划实施之前,为了保证将来的实际成果能达到计划的要求,尽量减少偏差的控制。前馈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它是在组织运行之前对“条件”的控制,在还没有产生结果时就对可能发生的偏差做出估计,并力图加以避免。农药生产经营企业须依据气象和虫情预报提前组织农药生产、储备,因此属于前馈控制。
21.精益管理是以一种集约化、精益求精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来寻求( )。
A.最多的投入和最小的产出
B.最少的投入和最小的产出
C.最少的投入和最大的产出
D.最多的投入和最大的产出
答案: C
解析: 精益管理(leanmanagement),意思是在管理中学习先进方法,探求精益求精,以更小的成本追求更多的效益,以专注的态度和问题意识求得“拨云见日”,去伪存真,达成少而精的目的。精益管理是以一种集约化、精益求精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来寻求最少的投入和最大的产出。
22.绘制网络图时通常使用实箭线来表示( )。
A.工程
B.工序
C.事件
D.节点
答案: B
解析: 在网络图中,用实箭线表示工序的活动过程,箭尾(从左开始的网络图的箭线左端)表示工序活动的开始,箭头(箭线右端)表示工序活动的完成。
23.最早推广和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德国
答案: B
解析: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虽然诞生于美国,但是却首先在日本得到推广和发展。日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逐渐被世界各国接受与认可。
24.“PDCA循环”中的“C”是指( )。
A.计划
B.实施
C.处理
D.检查
答案: D
解析: PDCA循环技术又称“戴明循环”技术,是对制订和实现计划的循环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属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由美国统计学家爱德华·戴明首先提出的。P、D、C、A分别代表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
25.在社会调查中,直接反映某一种社会现象实际情况(如居民拥有电视机台数、生活消费支出等)的指标是( )。
A.描述性指标
B.评价性指标
C.分析性指标
D.诊断性指标
答案: A
解析: 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包括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其中描述性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实际情况的指标,如居民拥有电视机台数、生活消费支出等;评价性指标,也称分析性指标或诊断性指标,它是反映社会发展、社会效果在某些方面的利弊得失的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
A.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D.提出“跳板原则”
E.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人际关系状况
答案: ABE
解析: 早期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梅奥。梅奥等人撰写著作阐述其观点主要有:①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②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人际关系状况;③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2.按功能划分,现代决策体制可分为( )。
A.决策中枢系统
B.决策咨询系统
C.决策信息系统
D.决策执行系统
E.决策监控系统
答案: ABC
解析: 决策体制是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良好的决策体制是公共决策过程顺利运行的组织保证。现代决策体制按其功能区分,可分为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和决策信息系统。
3.下列属于领导者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是( )。
A.法定性权力
B.感召性权力
C.奖赏性权力
D.专长性权力
E.惩罚性权力
答案: BD
解析: 非强制性影响力是指由领导者自身某些特殊条件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能让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长时期地敬重与服从领导者。非强制性影响力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组织赋予的形式。领导者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都会产生非强制性影响力。领导者的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都属于强制性影响力。
4.德克兰提出了领导特质的宪法模型,其构成要素是( )。
A.个性
B.想象力
C.行为
D.制度
E.自信
答案: ABCE
解析: 美国领导学者德克兰研究领导特质理论时提出了领导素质的宪法模型。其内容包括:①个性。领导者要公正、诚实、开放、有道德且值得信赖。他们为人诚恳,待人平等,有自知之明,善于调查,思想开放,勇于进取。②想象力。领导者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把理想转变为切实可行的目标。③行为。成功的领导者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包括勤奋工作,目光远大,不因循守旧,开拓创新,大胆思考,态度积极,乐观向上,能够保持组织团结,经常与组织成员交流,容忍别人犯错误。④自信。领导者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自信。健康的自信有助于领导者承担风险。
5.格林纳提出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命周期包括( )。
A.创业阶段
B.聚合阶段
C.规范化阶段
D.成熟阶段
E.再发展或衰退阶段
答案: ABCDE
解析: 美国管理学家格林纳提出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组织的生命周期由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构成,处于不同阶段的组织,其内部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职工心态各异。
三、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打√,不需要说明理由,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领导活动说到底是由领导者的组织、协调和被领导者的执行来共同完成的,单靠任何一方都不构成一个完整的领导活动。
2.依据威廉·大内的Z理论,A型管理模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整体关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依据威廉·大内的Z理论,A型管理模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局部关系,相互间的了解仅限于工作范围,这与现代工业社会是不相容的。
3.集团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方案往往会偏向于压力较大的集团一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集团决策理论认为,由于集团压力的作用,决策方案往往会偏于压力较大的集团一方,而失势的集团则被迫做出妥协、让步。
4.根据社会人假设,领导者应该取缔非正式组织,大力发展正式组织。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根据社会人假设,领导者应该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因为,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5.组织机构的管理层次越多越好。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管理层次的设置是实施有效管理所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说管理层次越多越好。管理层次过多可能会产生三种弊病:①管理层次多,管理人员多,管理成本高;②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缓慢且容易出现失真;③管理层次多,拉长了管理距离,造成管理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现象,助长官僚主义作风。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答案: 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法约尔,他的贡献主要有:
  (1)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职能论,归纳了管理的14项原则,奠定了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2)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法约尔从具体、局部操作性的管理活动中超脱出来,第一次对管理问题进行了抽象思维的分析研究。他追求的是全局规律、整体规律,而不是局部或细节操作;他感兴趣的是不同企业与组织管理的共性、一般性,而非个性、特殊性,故其理论称为一般管理理论。
  (3)采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法约尔对管理问题的研究是依据丰富的实践经验,条分缕析,然后汇总提升,形成总体的概念、理论和框架,即从个别经验到一般规律,再借助一般规律分析、检验、规范个别经验。演绎分析方法强调总结一般规律,用一般规律指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解析:
2.简述绩效考核的基本流程。
答案: 绩效考核一般包括以下流程:
  (1)考核准备阶段。绩效考核的准备阶段包括制订考核计划、确定考核主体、培训考核主体和公布考核信息四部分。
  (2)衡量绩效阶段。这一阶段进入正式的绩效考核过程,根据前期的准备情况和确定的考核方法进行考核。
  (3)绩效反馈面谈阶段。绩效反馈面谈是绩效考核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让被考核者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符合程度。一般由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单独进行,考核者先对被考核者的工作提出肯定,然后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对被考核者进行一番鼓励,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并激励其改进不足。
  (4)制订绩效改进计划阶段。一轮绩效考核结束后,总结这次绩效考核的经验问题,为新一轮绩效考核做准备。考核结果要以书面形式告知本人,听取本人意见,考核结果要存入本人档案。
解析:
3.简述以西蒙和马奇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
答案: 以西蒙和马奇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涵盖了从情报收集到拟订计划到决定的全过程。就组织而言,组织的活动是集团活动,其中心过程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2)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在管理决策时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帮助组织解决知识不全面、价值体系不稳定及竞争环境的可变性等问题。
  (3)阐述了决策过程。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过程包括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阶段,这四个阶段在管理者的时间表上占有不同的分值。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一般是按照顺序排列的。但是,在决策过程中,阶段循环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4)提出了决策的准则。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不可能达到最佳程度,而只能追求一种满意的决策结果。因为,人们没有求得“最优化”的才智和条件,所以在现实决策中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的标准。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而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在管理决策中,只有采取“满意准则”,才是更合理、更可行的。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决策理论学派根据决策所给定的条件不同,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他们认为,程序化决策往往重复出现,处理时有固定的程序;非程序化决策则是偶然出现或首次出现,因而处理时无固定的程序。
  (6)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决策理论学派认为,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决策者需要的是对决策有意义的信息,所以必须重视信息的处理效果,避免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出现阻塞或歪曲现象。
解析:
4.简述“PDCA循环”的特点。
答案: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1)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是周而复始、循环进行的。在PDCA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超越阶段也不能止步不前。一个循环结束后,就开始第三个循环,不断循环发生。
  (2)环环相套。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现代管理模式,任何一个部门和工作阶段都会存在PDCA循环,这样,整个部门的质量管理程序就构成了一种大环带动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之上的,每一次PDCA的处理过程,都将第一次循环中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下一次的PDCA循环来解决,经过反复循环不断提高,形成环环相承、逐步提高的局面。
解析:
5.简述社会调查的原则。
答案: 社会调查的原则如下:
  (1)客观性原则。社会调查要求以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的真实状况为调查的前提和依据,而不能从虚构的事实或主观愿望出发。同时,还要求不能凭主观愿望或根据领导人的意愿去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违背客观事实去任意编造和篡改统计数字和调查资料。
  (2)实证性原则。社会调查要求调查研究的结论和与此相联系的所有观点,都必须是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与资料来支持,即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必须以资料和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在缺乏数据和资料的情况下构建所谓的理论或得出某些结论。
  (3)整体性原则。社会调查要从系统整体性出发,即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调查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以局部的、零散的资料和数据来说明整体的、全面的情况,要把调查的事物放在其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其所处的大系统中考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试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答案: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如下: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尽管有诸子之别、九流十家之分,但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文化,以上各家,观点虽异,但主旨都是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其基本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入世精神,即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人生态度。道家文化则是注重积聚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通过“无为”以实现“无不为”。法家思想强调奖励耕战,厉行法治,富国强兵,注重积极地治理社会,大胆地追求功利,促进社会的变革。墨家文化的核心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手段,追求稳定社会、发展生产、长治久安的目标。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是经世致用、教民化俗、兴邦安国,总体表现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提出著名的“修齐治平”理论,管理者只有先修其身,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人身修养的终极目的就是治国、平天下。韩非子学说的核心是法治,他认为法治就是要求人民遵守所颁布的各种行为规范,令行禁止,法治的力量可以遏邪恶、震人心,法治要以刑罚为标准。
7.案例
  某大型国有企业鉴于目前市场上激烈的竞争态势,备感经营压力,准备制定新的战略发展规划。但聘请专家讨论时发生了重大分歧,以A专家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下功夫调查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并预测人们的未来需求,找出本公司最有可能突破的消费产品方向,然后集中人力物力攻关,力争开辟出某类新的产品,形成新的市场,以B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则反对这种意见,理由是,这样做需要大量资金与高技术的支持,企业在这些方面条件不充分,一旦失败,连现有的经营状态都保不住。因此主张从现实出发,加大广告投入,增加销售人员,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包装,拓展市场,然后扩大生产能力,走薄利多销的路子。领导分析,A专家的思路是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有风险,但前景可能更诱人,实现后利润会更大。而B专家的思路是搞从1到N的拓展,风险小,可行性强,但利润空间有限。经过讨论,领导决定采取A专家为代表的一批人的建议。
  分析要求:
  (1)根据W.钱·金等的公司战略理论,以A专家为代表的一批人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战略?
  (2)试分析制定和执行这种战略的原则。
答案: (1)根据W.钱·金等的公司战略理论,以A专家为代表的一批人体现的是蓝海战略。“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蓝海战略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是一种积极主动超越竞争而实现多赢的战略。从案例中看,以A专家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下功夫调查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并预测人们的未来需求,找出本公司最有可能突破的消费产品方向,然后集中人力物力攻关,力争开辟出某类新的产品,形成新的市场,符合蓝海战略的特征。
  (2)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的原则如下:
①重建市场边界。蓝海战略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重建市场边界,以摆脱竞争,开创“蓝海”。处于“红海”中的企业关注的是产业内的竞争对手,开创“蓝海”要求跨越他择产业看市场。开创“蓝海”企业要求跨越产业内不同的战略集团看市场。处于“红海”中的企业专注于更好地为目标买方服务,开创“蓝海”要求重新界定买方群体。处于“红海”中的企业专注于在产品边界内将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最大化,开创“蓝海”要求跨越互补性产品和服务看市场。处于“红海”中的企业专注于适应外部潮流,蓝海战略要求参与塑造外部潮流。
②注重全局而非数字。制定蓝海战略不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填空和摆弄数据上,绘制战略布局图才能将企业战略推向“蓝海”。
③超越现有需求。即通过以新产品或服务统合最大的需求,降低开创新市场可能遇到的规模风险。
④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构建蓝海战略的顺序是:买方效用、价格、成本和接受。买方效用是蓝海战略顺序的起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杰出的效用,能否吸引大众前去购买,这决定了“蓝海”的潜力。
⑤克服关键组织障碍。无蓝海战略的实施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障碍:a.认知上的障碍,即如何唤醒员工,使他们意识到战略变革的必要性。b.资源有限的障碍。c.动力上的障碍。即鼓动人们快速并执着地行动,以实现与现实的决裂。e.政治上的障碍。实施蓝海战略要打破常规经验,以低成本克服障碍,获得员工的支持。
⑥寓执行于战略。企业必须创造一种充满信任和忠诚的文化以鼓舞士气,必须借助公平过程制定和执行新的战略。